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版:财经

半年报出炉:

山西本土两大城商行“双头竞争”格局初现

  随着山西银行在今年4月下旬以来的重组挂牌,原存的六家城商行被整合至仅剩两家,晋商银行在山西城商行中的龙头地位正在遭遇挑战。如今,山西已形成晋商银行和山西银行两家省级城商银行双头竞争的格局。
  作为山西唯一上市(港股上市)的地方商业银行,近日,晋商银行披露了其截至2021年中期的业绩报告。而早在今年7月28日,全国银行间同业拆借中心官网披露了山西银行第二季度经营情况,这也是这家山西本土城商行挂牌成立仅三个月后首度披露财务及经营状况。相形之下,晋商银行资产规模略高一些,而山西银行的资本充足率相对较高,这也意味着其资产质量相对较好。总体而言,两家城商行目前的发展基本是旗鼓相当。
  A 晋商银行:总资产规模略高
  数据显示,2021年上半年,晋商银行实现营业收入25.62亿元,同比减少1.5%;税前利润同比增长12.8%至8.85亿元,实现归属于本行权益持有人净利润8.82亿元,同比增长13.1%,5年来保持良好增长;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24.14亿元。
  值得注意的是,截至2021年6月30日,晋商银行的总资产由2020年底的2709.44亿元增加7.6%至2915.19亿元,保持持续增长趋势,并再创历年来的新高。不过,与资产对应的总负债,同样出现了相应的增长,截至6月末,该行总负债为2701.69亿元,比上年末增长8.1%。此外,该行存贷款规模也再创新高。其中,发放贷款和垫款净额为1438.14亿元,比上年末增长9.1%;吸收存款则为1924.87亿元,比上年末增长8.9%。
  2021年上半年,晋商银行平均资产回报率为0.63%,比上年同期增长0.03个百分点;平均权益回报率为8.32%,比上年同期增长0.66个百分点;净利差为1.41%,比上年同期下降0.22个百分点;净利息收益率为1.37%,比上年同期下降0.19个百分点。
  今年上半年,晋商银行实现利息净收入16.83亿元,同比增长1.2%。其中,利息收入为50.00亿元,同比增长10.6%;利息支出为33.17亿元,同比增长16.1%。2021年1-6月,晋商银行信用减值损失为8.43亿元,较去年同期的10.54亿元减少20.1%,主要是由于根据风险偏好和投资策略,加大了以摊余成本计量的优质资产的投放。其中,金融投资减值损失为2.25亿元,同比增长371.3%;发放贷款和垫款减值损失为5.27亿元,同比减少36.2%;信贷承诺减值损失为0.87亿元,同比减少48.2%。
  作为全国中小银行合并重组浪潮下的一个缩影,筹建用时仅8个月的山西银行,由原大同银行、原晋城银行、原晋中银行、原长治银行、原阳泉市商业银行这5家山西本土的城商行为基础,采用合并重组的方式设立,原各家银行相关业务、债权债务关系均由山西银行承继,综合排名在全国130家城市商业银行位列30名左右。今年4月20日,银保监会网站的批复显示,同意山西融金兴晋私募投资基金合伙企业(有限合伙)入股山西银行股份有限公司153亿股,持股比例为63.76%。山西融金兴晋私募投资基金合伙企业(有限合伙)由山西省财政厅全资持有的山西金融投资控股集团有限公司控股,持股比例达92.92%。4月27日,该银行完成工商注册登记,4月28日,正式在太原揭牌。
  五家城商行的重组合并,大大增强了山西银行的资本实力,这也是重组目的之一。按照全国银行间同业拆借中心官网披露的数据,截至今年6月末,山西银行资产总额达2776.74亿元,相比于晋商银行总资产规模略低,其负债总额则为2535.51亿元,所有者权益总额241.23亿元,各项贷款余额和存款余额分别为1410.09亿和2059.31亿元。
  
