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5年7月7日,纪念中国人民抗战八周年之际,阳城县掀起了一次参军热潮。父送子,妻送郎,兄弟争抢上战场。战场,是男儿热血杀敌的地方;战场,是男儿战功立业的地方;战场,也是男儿改天换地的地方!
有什么理由不去参军呢?十七岁的王玉金自生下来过过一天好日子吗?日本帝国主义是怎样残忍地迫害父亲,毒打自己?官僚资本主义兵匪恶霸是怎样让自己家破人亡?封建主义地主老财又是怎样压榨自己?日子没有丝毫盼头,活着没有任何尊严,瘦弱的身躯苟延残喘,像一只蝼蚁在这个世界上无足轻重,默默生来,又默默死去。
不!
死算什么,流血算什么,苦更不算什么!
要的是当家作主的新生活,要的是翻身解放的新身份,要的是扬眉吐气的新社会,要的是勤劳致富的好日子、独立自主的新中国!
革命!
跟着共产党!
解放!
王玉金胸前戴上大红花的那一刻,目送着自己出生的这个地方,目送着唯一的长兄,目送着破败的家,耳旁欢送入伍的锣鼓,敲响着心底战斗的鼓点,亲人的身影,闪现眼前,一幅幅悲惨的画面化成了那誓死的决心和无畏的勇气,是时候送别过去了,是时候迎来新生了,王玉金热泪盈眶,扭过头去,英勇向前。
阳城县入伍的1500名新兵被送到太岳军区四分区司令部,陈赓司令员热情地接待了他们。王玉金因为年龄小,被分配到了司令部当司号员。一种见到亲人、回到家、找到组织的激动涌动在王玉金心头。
王玉金所属的部队,是由太岳军区主力部队组成的晋冀鲁豫野战军第四纵队。陈赓任司令员,谢富治任政委,下属三个旅,每旅下属三个团。王玉金在第三十八团团部当司号员,后调三营任讯号班长。
1945年8月日本宣布投降,为保卫抗战胜利果实,中共中央军委于8月下旬指示晋冀鲁豫军区进行自卫反击,上党战役爆发。
就在攻城部队扫清外围积极准备总攻长治的时候,刘伯承接到了一份情报,说阎锡山为了解救在长治被围的史泽波部,拟派重兵增援长治,已从太原南下。刘伯承根据这一新的情况,当即改变决心,将作战重心由攻占长治城改为歼灭国民党军援军,于野战中歼灭之。
王玉金所在的太岳纵队立即北上,在陈赓的率领下,冒雨前进,日夜兼程。为了不让国民党军队发现主力部队前去打援,攻城部队白天抬云梯演习,晚上吹火号扰乱敌军,掩人耳目。1945年10月2日,打援部队接遇国民党军援军,将其合围在老爷山、西凹、磨盘垴至榆林镇地区。王玉金此时,就在老爷山上埋伏着,准备着一场恶仗。
天色微暗,部队已按照部署到位,王玉金所在38团进攻老爷山左翼,一声令下,王玉金站在高坡上,朝着西方刚刚落下去的太阳吹响了战斗的冲锋号。团长一声令下,“冲啊!”战士们呼喊着,秋风扫落叶一般向敌军冲去。王玉金吹完了冲锋号,把号别在裤腰上,端起枪,也跟着战友们冲去。打枪,扔手榴弹,挺起刺刀,短兵交战,这样的战斗天天打,作为一个小小的司号兵,他的任务,就是执行命令,勇敢杀敌。
一夜激战,老爷山头的各个高地你方占罢我又登场,盘踞激战,争夺激烈。在增援部队的帮助下,陈赓指挥所属部队将老爷山除主峰外的阵地大部攻占。国民党援军尽数被消灭之后,守在长治城里的史泽波绝望了,没多久,长治解放。
上党战役是抗战胜利后进行的第一次大的自卫反击战。经过上党战役后,王玉金由一名新兵蛋子迅速成长。他脸上的稚气完全退去了,换之以刚毅的神情。那些为了新中国、为了胜利、为了和平献出生命的战友,是王玉金一直勇敢下去的力量,也是王玉金好好活下去的支柱!战场,是男儿最好的课堂,是青春最大的舞台,也是生命最残酷的考验!
1948年5月的一个夜晚,王玉金执行完陈赓司令员布置的任务,正要赶回去汇报,路边的麦地里,突然出现了动静。五月的临汾,已经闻到了暑热的味道,麦子正努力地拔节抽穗,完全可以藏得住一个稍微猫着点腰的人。他赶紧做好隐蔽,拨开像刺一样尖的麦芒,探望过去。
不好!是敌人!
约有一个排的敌人,正在麦地里休整。王玉金知道,他们是从临汾城西门逃出来的残兵败将。我方的3个团已经向西追到了襄陵,那么,他们极有可能便是漏网之鱼。
王玉金稍作盘算,如果现在跑回指挥部汇报,再领兵过来,恐敌人已经转移,那么,剩下的选择恐怕只有一个。不容多想,王玉金朝天放了一枪。突如其来的枪声令苟延残喘的敌人打了一个冷战,惊恐的眼神在夜色中放出了绝望的寒光,向枪声传来的方向射去。紧接着一个手榴弹炸响,敌人的身体立刻紧张地瑟缩起来,此时,嘹亮的冲锋号猛地刺破夜空,仿佛死刑的宣判。
王玉金大喊道:“一排朝右,二排向左,包围!三排跟我来!不要打枪!抓活的!”
不可不说,王玉金这几嗓子,喊出了团长的气势,连他自己也惊讶,在这种危急时刻,下意识地竟然模仿了团长的冲锋口令。慌乱中的敌人不知谁放了几下冷枪,王玉金更加气势汹汹地喊道:“放下武器!谁动消灭谁!”
夜风吹过拔节的麦田,窸窸窣窣,哗哗作响,麦秆摇动,麦浪滚滚,似乎几个排的兵力正在急速移动。正应了那句话,兵败如山倒。残兵败将正愁前路渺茫,意志消沉,又遇几倍于自己的解放军伏击,如惊弓之鸟,哪有不投降的道理,纷纷放下了武器。
王玉金又大喊道:“举起手来,排成三排,往北走!”
敌人举着手,拖着脚步,耷拉着脑袋,往北行进。王玉金不敢离太近,怕敌人发现自己单枪匹马,他不远不近跟着后头。此地距离指挥部有二里,夜色帮了忙,风和麦子也帮了忙,总感觉有大批解放军包围着自己,敌人连头都不敢扭。直到走到指挥部,真正被解放军俘了虏,才知道,伏击他们的,仅仅是一名刚满二十岁的小兵蛋子。
陈赓司令员拍了拍王玉金的脑袋,赞赏地夸奖道:“可以啊!小小的司号长竟然单枪匹马让一个排缴械投降!是个战斗英雄!”
王玉金摸了摸脑袋,憨憨地笑了。
1948年5月18日,临汾宣布解放,王玉金被授予“战斗英雄”的称号,此时距离他参军不过三年时间,距离他入党,也仅仅一年有余。
王雅馨
(此栏目内容节选自三晋出版社新书《战火中的青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