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6版:奋斗百年路 启航新征程 小康圆梦

平顺县北耽车乡南峧村曾经是国家级深度贫困村

说起如今的日子 村民笑成了一朵花

  •   盛夏的平顺县城,热,驾车一路向北,群山连绵、道路蜿蜒,苍翠欲滴,行车约半小时,呈“之”字形分布的平顺县北耽车乡南峧村,犹如世外桃源一般跃然眼前。
      南峧村现有336户、757人,实有耕地面积2500余亩,公益林面积17000余亩,经济林面积5000余亩。
      由于交通不便,贫困相伴而生。2017年,南峧村被列为国家级深度贫困村,建档立卡贫困户50户、98人。沐浴精准扶贫阳光,2019年实现整村脱贫。7月13日至15日,山西晚报记者走进南峧村,真切感受山村巨变。
      心宽了从贫困户到技术能手
      沿浊漳河南岸前行,暑热逐渐减弱,随之而来的是清新凉爽的山城气候。不远的山坡上,一片片庄稼长势喜人。路的尽头,便是村里的技术能手申爱良新修建的两孔窑洞小院。小院的大门紧锁,此时,他并不在家。
      南峧村党支部书记路曙光说:“想找到申爱良可不容易。他管理着南峧村南山上500余亩公益林,只要一进山就是一整天,深山里面信号弱,有手机也不一定能联系上。”
      申爱良现在有公益护林员、光伏管理员等多个头衔。
      路曙光介绍,3月至7月,是山火高发期,也是全乡森林防火特险期,公益护林员申爱良的主要工作就是排查火情隐患,检查是否有人砍伐、私采滥挖植物、猎捕野生动物等。因此,每天清晨吃完早饭,他都要带上铁锹、水壶、饭盒,骑上三轮车进山巡逻。
      7月15日早6时许,山西晚报记者终于在村口“堵”到了申爱良。“刮风下雨都得去,吃着护林员这碗饭,就得认真完成任务,不去心里不踏实。”申爱良笑呵呵地说。
      因为家境贫困,年轻时的申爱良外出打零工,但生活也不见起色。看着年迈的父亲没人照顾,贫困户的帽子怎么也脱不下来,申爱良有些急了。了解申爱良的具体情况后,南峧村党支部书记路曙光决定把他叫回村里做公益护林员。“国家有这么好的政策提供,他个人也吃苦耐劳。没想到他还干出了门道来,现在又当上了村里的光伏管理员、保洁员,一年至少也能收入3万多元。”路曙光说。
      申爱良的日子渐渐好了起来,好学勤快的他还上了村里的农民夜校。思路开阔了,心也宽了,2017年他申请到14000元的危房补贴,对自家的两孔窑洞进行了加固,还种了200多棵花椒树、2亩尖椒和2亩玉米。如今申爱良不仅顺利脱贫,还成了村里致富的能手、脱贫奔小康的先进典型。
      路通了日子越过越有奔头
      7月14日下午,在南峧村新盖的移民小区楼前,刚从地里回来的村民桑四妞喊出71岁的老伴和邻居开始唠家常。“真得感谢这些实实在在为老百姓办事的乡镇干部们。现在路通了、公交车也进村了,我们还住上了新房子,山货有了出路,日子是一天比一天好过了。”说起目前的生活,桑四妞脸上笑成了一朵花,但提到5年前,用她的话说:“真是一言难尽!”
      桑四妞是村里有名的贫困户,老伴因务工双目失明失去劳动能力,儿子生病去世,儿媳妇改嫁,留下仅仅4个月大嗷嗷待哺的小孙子,桑四妞几度被贫困压得喘不上气。
      “当时村子里没有一条像样的路,每次都要背上十几斤重的粮食花两三个小时走到乡里去卖钱……”说起以前的日子,桑四妞的眼里满含泪水。
      南峧村四面环山,自然条件恶劣,行路难是南峧村的第一难。2018年,平顺县委、县政府,北耽车乡党委、乡政府与对口帮扶企业南耀集团经过考察商讨,制定了修路方案。
      2019年11月底,白石岩隧道通车。2020年6月,南耀隧道建成通车。两条隧道径直向大山深处沿伸,让南峧村到县城原本两个多小时的路程缩短至半小时。
      “现在路通了,来收花椒、连翘等山货的货商也多了,我们就是不出门也能挣到钱,这日子是越过越有奔头啦!”说起这几年村里的变化,桑四妞感慨不已。
      搬家了村民致富有了保障
      7月14日下午,在平顺县易地扶贫搬迁安置点——“同兴苑”小区内,南峧村民成买贤提着刚买的新鲜蔬菜,拉着刚从幼儿园接回来的小外孙准备回家。
      “如果不是易地搬迁的好政策,我们可能一辈子都要住在破窑洞里。你看现在,我家花了6500元,住进了县城里的新楼房。”成买贤笑着说。
      “你们看看政府给盖的楼,既宽敞又明亮,而且冬天有暖气,一点也不冷,和几年前在村里住的破窑洞比起来,真是一个天上一个地下啊!”成买贤说。
      平顺县乡村振兴局副局长郭何青介绍,“同兴苑”小区占地90.41亩,建设楼宇30栋,共计搬迁915户3420人(包括建档立卡人户913户3418人),其中南峧村的搬迁户有13户47人。
      搬迁群众“能增收”是重点,“防返贫”是关键。路曙光介绍,为了保障搬迁群众与原居住的其他贫困群众享有同等的帮扶措施、帮扶力度,异地搬迁群众在原村享有的各种优惠政策、原产业发展不变。
      成买贤告诉山西晚报记者,她现在不仅是南峧村的生态护林员,家里还种了十几亩连翘,收成也是一年比一年好!“连翘浑身都是宝,花可赏,叶子能泡茶,果实可入药。”
      为切实巩固脱贫成果,做好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的有效衔接,今年南峧村大力发展连翘种植产业,现在已经完成了10000亩人工种植规模,培育了5000亩野生连翘资源,建成1处连翘有机茶园基地。同时,光伏电站项目助贫,建设240千瓦光伏电站,每年为村里带来百万元的收入,为村集体产业收入和村民致富增收提供了可靠保障。

    山西晚报记者 李婷

    分享到:

    过往期刊

    • 第2021-07-27期

    • 第2021-07-26期

    • 第2021-07-23期

    • 第2021-07-22期

    • 第2021-07-21期

    • 第2021-07-20期

    • 第2021-07-19期

    • 第2021-07-18期

    • 第2021-07-17期

    • 第2021-07-16期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