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1版:山西晚报

本报今起推出“奋斗百年路,启航新征程——小康圆梦”主题策划系列报道

“红果果”鼓起村民的钱袋袋

  •   扫描二维码观看相关视频。  拍摄:薛建英  制作:张婷

  •   7月18日一早,山西晚报记者驱车沿着硬化的山路,前往太原市晋源区晋源街道要子庄村。
      走进杏园,红杏挂满枝头,阵阵杏香扑鼻而来。“俺们这里的杏儿,有凯特、金太阳、洒金黄等30多个品种,非常好吃。”正忙着摘杏子的村民薛顺生说。
      杏园里,随处可以看到像薛顺生这样的果农采摘、销售山杏的忙碌身影,还有三五成群的市民或采摘、或拍照、或品尝,田间地头一箱箱山杏“整装待发”。
      要子庄村位于风峪沟西部,海拔1600多米。四周群山环抱,曾一度因挖煤采矿、过度开采、环境恶劣,被列为采煤沉陷区。另一方面,交通极不方便,孩子们上学需要翻山越岭走几公里。
      自2000年起,在政府的大力支持下,全村100余户村民整体搬迁到山下的风峪新村。如今,家家户户住上了整齐划一的二层小楼,过上了城里人的生活;村里建起了学校,孩子们在家门口就可以上学;门口的柏油马路也修好了,上千亩的杏树、桃树、核桃树、玉露香梨树等经济林喜获丰收,销售也日渐走上正轨;利用村里特有的旅游资源,几户农家乐相继开办起来,村民的日子越过越红火……
      红杏采摘节真红火
      站在要子庄村古松树前,极目远眺,桃红杏黄,漫山遍野。
      “7月9日,太原市晋源区‘诗意夏日,杏好有你’红杏采摘节启动仪式在要子庄村举行。这些天,慕名前来的游人络绎不绝。”要子庄村党支部书记梁鹏飞介绍,该村有800多亩的观光采摘园,采摘节为期1个月,持续至8月8日。
      要子庄村拥有300多年的红杏栽培历史,素有“采摘之乡”的美誉。独特的地理位置、宜人的气候环境和丰沛的富含多种矿物质的山泉水,共同造就了要子庄村红杏特有的品质:果大形圆、黄里透红、味美酸甜、含糖量高、耐储运,被太原人称为“味压群杏”。
      梁鹏飞说,此次采摘节活动,除了可以进行鲜杏采摘外,还可以尝尝杏脯、杏罐头、杏仁、杏酱、杏仁茶……总有一款吃法,让游客吃出妥妥的“杏”福感。
      今年该村的红杏总产量可达到30余万斤。其中,大吉杏、早红杏、牛毛黄杏、新世纪杏等属于早熟杏,一般在6月20日后即可采摘。晚熟的银白玉杏、骆驼黄杏,采摘期可至8月份。
      村里的绿色生态笨鸡蛋年产量达1万余斤,蜂蜜5000余斤,还有玉露香梨、核桃、红枣、西莓等农副产品。生态种植、养殖,让深居大山的“红果果”富了村民的钱袋袋,绿水青山在这里实现了“金山银山”的价值。
      梁鹏飞告诉山西晚报记者,游客在采摘之余,可以到水库旁休息、放松、赏景,还可到农户家中坐坐窑洞里的土炕,汲一口山泉水泡茶,喝一碗晋源牺汤,尝一顿农家土饭,实实在在体验农家风情、乡村生活。
      村民搞副业有奔头
      紧邻着杏林,有一座农家小院,几孔简朴的窑洞,经过主人精心装修,干净整洁。中午时分,采摘的游人们纷纷来到这里就餐,“我们一家4口,给安排一下。”“来5碗羊汤面。”“昨天打电话预订的,尽快上菜哈。”
      太原市民张先生说,每年他们一家人都会来这里采摘红杏,这几年,村里变化挺大的,路修好了,开车来很方便。“春天山杏开花的时候,漫山遍野一片雪白,特别漂亮。暑假领着孩子来体验采摘的乐趣,尝尝农家饭,感觉太棒了。”张先生的妻子笑着说。
      小院的主人、39岁的村民梁文俊此刻忙得不可开交。他说:“这些年,村里一直在发展旅游产业,采摘节就是其中一项。眼瞅着游人越来越多,我们全家商量后,简单装修了小院和窑洞,办起了农家乐。菜品虽简单但味道天然,很受游客欢迎。”
