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版:论苑

坚决落实“双减”任务 构建良好教育生态

□李明

  减轻中小学过重课业负担和校外培训负担是党中央从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战略高度作出的重大部署,是一项具有战略眼光的长期政治使命,是助推高质量发展的立足点和发力点。运城市坚决贯彻落实中央决策部署,坚持高站位推进,高质量保障,高要求落实,促进学生全面健康成长。
  一、进一步提高认识,以高站位驱动强担当
  站在“两个一百年”交汇的历史时刻,党中央深入推进“双减”工作,充分体现了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体现了我党维护社会公平正义的强大决心,体现了解决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的强大意志。教育是国之大计,党之大计,是寄托亿万家庭对美好生活期盼的民心工程,随着“脱贫攻坚”的全面胜利,“有学上”的基本目标已经全面实现,“学得好”已经成为了家长追求的主要目标,教育公平直接影响着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双减”工作是建设新时代高质量教育体系的必然要求,必须要树立起高度的政治自觉,凝聚强大的政治智慧,付诸有力的政治举措纵深推进,要从构建良好教育生态的高度来理解和认识,将其放在基础教育改革的总体上来看,在统筹优质教育资源供给、教育教学管理、教材教辅管理、义务教育标准化管理、教育秩序治理、办学体制机制、师德师风建设、招生考试制度等方面综合发力,打好组合拳,施好综合策,以小切口,推动大变革,倒逼教育改革持续深入。
  二、进一步加强服务,以高质量推动大发展
  学校是家长最放心、最安全的教育场所,提高学校教育教学质量,提高课后服务品质,是将学生从校外培训机构拉回校内最有效的举措。要充分发挥学校主阵地作用,坚持“五育并举”,加强学校常规管理,把课堂教育作为立德树人的主渠道,改进教学方式方法,把每一堂课上好,让每个学生在课堂上就能“吃得好、吃得饱”。要改进作业管理,实行“作业长”制度,统筹各学科作业布置,严控总量,提高质量,坚决落实学生作业全批全改,真正发挥作业对教学质量的监测作用。要深化评价制度改革,发挥考试“指挥棒”作用,深入推进学生综合素质评价,制定适合素质教育要求,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和健康成长的综合素质评估方案。要努力提高课后服务品质,课后服务不止步于“托管”,应该聚焦“以文化人,以美育人”,深化“五项管理”和“十大行动”,全面落实“一日清单”,让学生在各类课后服务活动中释放天性、培养兴趣、发展特长、增强体质,将课后服务打造成提高学生素养的“第二课堂”,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
  三、进一步严格管理,以高要求带动严落实
  在规范校外培训机构方面,要坚持管理、疏导双发力,审批、监管两严格。从管理发力,要坚持综合治理,将校外培训机构专项治理纳入教育工作领导小组重要议事日程,协调公安、宣传、市场监管等相关部门参与,细化管理流程,理清责任边界,形成共同治理的强大合力。从疏导发力,引导校外培训机构认真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持教育的公益属性,引导将培训重心放在学生兴趣培养拓展上,积极为学生提供特色化、差异化教育培训,努力成为学校教育的有益补充。严格审批,积极开展校外培训机构重新审批登记,对证照资质不全的坚决予以关停,将所有学科类培训机构全部登记为非营利性质,对非学科类培训机构也要区分类别,严格审批行为,持续提高准入门槛,真正发挥校外培训机构对学校教育的补充和促进作用。严格监管,实行培训机构“黑白名单”管理,定期向社会公示并接受家长监督,强化培训机构收费、预收费监管,加强教师资格、培训教材、培训课程、培训秩序等方面的管理。同时,要严防校外培训机构转入地下,进而出现“劣币驱逐优币”的现象,要建立健全举报监督机制,完善部门联合执法,强化监督问责机制,让无证无照、无序培训的校外培训机构没有藏身之地。

  (作者:运城市委教育工委书记,运城市教育局党组书记、局长)

分享到:

过往期刊

  • 第2021-08-25期

  • 第2021-08-24期

  • 第2021-08-23期

  • 第2021-08-20期

  • 第2021-08-19期

  • 第2021-08-18期

  • 第2021-08-17期

  • 第2021-08-16期

  • 第2021-08-13期

  • 第2021-08-12期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