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太原能源低碳发展论坛坚持“官方背景、专业化运营、市场化运作”的原则,立足中国,面向世界。山西省政府与国务院七大部委共同成立论坛组委会。山西省各相关部门落实对应工作,明确职责,有序有为,不管是细节还是整体,不管是论坛内场还是外围,向世人显示了山西责任与力量。
秋阳高照,汾水泛光,山西砥砺奋进的脚步中,太原聚焦世界的目光。
2021年太原能源低碳发展论坛(以下简称“太原论坛”)虽然仅有短短两天时间,但在论坛内外、在全国各大媒体的云端、在众多人的微信朋友圈里,此次论坛的关注度居高不下。新时代能源革命看山西,众人对于能源低碳的关注、对于太原论坛的热情依旧。
人民日报、新华社、中央广播电视总台等中央媒体,新华网、央广网、中国新闻网等中央网络媒体,纷纷密集刊发报道,盛赞本次论坛汇聚智慧共识,深化能源合作,为维护国家能源安全、推动能源事业高质量发展作出贡献。今日头条、腾讯网、搜狐网等门户网站也纷纷转载中央媒体关于本次论坛的报道,各大短视频平台关于#2021年太原能源低碳发展论坛#的相关短视频作品120余条,总播放量超150万次。到9月5日,关于太原论坛的报道及转载仍在继续,网络热度处于持续升温态势。
山西日报凡闻科技大数据分析,截至9月5日18时,央媒共发布“2021年太原能源低碳发展论坛”相关报道181篇,全网转载量1643次,阅读量达1463万,“碳中和”“碳达峰”“国际”“山西”成为报道高频词。
太原论坛的如此成绩足以让每个论坛的参与者感到荣光与激动,山西晚报记者特别采访到两所承办单位,听他们讲述幕后的责任与担当。
山西省太平洋经济合作委员会:
为山西能源转型服务,是责任也是义务
“煤层气高效利用”分论坛的承办单位是山西省太平洋经济合作委员会。秘书长杨建光告诉记者,论坛筹备期间,中国太平洋经济合作全国委员会作为论坛的牵头单位给予了大力支持,詹永新(大使)会长是环太平洋25个国家太平洋经济合作理事会(PECC)的双主席,也是全国委员会的会长,立足全球分享智慧,马克卿副会长提前反复核对演讲嘉宾的演讲内容,调整主持稿的衔接连贯性。
同为主办方的晋城市政府、吕梁市政府、临汾市政府、晋中市政府、华新燃气集团从资料收集到对接联络,都要确保万无一失。中国煤炭地质总局、中国石油华北油田分公司、中石油煤层气有限责任公司、中国海油中联煤层气有限责任公司等煤层气开发企业也从实践勘探、开发应用角度提供了宝贵的经验。
让山西PECC工作人员感念的是,煤层气分论坛从筹备开始到论坛圆满结束,从政府、专家、企业到很多对接单位,每个人都有对山西发展崛起的满怀期待和深深渴望,都能够感受到全力以赴迎难而上的山西精神,这也是下一步山西在经济指标上迎头赶上其他兄弟省市的一种底气。
山西煤层气的开发、应用有着广泛的前景,能源革命、转型跨越,煤层气是最好的突破口,是山西下一步打造世界名片的一张底牌。山西省太平洋经济合作委员会的团队,在这个历史阶段能为山西的发展做点事是一种责任和义务。
山西省生态环境厅:
努力把所有工作做细做实,办好分论坛
太原论坛的主题是“能源气候环境”。自2016年论坛设立以来,本届论坛首次设立气候分论坛和环境分论坛。作为这两个分论坛主办方之一的山西省生态环境厅,从细节入手,为办好分论坛做了大量细致的工作。
“今年3月份,太原论坛大会筹备工作开始时,我们得知今年的大会要首次增加气候、环境分论坛,并且由山西省生态环境厅负责气候、环境分论坛和圆桌访谈的筹备和实施工作。”9月4日,省生态环境厅应对气候变化处处长宁妍对山西晚报记者说,“太原论坛是一个高规格、专业化、国际化的论坛,为把气候、环境分论坛办好,联合主办方的确定、演讲嘉宾的邀请、论坛方案的确定,都非常重要。”
为了体现气候分论坛的高规格与专业化,从4月开始,宁妍和同事们就开始与多个国际、国内有关机构对接。“最终,国际机构,我们联合了联合国环境署驻华代表处;国内机构,我们联合了国家应对气候变化战略研究和国际合作中心,以及我们省内环保产业龙头企业山西大地环境投资控股有限公司,开始商定合作事项、论坛方案。”
