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41年8月,林则徐被革去官职,流放伊犁。魏源在江苏镇江等候老友,这可能是他们的最后一次见面。林则徐带来了在广州收集翻译的《四洲志》《澳门月刊》《粤东奏稿》等资料,希望魏源撰编《海国图志》。
望着天边的一抹晚霞,林则徐对魏源说:“古人说夕阳西下几时回,又说人生何处不相逢,但愿能再次相会,到时能看到成书。”看着老友憔悴的脸庞和期待的眼神,魏源坚定地说:“我一定赶在暮气到来前编成此书。”
林则徐知道,魏源16岁时就中了秀才,可后来屡考不中,长期给人当幕僚,要是换了一般人,早就暮气沉沉了,而眼前的魏源,让人看到的是信心和勇气。
“书一日不成,寝食一日难安”,为了兑现对老友的承诺,魏源呕心沥血,两年后《海国图志》正式成书。该书系统地介绍了西方各国的地理、历史、政治、经济状况和先进的科学技术,所记的内容都是国人闻所未闻,最初为50卷本。在书里,魏源提出了著名的“师夷长技以制夷”的强国思想。
暮气迟迟未到,又过了两年,50岁的魏源又一鼓作气考中了进士,之后在江苏为官期间,他体察民情、改革盐政、筑堤治水,深受百姓爱戴。纵观魏源的人生,这暮气似乎从未到来。
□俞继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