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8版:小康圆梦

晋中市太谷区任村乡

“国槐走廊”成了“网红公路”村民靠它驶上致富快车道

  •   “这条‘国槐走廊’不仅仅是一条观光路,更是一条生态路、富民路,道路两侧囊括了我们任村乡的种植、养殖、加工等大部分产业。”近日,提起晋中市太谷区任村乡境内一条修建于上世纪70年代的“军民路”,该乡党委书记弓力说,“这是一条带着当地人民走向乡村振兴的‘金光大道’”。
      夏末秋初,行走在这条被当地人称作“军民路”的乡村公路上,仿佛置身于一幅美丽的生态画卷之中,道路两侧郁郁葱葱的国槐在空中交叉生长,形成了一条浓荫蔽日的“国槐走廊”。这条“走廊”沿线产业林立,国家农业产业园任村拱棚园区、郝村葡萄园区、内贾采摘园区、大南湾蔬菜园区、东贾彩椒园区……这条融合了产业、文化、旅游等功能的发展廊带正呼之欲出。
      任村乡乡长白杰说,“在我们任村,产业除了蔬菜、水果、干果外,这条‘走廊’两侧还集聚了温泉小镇、千头牛场、万头猪场、30万只鸡场以及青储饲料场,可以说从这一条廊带就能看到任村的精气神。”
      “大家种的时候注意一下,把小苗挑出来,分开种植,避免造成日后因为生长快慢不同争抢养分的后果,小苗可以专门种一垄,这样效益会更高。”任村乡内贾村村民王晓光有两个草莓大棚,由于一直注重质量,这几年口碑越来越好,他家的生活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还在城里买了房安了家。
      在任村乡的大南湾蔬菜园区,当地村民陈伟承包了13个日光能温室,种植草莓十多年来,品质好、销路好、价钱好,合作社社员每棚的毛收入都在8万以上。“现在种下的草莓,11月份就陆续上市了,能抢一个月好行情,每公斤零售价在120元-150元之间。”今年,陈伟特意打造了一个立体栽培的草莓棚专供游客采摘,“现在‘国槐走廊’已经成了一条‘网红公路’,来采摘的人也特别多。”
      在这条“走廊”沿线的大郭村,有个名为“绿蔬园”胡萝卜基地。该基地利用村内废弃砖厂建起2000吨冷库用于储存胡萝卜,在大郭、河西、河东、王思流转600亩土地种植胡萝卜,年吞吐量一千多万吨。目前,该基地走出了一条“公司+农户+基地+合作社+仓储+批发市场+社区”的产业化模式,带动周边1000多农户共同致富。
      任村乡东贾村是远近闻名的“三晋设施蔬菜第一村”,从2019年开始种植彩椒。经过两年的探索实践,彩椒种植由一年两季变为一年三季,每亩产量达8000公斤,每亩纯收入3.5万元左右。
      最近一段时间,在该村的彩椒基地里,村民张变爱正在剪第三茬彩椒,“前期的价格非常理想”。从3年前开始种植彩椒,这个基地的面积越发展越大,还建了市场和冷库,收购商直接上门,彩椒不出基地就能卖个好价钱。今年秋天,看好彩椒前景的村民砍掉了效益不好的核桃林,自发流转土地扩大园区面积,彩椒已经形成东贾村的一个知名品牌,吸引了四面八方的蔬菜经纪人。
      近年来,任村乡立足太谷区委东部战场功能定位,全乡一盘棋,坚定实施“一唱两打”发展思路,产业围绕旅游转、功能围绕旅游配、结构围绕旅游调,“吃住行游购娱、商养学闲情奇”全要素配套,以田园东谷康谷养生小镇为点,以金色国槐走廊为线,以四季大棚采摘为面,打造了全域农旅新业态,走上了乡村振兴的“快车道”。

      山西晚报记者 张杨 通讯员 阴娜 郭晓云

    分享到:

    过往期刊

    • 第2021-09-06期

    • 第2021-09-03期

    • 第2021-09-02期

    • 第2021-09-01期

    • 第2021-08-31期

    • 第2021-08-30期

    • 第2021-08-27期

    • 第2021-08-26期

    • 第2021-08-25期

    • 第2021-08-24期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