气候、环境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基础和保障,是实现绿色低碳发展的关键领域,是国际、国内关注的热点问题,这是太原论坛首次设立气候分论坛和环境分论坛的初衷和大背景,是山西省委省政府贯彻落实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加快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具体举措。在这一背景下,本届气候分论坛主题确定为“碳达峰碳中和与绿色转型”。“这一主题涉及众多领域,我们邀请国内权威专家,围绕这一主题,从不同角度分享应对气候变化和绿色发展相关研究成果,包括气候领域顶层设计、能源转型、绿色金融、技术创新、碳市场机制、国际经验等热点内容,争取能够为推动国家碳达峰、碳中和目标的实现,为政府和企业的绿色转型与高质量发展集聚多方智慧、搭建交流平台。”宁妍说。
前段时间国内部分地方的疫情有所反弹,打乱了很多北京、上海专家的出行计划。很多专家反馈,出行受到影响,可能来不了。面对这一变化,宁妍和同事们一边继续积极沟通,一边准备了预案。预案中新增了部分受疫情影响较小地区的专家,也将一些北京专家的演讲备选为线上,计划根据疫情防控需要适时调整分论坛的议程。在这期间,论坛演讲内容的安排、内容结构等需要重新整合。有关负责人告诉山西晚报记者:“我们反反复复联络了三四十位专家,到论坛开始前两周,确定演讲嘉宾全部能到现场,话题角度的结构上也完成了最优搭配。”
会议手册对各项议程梳理得非常清晰流畅,嘉宾发言主题明确,角度选择非常丰富。还设置了致辞环节、主题演讲、专题演讲,一位嘉宾作主题演讲,其余为专题演讲,涉及外国大使4位,国内权威专家5位。“看似简单的工作安排,其实都需要一项一项沟通确认。”宁妍说,为把气候、环境论坛办好,省生态环境厅举全厅之力,厅领导高度重视,多次研究部署,很多处室都参与进来,努力把所有工作做细做实,在会务统筹、嘉宾接待、疫情防控、宣传报道等方面,事项一件一件完成、细节一点一点确认,让“大咖”们在气候、环境分论坛上,更好地碰撞出智慧的火花,同时也对外展示山西良好形象。
相关 什么是碳达峰、碳中和?
碳达峰是指二氧化碳排放量达到历史最高值,达峰之后进入逐步下降阶段。
碳中和,是指二氧化碳的净零排放,具体讲就是二氧化碳的排放量与二氧化碳的去除量相互抵消。实现碳中和,不仅要求各部门的碳排放水平下降,还要采取植树造林、负碳排放技术和碳补偿等措施抵消碳排放。
碳达峰是碳中和的前置条件,只有实现碳达峰,才能实现碳中和。碳达峰的时间和峰值水平直接影响碳中和实现的时间和难度:达峰时间越早,实现碳中和的压力越小;峰值越高,实现碳中和所要求的技术进步和发展模式转变的速度就越快、难度就越大。
碳达峰是手段,碳中和是最终目的。碳达峰时间与峰值水平应在碳中和愿景约束下确定。峰值水平越低,减排成本和减排难度就越低;从碳达峰到碳中和的时间越长,减排压力就会越小。
2030年前二氧化碳排放达到峰值、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碳达峰碳中和既是我国应对全球变化的庄严承诺,也是我国实现更绿色、更可持续发展的必由之路。
9月3日,新华社播发《更可持续、更多机遇、更加开放——从太原论坛看绿色低碳发展新趋势》,文内指出:2021年太原能源低碳发展论坛是我国宣布碳达峰碳中和目标后举办的能源领域首个高规格论坛,传递出中国推动绿色低碳发展的坚定信心,发出共同应对气候变化、扩大国际合作的权威声音。
链接 晋商老字号胡氏荣茶香飘论坛
“胡氏荣茶将以此次会议茶歇服务为契机,依托厚重的晋商文化及晋商精神,以茶为窗口及媒介,向国内及国外友人展现山西文化及中国茶文化的魅力。”山西胡氏荣茶健康茶产业有限公司董事长胡萍萍说道,此次太原论坛召开,胡氏荣茶作为一家拥有170余年历史的晋商老字号企业,再次成为会议的唯一指定用茶并承接了此次会议的茶歇服务。
晋茶有着厚重的历史。清代,山西茶商垄断了西北的茶叶贸易,走出了南起福建武夷山、北至俄罗斯圣彼得堡举世瞩目的万里茶道。1848年(道光二十八年),胡氏荣茶的创始人胡启陈老先生,凭借着敢为天下先的开拓精神和吃苦耐劳的拼搏精神,千里迢迢南下采茶,再万里北进去运茶,从无到有,逐渐打通了中俄万里茶道,成为这条商道上的一支劲旅。随后几经更迭,如今在第八代传承人胡萍萍的努力下,胡氏荣茶已成为三晋大地茶行业的老字号代表品牌之一。
山西胡氏荣茶健康茶产业有限公司目前是一家集生产、加工、销售、科研、旅游为一体的现代化企业,在山西省茶行业以及消费者中具有广泛的知名度和美誉度,目前在平遥、寿阳、运城等地开设分店。
山西晚报记者 赵晋燕 武佳 许晶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