B 山西银行:资本充足率较高
  除了引人关注的资产负债数据,此次山西银行披露的数据还包括了资本充足率。数据显示,截至2021年6月末,该行资本净额为285.34 亿元,资本充足率为17.96%,核心一级资本充足率为14.55%,一级资本充足率为14.55%。而按照银保监会此前的要求,山西银行资本充足率不得低于10.5%,核心一级资本充足率不得低于7.5%,一级资本充足率不得低于8.5%。如今,山西银行的资本充足率已明显高于监管要求。
  一般来说,资本充足率高,银行风险抵抗能力强。不过,山西银行较高的资本充足率背后,是其积极布局发债“补血”。据该行披露,其分别于2017年5月15日,2017年12月27日,2018年12月25日,2019年3月27日,2020年4月21日,在全国银行间债券市场公开发行了总规模36亿元二级资本债券。其中,“17晋城银行二级”与“18晋中银行二级01”规模最大,均为10亿元,利率分别为5%和6%,到期日分别为2027年5月15日和2028年12月25日,另有规模8亿元的“19晋中银行二级01”、规模5亿元的“17大同银行二级”及规模3亿元的“20晋城银行二级01”,利率分别为5.8%、5.5%、5.2%,到期日则分别为2029年3月27日、2027年12月27日和2030年4月21日。
  山西晚报记者了解到,山西银行发行的二级资本债券均为固息品种,期限为5+5年,债券在第5年末附有条件的发行人赎回权。
  相比于山西银行,晋商银行的资本充足率则明显较差。半年报显示,今年上半年,晋商银行的一级资本充足率和核心一级资本充足率下降。截至2021年6月30日,晋商银行资本充足率为11.97%,比上年末上升0.25个百分点;一级资本充足率为10.02%,比上年末下降0.70个百分点;核心一级资本充足率为10.02%,比上年末下降0.70个百分点。
  另外,值得注意的是,晋商银行的逾期贷款及不良贷款仍相对较高。报告显示,2021年上半年,晋商银行的逾期贷款余额增长。截至6月30日,晋商银行逾期贷款金额为56.29亿元,上年末为26.75亿元。其中,逾期3个月以内贷款29.44亿元,逾期3个月以上6个月以内贷款5.46亿元,逾期6个月以上1年以内贷款10.09亿元,逾期1年以上3年以内贷款9.45亿元,逾期3年以上贷款1.86亿元。另外,截至报告期末,晋商银行不良贷款为27.21亿元,较上年末增加2.13亿元,不良贷款率为1.83%,较上年末下降0.01个百分点;拨备覆盖率为193.34%,较上年末下降0.72个百分点。
  而晋商银行2020年的年报显示,截至去年年末,该行不良贷款增加17.1%达到25亿元,按行业划分的贷款及不良贷款分布情况显示,公司贷款中,批发和零售业不良贷款余额、不良贷款率上升最多。2020年年末,该行批发和零售业不良贷款金额为5.97亿元,上年末为3.95亿元;批发和零售业不良贷款率10.17%,上年末为6.62%。该行表示主要是由于受新冠疫情形式影响,批发和零售业等行业部分客户贷款出现劣变,导致不良贷款余额上升较快。
  
C 两家银行势均力敌
  从各方面的表现来看,这两大本土城商银行几乎是势均力敌。
  一度以网点和人员作为制胜法宝的传统银行业,如今正在踏上智能化转型之路,原本遍地开花的各大银行,也正在对物理网点进行大幅瘦身。不过,作为本土城商行的两大银行,人员规模依旧较大。尤其是山西银行,其目前的员工人数超出山西银行业过半数。
  晋商银行半年报显示,截至2021年6月30日,该行员工总数达到4571人,其中30岁及以下员工占33.2%,拥有本科学历或以上的员工占85.9%,其官网资料显示,目前该行对全省11个地级市的网点全覆盖,下辖159家营业网点。山西银行官网资料则显示,其共有员工多达7000余名,分行10家,直属支行2家,各类营业网点389个,遍布全省10个市、23个区、36个县。与此同时,在其开业不到一个月之后,山西银行开启了首次大规模公开招聘。5月22日,该行在其官网发布2021年社会招聘公告,计划对47个岗位进行社会招聘,招聘人数超过65人,除了拟补充资产负债管理岗、渠道运营岗、投资银行部业务管理岗、文秘岗等部分基层岗位外,该次招聘还放出了大量中高层职位,占到了本次招聘岗位数量的一半以上。
  值得注意的是,晋商银行与山西银行如今的高管团队同样有一定的交叉。如今,山西银行的首任董事长高计亮曾在2017年出任晋商银行副行长,今年7月底正式出任晋商银行董事长一职的郝强,曾是高计亮在晋商银行任职副行长时与其搭班子的副行长。此外,山西银行副行长赵富此前同样长期供职于晋商银行,曾相继任晋商银行大同分行行长、太原龙城支行行长、综改示范区支行行长,晋商银行营销总监、机构客户部总经理。
  如今,两家银行业同样面临着一些困境。山西晚报记者了解到,自从2019年7月18日,晋商银行在香港联合交易所上市,上市股价为3.82港元/股。不过,该行并没能逃过大多数港股市场上中小银行“出道即巅峰”的魔咒,上市之后,其股价便开始下行。截至9月7日下午15时,晋商银行股价报1.58港元/股,较上市股价跌幅近六成。而晋商银行旗下的晋商消费金融更是负面不断。新成立的山西银行,各岗位的人员安排及原五大城商行的系统整合仍在进行中。
  山西晚报记者了解到,在由国内产业咨询服务机构中商产业研究院发布的“2021年上半年中国城市商业银行排行榜TOP100”中,山西银行排名第36位,晋商银行排名第41位。

山西晚报记者 张珍

分享到:

过往期刊

  • 第2021-09-07期

  • 第2021-09-06期

  • 第2021-09-03期

  • 第2021-09-02期

  • 第2021-09-01期

  • 第2021-08-31期

  • 第2021-08-30期

  • 第2021-08-27期

  • 第2021-08-26期

  • 第2021-08-25期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