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5版:社会直通车

剪纸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张岩松

心灵手巧的她“剪出”奥运健儿

  •   东京奥运会上,我国奥运健儿屡创佳绩,一枚枚冠军金牌不断诞生。在欢欣鼓舞的同时,忻州市代县剪纸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张岩松,用灵巧的双手剪刻出了惟妙惟肖的展现奥运健儿风采的剪纸作品,用自己特有的方式为奥运健儿呐喊加油、喝彩祝福。
      剪纸作为中国民间美术形式之一,有着悠久的历史,是中国民间艺术中的瑰宝。这段时间以来,家住代县的剪纸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张岩松,将体育赛事与剪纸创作有机结合在一起,令观者啧啧称赞。
      8月9日,看到山西晚报记者走进了工作室,张岩松立马现场展开创作。一张红纸,一块刻板,一把剪刀,一副刻刀,看似简单的工具,在张岩松的一双巧手中,灵动地“飞舞”起来,一会儿工夫,一幅惟妙惟肖的“东京奥运会竞技体操男子吊环金牌刘洋”的人物剪纸作品便呈现在眼前。记者也注意到,类似这样的展现奥运健儿风采的剪纸作品已在其工作室陈列了多幅。
      问及张岩松为何想创作奥运健儿主题系列剪纸作品时,她告诉记者,我国奥运健儿们在东京奥运赛场上顽强拼搏、屡创佳绩,点燃了无数人心中的激情和梦想。作为一名普通人,感动之余,也想为他们做些什么,思来想去,她决定用自己最爱和擅长的剪纸艺术来致敬那些为国争光的奥运健儿。
      当张岩松把精心制作的第一幅名为“东京奥运会中国第一金杨倩”的剪纸作品发布到抖音和朋友圈后,“没想到,这幅剪纸一下子就吸引了2000多名粉丝,并收到了很多人的点赞。”她说,这更加坚定了自己创作奥运会夺金健儿系列剪纸作品的想法,目前已创作出了12幅奥运健儿主题剪纸作品。
      “千锤百炼出精品”。在接下来的日子,她还会继续为夺冠健儿量身创作,用独特的剪纸艺术记录下他们的高光时刻。
      采访结束,张岩松告诉山西晚报记者,作为剪纸非遗传承人,她秉承着发扬代县剪纸艺术的重任,希望在为奥运健儿喝彩加油的同时,也通过媒体宣传家乡的剪纸文化,把剪纸这门传统民间艺术不断传承下去,发扬光大。

    山西晚报记者 郭小强 通讯员 安计荣

    分享到:

    过往期刊

    • 第2021-08-10期

    • 第2021-08-09期

    • 第2021-08-06期

    • 第2021-08-05期

    • 第2021-08-04期

    • 第2021-08-03期

    • 第2021-08-02期

    • 第2021-07-30期

    • 第2021-07-29期

    • 第2021-07-28期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