第03版:山西发布

“公参民”转公,有人欢喜有人忧

  “转了,五育中学今年转为公办了,我心里悬着的石头终于落了地。”和山西晚报记者通电话时,张翠玲的话音里充满喜悦。张翠玲的儿子今年中考,6月份,得知“公参民”的五育中学可能转为公办后,她鼓励儿子报考五育。“听说转公后,师资力量没变化,学费却会大大降低,对于我们家而言,是大好事。”张翠玲说。
  7月17日,太原市教育局发布通知,今年,太原9所公参民学校转为公办学校,五育中学是其中之一。消息一出,引发社会广泛关注。
  通知正式下发家长吃了“定心丸”
  6月24日,张翠玲带着儿子参加了太原五中举办的高中招生宣介会。“当天的会上,校领导就说,五育中学可能会转为公办,但是没说什么时候转,没想到这么快。”张翠玲说,自己儿子中考考了638分,五育中学是儿子想要报考的学校之一,如果五育中学能转为公办,除了学费降低外,还意味着五育和其“母校”太原五中将有更多交流,坚定了儿子报考的信心。
  张翠玲的儿子小雨(化名)在一所私立学校上初中,一周回家一次。“学校学风严谨,教学质量也不错,但是感觉我的思想不如在公办学校读书的同学活跃。”小雨说,“我想选择一所公办学校读高中,但中考成绩可能够不上太原五中或者省实验中学,后来听说五育中学可能转为公办,便毫不犹豫报了五育。”五育中学转公的通知正式下发,让张翠玲一家吃了“定心丸”。
  家住在太原市公园路社区的周泰索,女儿小玲今年要“小升初”。小玲在公园路小学就读,属于太原市外国语学校的片区,“孩子一心想学个小语种,但每年报名太原市外国语学校的人数太多,我担心摇号摇不上,正考虑报旁边的凤凰外国语学校。”周泰索说,得知今年凤凰外国语学校要转为公立学校了,他们全家高兴之余也有点担心,“转公会不会让‘凤凰’变得抢手,被摇上的机会是不是小了?转公后,学校的师资会有变化吗,好老师会被抽回主校吗?”
  为此,周泰索专门咨询了凤凰外国语学校的老师。“听那边的老师说,不论是上外国语还是凤凰,首先都得摇号。凤凰转公立后,肯定会吸引更多人来报名,毕竟是全市招生,但如果摇中的话,原本9000多元的学费就省下了,对于学生家庭而言肯定是好事。”周泰索告诉山西晚报记者,他得知,即便9月份凤凰转为公立,原本的师资仍然保持稳定,“目前外国语和凤凰的老师是集团统一调配的,以后也是。”
  虽然政策明确,转为公办后的学校在过渡期内,运行管理机制保持不变,校名不变,现有教师、职工的聘任、管理机制不变,现有教师、职工待遇不变。但身为“聘用制”教师的刘晓燕还是有些担心,3年前,她通过学校招聘考试,成为一所知名公参民学校的聘用制老师。她坦言,学校转公后,自己最担心的就是人事流动和工资待遇变化。“希望教育部门能够考虑一下广大聘用制老师的情况,给聘用制老师创造更多‘转公’的机会。”
  “公参民”学校为何出现
  过去的多年中,“公参民”这种具有特殊身份的学校,在太原市义务教育的舞台上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公参民”学校的特点是利用公办学校的知名度和教学资源开办民办教育,也就是所谓的“名校办民校”。包括太原五中、山西省实验中学、山西大学附属中学在内的多个名校,都纷纷建立了自己的“公参民”学校。这些名校办的“民校”以先进的办学条件、优越的师资力量和优秀的生源质量著称,每年高高在上的升学率吸引家长和学生趋之若鹜。每年升学季,不少“公参民”成为太原市“小升初”家长的选择。
  2004年4月1日起实施的《民办教育促进法实施条例》,标志着《民办教育促进法》进入依法实施阶段。《民办教育促进法实施条例》指出,在不利用国家财政性经费,不影响公办学校正常教育教学活动,经教育行政部门或者劳动和社会保障行政部门按照国家规定的条件批准的前提下,公办学校是可以参与举办民办学校的,这就是当时出现“公参民”学校的大背景。正是在这种背景下,太原市的“公参民”学校应运而生。
