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7日,太原市人大代表联络站工作推进会在杏花岭区召开。据悉,太原市人大代表联络站建设工作实施3年来,全市共建成代表联络站点518个,5290名全国、省、市、县、乡五级人大代表全部编组进站,推动解决事关群众切身利益的民生实事8579件。
在太原,人大代表联络站打通了联系群众的“最后一公里”,成为发挥代表作用、实现代表履职常态化的有效载体、重要平台和基础依托。为进一步发挥人大代表联络站作用,下一步,太原市将推广杏花岭区人大代表联络站建设经验,各县(市、区)将借鉴杏花岭区“智慧人大”的经验做法,积极推进代表联络站利用网络平台微信公众号建立代表与群众的沟通联系,全天候畅通社情民意。
那么,作为经验传授者,杏花岭区有哪些独到之处?9月7日下午,山西晚报记者跟随太原市十县(市、区)人大常委会“观摩团”,实地参观杏花岭区人大代表联络站。一站一亮点,一点一品牌,让家门口找代表,成为人大代表履职模式的创新。
“智慧人大”平台实现“码上说事”
“有问题,找代表;有意见,来联络站。”如今,在太原市杏花岭区,人大代表联络站逐渐成为群众反映诉求的新途径,而群众也逐渐成为代表联络站的“常客”。
走进位于杏花岭区杏花岭街道的人大代表联络站,一面代表风采展示墙上,30张代表照片旁边都附着一个二维码,十分显眼。工作人员指着这个二维码向山西晚报记者介绍:“这是杏花岭区人大常委会结合实际工作,打造的‘智慧人大’平台中的一项功能,可以实现‘群众码上说事’‘人大码上反馈’。”
山西晚报记者用手机扫了其中一张照片上的二维码,就出现了这位人大代表的基本信息、履职情况、建议处理情况等内容。山西晚报记者发现,这个“智慧人大”平台,为每位代表设置了专属的“一人一码”,和“身份证”一样。群众要想找哪位人大代表,不需要关注微信公众号、加代表微信,只需要扫描二维码,便可随时随地找到代表并进行留言,代表会及时收到并进行回复。这不仅拉近了代表与群众的距离,还进一步方便了群众办事。
“自打代表联络站内展示出联系代表的二维码后,不少群众当场就尝试并反映了自己的相关问题。”工作人员介绍,这一“网上联络站”的设立,拓宽了群众向人大代表反映问题的渠道。同时,人大代表通过“网上联络站”履职,可以随时随地查看、回复问题,此举不仅加大了对群众意见的跟踪督办力度,还极大地拓宽了代表履职的时间和空间,激发了代表履职的热情。
通过一个小小的二维码,让人大工作变静态为动态,变被动为主动,变线下定时等待为线上全时接待。目前,杏花岭街道的人大代表联络站,积极搭建代表履职新平台,既给代表开展活动提供了组织阵地,同时与网上开通的“联络站”相辅相成,弥补了人大代表联络站在每月固定日接待选民的不足,将人大代表的职责落实落细。
闭环处置百姓身边事
设立于杏花岭区解放北路9号的巨轮街道富力华庭社区人大代表联络点,有人大联络员、网格员和志愿者组成的“三支队伍”。他们深入社区楼院居民家中,为改善社区环境建言献策,为社区综合整治集智加力。
15名省、市、区人大代表进联络点开展服务,切身融入社区工作中,与网格员、志愿者等人一起组成“服务团队”,辐射富力华庭、胜利桥东、西苑等5个社区共42414人。
人大代表每次进联络点前,联络员会通过居民网格微信群、社区宣传栏告知驻联络点的人大代表信息,以便群众及时反映环境卫生、物业供暖、老旧小区改造等最迫切解决的民生问题。
人大代表通过在一线收集民情民意、开展群众服务、进行帮扶行动、解决矛盾纠纷、接受监督、检验履职成效的“六个一线”工作法,对收到的问题分类处置。比如:个性问题,代表与群众点对点帮扶;反映的共性问题串成线联动解决;涉及多社区多领域的问题,通过街道联络站“问题荟”,相关部门的负责人同来访百姓一起坐下来解决。通过人大代表的监督作用、信访部门的化解手段、职能单位的政策解答,很快就会得到一个闭环的处理结果。及时发现,及时处置,问题不上交,矛盾不激化,辖区群众倍感温暖,纷纷称赞联络点是人大代表与选民的“连心桥”。
