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齐风歌》陈希云著
作家出版社
该书以恢弘的构架,细腻优美的文学笔触,书写了那个特定历史阶段扣人心弦的人物故事,将数十个地位悬殊、形态各异的帝王将相、平民男女,放在那一特定历史时期的广阔舞台上。《齐风歌》选取齐国历史上最为辉煌的时段,浓墨重彩演绎书写,人、事、情、景既动人心弦,其思想精神又契合当今时代脉搏,满满的正能量,是一部以文学形式反映春秋齐国兴国图强的作品。
朋友,只需用心你就会听到这方土地上,其城乡四野和淄河的风中,有两首诞自上古春秋之世的姊妹歌——《齐风之歌》与《齐韶之歌》,数千载至今还在浩浩然、悠悠然地流淌着,永在回响不息。
是的,脚下便是那一方濒临淄水的乡土——古老、厚重,丰饶而又美丽的齐都大地。你伏下身去,紧贴住它那黄色或是褐色的泥土,会听到来自地下深处的回响:那恍惚莫辨的,或是远古先祖披荆拓荒的喘息……那依稀可辨的,当是舜帝躬耕、明德治世的韶乐,是始祖太公建国筑城的夯声……那黄钟大吕的,则莫过于桓公之世兴国创霸的轮鸣和会盟诸侯的盛况……种种一切的地下回响,皆属这一方土地的脉动,这一方土地的赐予。
这回响无处不在,甚至你无须伏身,只需于走坐间属意聆听,就会听到这无处不在和无时不有的回响。须知这回响既属于这一方土地,也同属于这地上的时空,既能回响在地下,也一样流淌在它的城乡四野,淄河、牛山四季的风中。它便是这一方土地的乡音土韵。承载了这乡音土韵的,便是这土地上面弥漫于四野,流贯了古今的齐之风。
歌咏这齐风的有一首歌,自名为《齐风之歌》。其歌曰:
风来自东,春日载阳,牛山始媚,淄流始畅。
有鸣黄莺,于柳于杨,有女如玉,遵彼微行。
清扬婉兮,援采柔桑,婉兮清扬,彼美孟姜。
南风其熏,夏木欣长,牛山如璧,淄水如泱。
有灿麦浪,在原在冈,有匪君子,如圭如璋。
维其有德,民之甘棠,万众归心,国运无疆。
金风其爽,秋禾其香,牛山苍苍,淄水汤汤。
瞻彼田父,刈彼南冈,有妇挈子,簸谷扬场。
嗟尔远人,载驱载望,宁不怀归,父母之邦。
北风其烈,冬雪其扬,牛山为皑,淄水为僵。
有明篝火,映室映堂,有啼新婴,吉庆以降。
如松如竹,家兴人旺,乃歌乃舞,国之永昌。
据悉,此歌的编创者乃是齐国僖、襄之世的一位宫廷大乐师,其旨盖借泱泱齐风,托天地之韵,发美政之音,以寄家国之梦的。闻此歌者,信然不疑。
还有,你知道的,这方土地的乡音土韵有一极其唯美的称谓,叫作齐风韶韵。齐风泱泱,何味何响,前已有述,韶韵之称盖来自史迁所传“子在齐闻韶,三月不知肉味”的一段美谈。据悉孔子闻韶处紧临淄水,那美如天籁的齐韶之音随之汇入淄水河谷那流荡不息的风中,流荡飘飞,其声遂远,美音酝酿,兹韵愈醇。如此,这齐风承载的齐韶之韵,绵延千载而流淌不绝。如此,我们今日之所聆,为夫子当年那韶韵的遗绪,应当不是问题。
却是这里生出了问题。如问:这“尽美矣又尽善也”的齐韶,究是何时由古韶脱胎为齐韶的?那位贡献最著的编创者又系何人呢?这便漫漶难考。几经辗转,多方搜寻,谢天谢地,我们总算于齐襄乱世寻到了其人踪迹,当然,还有他钩沉编创出的齐韶之乐。原来他与前录《齐风之歌》的作者同属一人,为春秋之世一代音乐宗师太师弘。太师弘其人卓然,其气浩然,其乐至弘,其歌至美,而终不免身世悲惨。今且不言其事,先来看他的《齐韶之歌》,其歌曰:
盘古开辟兮,黄祖于今,天下明德兮,始自大舜。
舜之为人兮,至孝至仁,受禅理政兮,唯谨唯勤。
乃慎乃敬兮,以身是则,以身是则兮,百官谐信。
洪水滔天兮,浩浩襄陵,生民其忧兮,伯禹受命。
新婚四日兮,十载于外,三过其门兮,劬劳以奉。
开山通泽兮,九川入海,九川入海兮,九州以定。
弃主稷麦兮,百谷率育,益主山泽兮,山泽得辟。
伯夷主礼兮,上下咸让,皋陶为士兮,刑狱以实。
契为司徒兮,百姓亲和,百姓亲和兮,远人以至。
东临大海兮,西至流沙,九州一体兮,四海会同。
赐土赐姓兮,官民和乐,万国为治兮,舜德大明。
箫韶九成兮,有凤来仪,有凤来仪兮,以颂太平。
此乃弘大乐师所编齐韶乐舞的配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