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20日,太原市政府新闻办举行“小康圆梦”——太原市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系列新闻发布会公安局专场发布会。太原市公安局有关负责人围绕校园安全、户政举措、交通管理等几方面介绍了有关情况。今年以来,太原市公安机关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持续深化“放管服”改革,着力构建公安政务服务体系,推进高质量服务民生工作,公安政务服务标准化、规范化、便民化建设不断取得新成效。
筑牢校园安全屏障
今年以来,太原市公安局充分发挥警校融合优势,整合防范力量开展排查整治,全力筑牢校园安全屏障,确保中小学生、幼儿园儿童安全。根据地理位置、学生数量和学校性质,每所中小学校幼儿园制订一个护学岗工作方案,组建由社区民警牵头,学校保卫干部、教职员工、保安员、学生家长、社区街办和周边商铺志愿者参与的“七位一体”常态化护学岗工作专班,筑牢护学岗,确保师生安全。同时,不断优化上下学重点时段和校园周边重要路段常态巡逻机制,将学校纳入立体化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和网格化巡逻巡查机制,加大巡逻密度和频次,强化可疑人员的盘查询问。特别是在加强矛盾排查化解领域,警方严密落实人员管控会同政法、教育等相关部门深入开展以涉校涉生矛盾纠纷为重点的“拉网式”排查,综合运用情、理、法等方式,全力疏导化解矛盾纠纷。督促学校对师生、保安、保洁等内部人员家庭、社会矛盾进行排查,逐一建立个人档案;全面落实“排查发现、及时化解、提前处置”工作机制,切实把涉校矛盾风险化解在萌芽状态和初始阶段。今年以来,全市共开展法制教育3590次。
此外,警方还充分利用开学季、安全教育日、禁毒日等有利时机,针对性开展法制宣传教育、安全防范指导等工作。例如,警方联合教育部门,督促学校落实安全主体责任,校园封闭化管理、专职保安员配备、护学岗设置、硬质隔离设施建设、一键报警和视频监控达标联网“六个100%”全部落实到位。今年以来,全市共投入警力43980人次、学校保卫干部10903人次、保安员16044人次、教职员工14796人次,发动学生家长17808人次、街办社区居委会等群防群治力量104098人次,有力地保证了校园周边治安平稳可控。
科技强警促“团圆”
今年以来,太原警方全力侦破拐卖儿童积案、全力缉捕拐卖犯罪嫌疑人、全面查找失踪被拐儿童为重点的“团圆”行动。截至目前,全市公安机关成功找回太原失踪人员4名,协助外省找回失踪人员4名,为8个家庭实现了团圆梦。
据悉,按照部署要求,太原警方紧紧依托“全国打拐DNA系统”,充分发挥专业职能和现代科技优势,不断创新工作模式方法,集中力量和各种资源手段,开展技术比对、破案攻坚,全力推动“团圆”行动各项措施落地见效。其间,警方对历年来的儿童失踪被拐案事件进行全面梳理,全部挂牌督办。
为了全力帮助那些儿童失踪的家庭早日团圆,太原警方对全市失踪被拐儿童案事件建立一人一档,逐条核查梳理,补充完善相关信息,全面细致地采集失踪被拐儿童生物检材,全部录入“全国打拐DNA系统”进行比对。对父母双方DNA信息不全的,想方设法查找补充双亲信息;对于多年前采集、已失去检验比对条件的,重新找到当事人采血检验。此外,警方还重点围绕失踪被拐儿童父母和疑似被拐人员、身源不明人员等,深入救助站、福利院等开展排查和DNA信息采集工作,并全部入库比对。目前,“团圆”行动正在向纵深推进,公安机关将全面展开破积案、追嫌犯、查找失踪被拐儿童,努力让更多离散家庭早日团圆。同时,公安机关也希望社会各界爱心人士和广大人民群众,积极支持参与“团圆”行动,及时提供线索,帮助查找失踪被拐儿童。请尚未采血的、有寻亲需求的群众,主动与就近的公安机关免费采血点联系,公安机关将全力帮助您寻找亲人。
创新公安户政服务
今年以来,太原市公安人口管理部门立足群众需求,认真落实各项便民利企服务举措,实现户籍窗口办理“让群众只跑一次”工作目标。各分、县(市)局及派出所根据节假日放假情况,对窗口接待工作作出科学合理安排,明确接待人员和时间,开通办户办证“预约业务”。此外,警方还开展对太原市和暂住省城的残疾人和孤寡老人温暖服务活动,对需要办户办证的,推行上门办户、上门采集人像、送证上门等项服务。
在办理居民身份证工作领域,根据公安部建立居民身份证“三项制度”的工作要求,省城各办证窗口积极为居民身份证丢失、被盗的群众提供挂失服务,避免遗失证件被他人冒用。对到太原市居住半年以上,符合合法稳定就业、合法稳定住所条件的流动人口首次在公安机关登记时,推行居住证“绿色通道”。放宽落户条件,确保能迁尽迁深化户籍管理制度改革,全面推进农业转移人口和其他常住人口落户太原,切实提高省城户籍人口城镇化率。
今年4月14日,太原警方印发了《关于进一步做好户籍管理工作的通知》。对于有意在太原市落户的人员,可凭户口簿、居民身份证将本人及其直系亲属(父母、配偶、子女)的户口在太原市居(暂)住地派出所办理落户登记。
提升交通管理水平
太原市公安局交警支队紧贴省城交通状况实际情况,围绕难点求突破。针对群众集中反映的停车难、高峰拥堵、办理交管业务排长队、交通执法“以罚代管”等问题,制定出台便民利民措施30项。目前,全市公安交通管理工作呈现出高质量赶超发展的良好态势,服务效能大幅提升,群众出行更加安全畅通。在此期间,警方开通2200122轻微交通违法教育提醒热线,累计提醒教育驾驶员8.3万余人次;组建太原交警民意中心,开通3330122民意热线,累计办理民意诉求2.5万余起;升级、维修“交通事故快速处理终端”,启用“微车管所”和“流动车管所”;优化应急救助、交通事故救援救治机制,年内累计护送因伤、因病就医群众115起,救助基金垫付事故伤者抢救费195笔,救助178人。
此外,太原警方还全面强化交通安全隐患排查治理和农村公路交通安全管理,共查处涉酒驾驶、涉牌涉证等重点违法8.3万余起;整改各类道路交通安全隐患48处,八类重点车“三率”均达到100%;新建农村公路平交路口信号灯39个、减速带66组、“警保”合作劝导站30个;向驾驶人精准推送交通安全提示信息375万余条;优化应急救助、交通事故救援救治机制,年内累计护送因伤、因病就医群众115起,救助基金垫付事故伤者抢救费195笔,救助178人。
在侦破交通事故逃逸案方面,警方通过优化数据、精准管控、指挥调度、应急处置、违法查处等能力进一步提升。其间,通过数据碰撞比对、综合分析研判,精准查处“失格”驾驶人驾驶机动车违法行为21起,侦破交通事故逃逸案30起,侦破率96.77%。
山西晚报记者 辛戈 实习生 王思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