今年4月29日晚,胜利桥东一社区有居民反映小区一暖气井盖出现裂缝,容易塌陷引发安全事故。区人大代表潘红斌得知后,当即安排准备工作。巨轮街道人大主任陈洪也到现场实地察看。次日早6时30分,施工人员就赶到现场,对破损井盖进行拆除,平整地面,重新安装新的标准供热井盖,固定牢固,彻底消除了安全隐患。
“人大代表就在我们身边,看得见、找得到!”现下,只要谈起人大代表联络点的工作,附近的居民都竖起大拇指连连点赞。
人大代表们也普遍反映,通过代表联络点帮助群众解决实际困难,实实在在感受到了“人民选我当代表,我当代表为人民”的深刻含义,联系选民多了,调查研究多了,为民代言多了,自己的履职能力得到了很好的锻炼。
富力华庭社区人大代表联络点运行以来,已有90余人次代表接待选民1300余人次。
“零距离”服务 点亮群众“微心愿”
杏花岭区三桥街道人大代表联络站设在桃园区域党群服务中心,附近的居民们已经习惯了每月双周三下午来这里坐坐,将自己的烦心事、身边事向当天负责接待的人大代表反映和咨询。
“社区的老年餐厅能否提供送餐服务?”“有不少路段长期出现拥堵,能否增加临时红绿灯?”……这些建议,都是三桥街道人大代表联络站中代表联系群众收集而来的。辖区居民们到代表联络站反映情况后,事情很快得到了解决。人大代表联络站已经成为群众身边的“传话筒”,也是群众生活中的“心愿屋”。
几天前,三桥街道人大代表联络站依托杏花岭“智慧人大”线上履职平台,面向全体代表推出“群众微心愿代表助圆梦”主题活动。这一消息发出后,短短30分钟,31个来自困难群众及其家庭的微心愿就全部被辖区的人大代表认领完毕。随后,人大代表们根据发布信息,开启了自己圆梦群众微心愿的“旅程”。在圆梦群众微心愿的过程中,人大代表们带着精心准备的新书包、新水杯、学习工具书、课外读物、文具、血压计、煤气灶等物品,敲开居民门、走入百姓家,用实际行动将爱心第一时间送到群众手中。
驻站代表李桦常年帮扶困难大学生,为他们提供助学贷款和就业岗位。李桦代表这次认领的微心愿是帮助一名90岁的独居老人,给她送去帮扶和慰问。他说:“张奶奶的人生经历中有许多值得我学习的地方,与其说是我帮助张奶奶实现她的心愿,不如说是我借此机会向张奶奶取经,学习如何从容地生活。”
驻站代表王晓瑾,一直致力于帮助辖区解决民生难题。在此次的帮扶慰问中,他认领的微心愿是实现高中生小弓的心愿——拥有一个属于自己的行李箱。王晓瑾代表来到小弓家的时候,小弓恰巧去了同学家复习功课。王晓瑾将精心准备的行李箱交给了小弓的母亲,并和小弓电话相约了下次见面的时间。“我们来一场男人与男人之间的谈话,一定可以让你有更大的进步。”王晓瑾说。
类似这样通过人大代表解决的民生事,在三桥街道人大代表联络站还有很多。人大代表联络站充分发挥纽带作用,积极搭建联系服务群众的“连心桥”,让人大代表们向更多有需要的群众送去关爱,让他们感受到社会的温暖。
自2018年太原市杏花岭区建起首个代表联络站,截至目前,杏花岭区在全区11个镇街设置人大代表联络站11个,在社区(村)设立人大代表联络点26个,将402名全国、省、市、区、镇五级人大代表全部编组进站入点到岗,形成了以全国、省、市代表为示范,区、镇代表为主体的五级代表同声发力的组织体系。通过联络站点建设,让广大代表找到了归属感、荣誉感和责任感,让广大选民群众的满意度和幸福感得到了明显提升。正如该区人大代表感慨:“有了代表联络站这一平台,哪个选区选出来的代表就在那个选区去服务居民,代表们倾听的民意、解决的问题都是实打实的。”
山西晚报记者 李飞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