  太原市的“公参民”学校最早出现在2004年。在顶峰时期,太原市有20所“公参民”初中学校。在某种程度上,“公参民”学校缓解了想上好学校、难上好学校的矛盾,一定程度上激活了学校扩大招生的积极性,激发了学校创办优质教育的积极性。
  “公参民”将逐步退出历史舞台
  “公办不择校,择校到民办”。教育部门的这一规定让许多渴望把孩子送入“名校”的家长多了一份期盼。但随着“公参民”学校的“蓬勃发展”,一些弊端和问题逐步显现出来。
  按照教育系统多年的政策,公办初中招生将按小学毕业生户籍、住址一次性划片分配升入初中,非本学区范围内的小学毕业生,原则上回户籍所在地参加升初中分配,学生不得择校。但在民办学校,效果就不一样了。2020年以前,学生不仅可以跨区择校,还有机会被推荐至“母校”的高中部,“公参民”也成为了不少学生和家长的首要考虑对象。学校也利用家长和学生的心理,通过自主招生等形式“掐尖”,把成绩好的学生聚集在“公参民”学校,加剧了教育不公。
  2020年,太原“小升初”百分百大摇号政策实施以来,改变了原来初中名校自主招生的局面,学习成绩好的孩子为了回避摇号的风险,转而选择可以提前招生的小语种学校或进山中学的航天班,还有些学生选择可以直升的不错的公办学校,甚至一些家长宁愿选择摇号概率大的对口公办初中也不想承担摇号失败后的派位入学。这样优秀学生散落在太原各个初中,名校“掐尖”的现象明显减少。
  教育部相关负责人介绍,公办学校以品牌输出方式参与举办民办学校,是特定历史阶段的产物,但也产生了较多的问题。一方面,稀释了公办学校本身的品牌资源,加剧教育焦虑,由此衍生出社会问题;另一方面,公办学校参与举办的民办学校,利用公办学校的优质品牌,采用民办学校的收费机制,对公办学校和民办学校都造成了不公平竞争,扰乱了教育秩序。
  今年5月,国务院发布新修订的《民办教育促进法实施条例》,教育部对新修订的条例进行了解读。为了营造更加公平的办学环境,条例规范了公办学校参与办学的行为,明确实施义务教育的公办学校不得举办或者参与举办民办学校,也不得转为民办学校。除了职业教育公办校外,其他公办学校不得举办或者参与举办营利性民办学校。
  “如果说以往公参民办学是为了激活市场资本办学的活力的话,现在国家政策主导这些学校转为公办,是政府对学校教育的全权负责的一种表现。”山西大学教育科学学院教育学系主任郑玉飞认为,政府现在的这种导向是国家办学政策的回归,也是促使学校教育进入良性发展的一个信号。
  此次太原市9所公参民学校转公,核心还是推动优质教育的均衡发展,从而推动教育公平,减轻家长负担,减少教育焦虑。这一批次公参民学校的转公,其背后的核心本质还是要让基础教育回归“教育为公”。“公参民学校转成公办,对许多学生就学、入学,接受优质教育,利用好教育资源是一件好事,客观上也有助于提升公办教育的教育质量、办学水平。”郑玉飞说。
  可以预见,未来“公参民”学校将逐步退出历史舞台。

山西晚报记者 杨晶 武佳

分享到:

过往期刊

  • 第2021-07-17期

  • 第2021-07-16期

  • 第2021-07-15期

  • 第2021-07-14期

  • 第2021-07-13期

  • 第2021-07-12期

  • 第2021-07-11期

  • 第2021-07-10期

  • 第2021-07-09期

  • 第2021-07-08期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