咱中国人凡事儿爱摆排场。从前手头紧张的时候没条件,日子一富裕就都支棱起场面来。为人父母者的一些举动,对孩子们造成了潜移默化的影响。于是他们小小年纪就知道:房子要大面积、车子要长轴距、衣服要穿名牌、饮食要讲精细。过个生日,也爱盯着周围的同学攀比一番。对此,家长本该及时进行教育引导,却反而都去推波助澜。挣来的这不是面子,怎么看都是寒碜。
儿子今年十二岁,从小到大的每个生日,家里必然要买蛋糕、备礼物。而且,记不得从哪一年开始,他们班还形成了这样一种风气:小伙伴们过生日的时候,都得买个大大的蛋糕带到学校去,让四十来个同学雨露均沾。我对此虽然反感,但儿子吃人家的嘴短,于是每年也只好捏着鼻子照样办理。按照风俗,这十二岁的生日要过得比较正式。想想之前的情况,按惯例自家庆祝怕是不够啊!
好在我儿子不是班里生日最早的,今年该是个什么章程,我还有抄作业的机会。某一天,儿子说他们班那谁要过生日了。具体是哪个梓豪哪个子轩我也没整明白,可意思我是听明白了,不就是给人家买礼物么。问问儿子买什么,书包文具应该挺实用的吧。儿子说谁还缺那些啊,要送就得新奇独特的。墨涵默存准备送模型,宇轩雨竹准备送手办。我说你到底要送啥赶紧决定,儿子说您看着买吧,一两百的就行也别太贵。我又问他,刚才你说的那个是什么办来着?他不耐烦地道:“手办手办手办,你自己上网看看不就明白了么?”略一搜索,马上跳出一大堆价格令人气结的小玩意。我说怎么这么贵啊,你看老爹像不像个手办?!他说要不就买个游戏机,一巴掌大那种,梓豪之前都念叨好久了。
二百块,倒也还在可接受的范围之内。带着被小孩子鄙视的愤懑,我老老实实地下了单。
周末中午,儿子去参加生日聚会了,我和妻子就犯起嘀咕来。听说他们去了鑫鑫大酒店,完事还要去万豪游乐场?到时候咱该去哪儿,原本考虑的又一村饭店是不是不大上档次?我小时候过生日吃顿饺子都能美一个礼拜,现在这些孩子简直了!
过了一会儿,正好龙哥打电话来约我去接孩子,就捎带问问他是个什么计划。但伫立在酒店外的充气拱门下时,热烈的音乐吵得人啥都听不清楚。孩子们脸上挂着奶油鱼贯而出,颤巍巍的肚腩泛起一片奢靡。龙哥家境比较殷实,可看着这种排场也不以为然。我俩一边帮各自的儿子揩抹着,一边责怪他们:好好的蛋糕怎么能这样糟蹋。
我问龙哥将来准备在哪庆祝,他说已经订好了顶盛楼,亲朋好友约莫着得二十来桌。他问我计划怎么办,我说一个生日搞得跟外国元首来访似的,还咋办啊,凉办!你看旁边还有礼炮,刚才是不是二十一响来着。俩孩子叽叽喳喳地说:“何止二十一响啊,那半个小时几乎就没停过,幸好你们没赶上。”“梓豪他们家订了个八层的大大大蛋糕,好多都没吃完,他们就拿着抹来抹去。”他俩一边说,一边用手夸张地比划着。龙哥说再贵的东西吃了也不叫浪费,抹来抹去那是胡来啊。你们可不许学这种臭毛病,要让我看见了,屁股给你俩打开花!我说咱小时候要能吃上奶油蛋糕,那不得乐疯了?龙哥翻个白眼说想啥好事呢,我记得我十二岁那年,爹妈去外地谈生意,我连个油糕都没吃上。
临走,龙哥突然记起来什么似的对我说:“刚才我看见那边还有礼房?咱可预先说好,就谁也别给谁礼金啦。孩子们送点礼物没什么,咱们之间再整这么一出儿,是折腾啥呢!”
我闻言心下不禁暗忖:小朋友的十二岁生日,本来蕴含着些许成人礼的意味。可如此一番折腾,让孩子们透过这浮夸窥得了什么?从幼儿到少年,耳濡目染的尽是些“排场”,也许面子是有了,那里子就不知道哪儿去了。
轮到自己头上,该办还得办。不过,我一早就跟孩子掰开了、揉碎了地讲了很多,咱可不搞那些喧哗上等的玩意儿。小饭店、小场面,长辈谈谈期许,孩子听听教诲,这不挺好的吗?老爹一字一句地跟我儿子说:“啥叫排场,排酒席壮场面就是排场了?咱家乡话里说的‘排场’是个形容词,是夸一个人明事理有气度,庄严正派这才叫排场。过了十二就是大人了,孩子你可要做个排场人啊!”
儿子点头离去,也不知这些天的絮叨听进去了没有。直到见他拉住了一位想要甩蛋糕的小朋友,说吃的东西可不是用来甩的,我才感觉到欣慰良多。我们反复讲的那种“排场”,小家伙应该是真心理解了吧!
在水七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