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0年朝鲜战争爆发后,就不断派飞机轰炸骚扰我国东北地区,我的家乡尽管在辽宁西部山区,也未能幸免。那时我已经十二岁,在山上砍柴时经常能看到敌机低飞盘旋,有时能看清从舱门向下张望的人,大鼻子、大胡子,怪吓人的。每逢这时我和小伙伴们就赶紧躲进草窠子里,害怕他们投弹射击。后来听说解放军的高炮阵地越来越多,只要有敌机进来,所到之处频频有炮弹升空,我们就欢呼雀跃为那一朵朵炸开的白色烟团鼓掌喝彩。
有一次,我们看到了美机被击落的全过程。当时我们正在山头上砍柴,猛地听得“咚咚咚咚咚”的连续炮弹炸响,抬头循声望向东南。我们盼望已久的奇迹出现了,在一串白色烟团中间只见一架敌机起火冒烟,拖着浓黑的长尾巴一头扎进群山中,顿时火光冲天,随着传来一声震天动地的爆炸巨响。我们欢呼、歌唱,小小的山头成了我们庆祝击落敌机胜利的舞台,村里的大人们听到这么大的动静,也都跑上山来,与我们一同欢呼。只是他们没有看到激动人心的一幕,于是央求我们这些娃娃给他们讲了一遍又一遍。
中国人民志愿军抗美援朝,在国内尤其是临近朝鲜的我的家乡辽宁地区的老百姓就担负着各种各样的支前任务,我记得比较清楚并亲自参与的一项就是做炒面。当时我正上小学四年级,学校要求我们积极参加支前活动,我们小学生就分为几个小组,有的帮磨面,有的帮运输,我的任务是帮烧火做炒面。大锅里倒进刚磨回来的高粱米面和小米面,三四个大人在锅边不停地用铁锨翻动,翻慢点锅里的面就会焦糊,影响炒面质量。我们几个小孩就在灶坑前紧忙活,有的到外边往屋里抱柴火,有的往灶里添柴,有的拿毛巾随时给锅边的大人擦汗。因为任务紧,运送炒面的大车就在村中等着,每满一车就立即送往远在二十里开外的沈家台。那一夜仅我们那口锅就完成炒面三百多斤,累得我们几个娃娃腰酸腿疼,但谁也没松套,一直坚持干到第二天天明任务完成,我们都觉得为抗美援朝尽了一份力,苦点累点也高兴。
1950年的10月,为宣传抗美援朝保家卫国的正义战争,学校将在动员大会上的演讲任务交给了我,当时我激动地几夜睡不好,干脆就连夜点灯熬油写讲稿。老师给我找来了《辽西日报》《新农村》等各种报纸杂志,听老师给我讲宣传材料,我用三个夜晚,终于写完了5页32 开白纸的讲话稿,现在想来怎么也有两三千字。经过老师的修改加工,很快获得了通过。我又用了两三天时间将讲稿背得滚瓜烂熟。到了开大会的那天,大人们讲过之后,我在震天的口号声中,站在舞台上进行了慷慨激昂有理有力的演讲,其间多次被热烈的鼓掌声打断,效果非常好。我后来在学校和工作单位也曾作过多次演讲,获奖也不下十几次,但是我觉得都没有我的第一次演讲那么精彩,那么印象深刻,那么难以忘怀。
韩长绵(孝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