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9版:国内

展示双世遗魅力 共话保护传承与发展

“品读双世遗 漫游武夷山”系列活动在福建武夷山举行 首届“中国双世遗名山对话”促进历史文脉传承

  •   山西晚报讯(记者 秦小茜)第44届世界遗产大会在福建福州市召开之际,福建省唯一的世界文化和自然双遗产地武夷山,作为世遗大会“一城七线”中的重要一线,7月17日至19日开展“品读双世遗漫游武夷山”系列活动。国内知名专家学者、中国双世遗名山城市代表、万里茶道沿线城市代表、魅力中国城联盟城市代表相聚武夷山大王峰下,共话世界遗产保护、传承与发展,共推世界遗产文化互鉴交流,向世界展示武夷山。
      此次活动由中国新闻社、国际山地旅游联盟主办,武夷山市人民政府、中国新闻社福建分社承办。中共南平市委宣传部、中共南平市委网信办为支持单位。
      7月18日上午,“品读双世遗·漫游武夷山”活动在武夷山景区武夷宫拉开帷幕。中国新闻社社长陈陆军、国际山地旅游联盟特别代表徐思铭、福建省委宣传部二级巡视员章锦德、中国新闻社福建分社社长徐德金等领导及嘉宾参加。武夷山市委书记杨青建致辞并宣布活动正式开幕。
      18日下午,首届“中国双世遗名山对话”活动举行。泰山、黄山、峨眉山、武夷山所在地相关负责人齐聚对话活动并作主旨发言;南平市政协原主席、福建省文史研究馆馆员张建光,复旦大学国土与文化资源研究中心主任、文博系教授、东亚文化遗产保护学会副会长杜晓帆作专家演讲;华侨大学旅游学院教授、管理学博士黄安民,福建农林大学教授、根系生物学研究中心主任廖红,中国华侨城集团外部董事、原中国旅游集团董事副总经理、港中旅国际董事局主席傅卓洋,中国新闻社高级记者、华文传媒研究中心原主任赖海隆参加对话交流。会后,四个双遗产地城市泰安市、黄山市、峨眉山市、武夷山市联合发布《名山对话宣言》。目前中国已经建立了对世界遗产的科学保护机制,将资源保护与民生发展相结合,推动了各大双遗产地的发展。
      19日上午,与会人员还重走了万里茶道起点——下梅村,到武夷山燕子窠生态茶园实地开展茶旅项目体验。
      相关
      山西晚报记者带您走近武夷山
      世界遗产是全球的瑰宝、人类无可替代的财富,是保护与传承的最高等级。早在1999年12月,正是在时任福建省委副书记、代省长习近平的推动下,武夷山跻身《世界遗产名录》,有了“双世遗”之称,他特别强调“‘世界自然与文化遗产’这个无形的价值是无法估量的”。今年3月22日,习近平总书记考察福建首站来到武夷山,谆谆告诫“武夷山有着无与伦比的生态人文资源,是中华民族的骄傲,最重要的还是保护好”。武夷山市牢记嘱托,始终坚持保护第一,不断探索遗产保护与传承的创新思路,挖掘绽放遗产所蕴含的生机与活力,努力擦亮“双世遗”品牌。
      世界旅游组织称赞:“未受污染的武夷山,是世界环境保护的典范。”武夷山有“碧水丹山”“奇秀甲东南”之外形,大自然鬼斧神工塑造出三十六峰、七十二洞、九十九岩、九曲十八弯,是中华十大名山、全国首批5A级风景旅游区;武夷山有“世界生物之窗”“生物模式标本产地”之内在,保存了世界同纬度带最完整、最典型、面积最大的中亚热带原生性森林生态系统,森林覆盖率达80.5%,空气清新指数一级,负氧离子每立方厘米含量高,其中青龙瀑布每立方厘米负氧离子含量平均13.6万个,是“天然氧吧”,是全国首批10个国家公园体制试点之一,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市。
      “东周出孔丘,南宋有朱熹;中国古文化,泰山与武夷。”这里儒释道三教同山共生,南宋著名理学家朱熹在这里生活、著书、讲学长达50年,朱子理学在这里萌芽、成熟、传播,宋代时期也被儒家称为“闽邦邹鲁”“道南理窟”;这里还有千古之谜的架壑船棺文化,有两千多年的古闽越文化,有“江南汉代考古第一城”的闽越王城遗址,有“红旗不倒”的红色文化,是词宗柳永故里、中国茶文化艺术之乡、“万里茶道”起点。
      世界遗产是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遗产名录》的具有突出普遍价值的自然区域和文化遗存。中国共有55处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其中,有四处被列入《世界自然与文化遗产名录》,它们是泰山(1987年)、黄山(1990年)、峨眉山—乐山大佛(1996年)和武夷山(1999年)。巍峨名山,千古风流。

    山西晚报记者 秦小茜

    分享到:

    过往期刊

    • 第2021-07-19期

    • 第2021-07-18期

    • 第2021-07-17期

    • 第2021-07-16期

    • 第2021-07-15期

    • 第2021-07-14期

    • 第2021-07-13期

    • 第2021-07-12期

    • 第2021-07-11期

    • 第2021-07-10期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