      梁文俊说,除了农家乐,他家还有6亩多的杏林,一年收入不错。在要子庄村,像梁文俊一样开农家乐的还有不少。
      “前些年,我们村可没现在好。”梁文俊说,和西山上许多村庄一样,要子庄村地下矿产资源丰富,村民世世代代靠挖煤采矿维生,上世纪八九十年代,这一行业一度达到顶峰。那时候大家是挣了点钱,可环境却破坏了。因过度开采,植被被破坏,山泉水断流,村里到处是煤面子,房屋也出现裂缝甚至坍塌。从1998年起,政府牵头,要子庄村被列为采煤沉陷区移民搬迁村,整村搬迁至山下的风峪新村。
      “这些年,村里乘着采煤沉陷区综合治理的东风,因地制宜,产业上山,大力发展林果采摘经济,一些村民还搞起了养殖业,开办了农家乐。”梁鹏飞说,风峪沟内生态环境日渐恢复,林草逐渐丰茂,山泉水开始复流,游客也越来越多。特别是近几年,在晋源区委、区政府的大力支持下,村里硬化了道路,绿化了山坡,修建了停车场,重修了水库,为村集体产业发展、村民增收致富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小村子有大计划
      走进要子庄村,一幢幢二层小楼整齐地排列着。作为风峪新村6个自然村的其中之一,如今,该村100余户村民都居住在这里。
      “村里的每户小楼户型、面积都一样,三室两厅,130多平方米,还有个小院。真是做梦也没想到会住上这么好的楼房。”村民姜富梅激动地说,以前,村子在山上,交通不方便,孩子们上学要走好几里的山路,中午也来不及回家。自从整村搬迁以来,村里不仅建了学校,配套了村级卫生所、公共浴池,老年餐厅也即将交付使用。
      要子庄村村委会主任梁国俊说,在村委班子的积极争取下,村里更换了暖气管道,实现了集中供暖,还用上了天然气。如今的要子庄村,小楼绿植互相映衬,处处生机盎然。农忙季节,村民忙完山里的农活,回到小楼里,生活幸福、惬意。
      “这两年,随着电商的普及,咱老百姓不出家门就能把山杏卖到全国各地。现在好多种植户尝试‘直播带货’,为山杏开辟了新的销售渠道。村民自己拍的一些视频段子传到网上,也吸引了不少市民组团前来采摘。”梁国俊信心满满地说,下一步,村里准备在800亩杏园的基础上,继续扩大种植范围,打造集休闲、娱乐、采摘为一体的农业综合体。
      春天来了,桃花杏花满山遍野开着,要子庄村是一个赏景游玩的好地方;夏天到了,桃儿杏儿挂满枝头,加上村庄中心一处占地约300平方米的水库,要子庄村是一座避暑的天然园林。这不是要子庄村村民的梦,是实实在在的“杏”福密码。利用这些得天独厚的自然资源,村里不断挖掘文化内涵,大力发展以采摘为主题的乡村旅游业,让广大游客在品尝鲜果、体验采摘乐趣的同时,身临其境地感受晋源优美的田园风光、当地的风土人情和传统饮食文化,要子庄村走上了生态旅游与沟峪经济同步发展的乡村振兴之路。
      “为让老百姓感受到丰收的喜悦,我们特意举办了晋源区红杏采摘节,进一步扩大品牌知名度。”太原市晋源街道党工委书记高翔介绍,从发展黑色经济到转型绿色经济,经过不断尝试,要子庄村已经找到适合风峪沟自然条件的绿色产业。下一步,风峪沟各村将围绕“一村一品”,大力发展沟峪经济,壮大村集体产业,促进农民增收,实现乡村振兴。

      山西晚报记者 薛建英 实习生 翟敏 任璟怡

    分享到:

    过往期刊

    • 第2021-07-20期

    • 第2021-07-19期

    • 第2021-07-18期

    • 第2021-07-17期

    • 第2021-07-16期

    • 第2021-07-15期

    • 第2021-07-14期

    • 第2021-07-13期

    • 第2021-07-12期

    • 第2021-07-11期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