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7版:人物志

乡村医生宋其娥:免费开药方 鼓励讲卫生

  •   “宋医生,谢谢你,多亏你的免费药方,我的肠胃病好多了。”11月7日,平顺县龙溪镇杨威村,退休医生宋其娥家中,60岁的村民杨能章专门前来道谢。此时的宋其娥家中,还坐着5名等着看病的村民。“虽然我年近70岁,身体大不如前了,但免费帮病人开药方我还是能胜任的。看到病人不再受病痛折磨了,我也倍感欣慰。”宋其娥说。
      宋其娥家中,每天有不少群众前来找她把脉看病,她免费给病人开具中药处方,备受当地群众的尊敬。
      1969年,部队派驻部分医生进驻杨威村,为农村培养卫生人才,出生于1952年的宋其娥被派驻专家看中选入学习班。她如饥似渴地学习,逐渐成为守护全村1000多人身体健康的医生。
      上世纪六七十年代,农村医疗保健机制还不健全,每到疫苗接种时节,宋其娥每天都要走20多里路到镇卫生院领取糖丸,回村后再挨家挨户给娃娃们喂到嘴里。那时没有冰柜,但是疫苗必须当天服用,她经常点着马灯连夜送到娃娃们家里。
      宋其娥一趟趟不辞辛苦的奔波,不仅让村里的孩子成功接种了疫苗,也赢得了乡亲们的信任和尊敬。王家老人感冒了,张家孩子发烧了,都要找她去瞧一瞧。为方便更多人前来治病,宋其娥腾出自家的一间屋子当村卫生室,没有药柜,就用纸箱装药;没有病床,就自己找木匠打床。卫生室建起来了,宋其娥也更忙碌了。
      只有初中文化的宋其娥知道自己的知识远远不够,就利用晚上空余时间自我“充电”,学习基层医生的各类医学书籍,遇到难题就向大医院的资深医师、专家虚心请教,还积极参加专业知识培训。
      离她家十里开外的村子上有一名孕妇,临产前宋其娥医生给她检查时发现“胎位不正—臀位”,坚决让她到医院生产,可产妇因为家里穷,始终没有到大医院。开始腹痛时,产妇的丈夫请宋其娥,她执拗不过,只好背起产包赶过去。持续近20个小时的第一产程后,孩子准备降生,但臀位实在不好处理,宋其娥看到产妇这个贫穷的家又心痛不已,耐心指导产妇将孩子安全生出来,直到胎盘正常剥离后,她才长舒一口气。
      高尚的医德,是做一个好医生的根基。凡前来看病的村民,宋其娥不但在药品费用上减收,还从不收出诊费,有时还倒贴。5.8元、10元……翻开宋其娥的处方签,即便现在,开出的最贵的一服中药不超过40元。
      宋其娥自从在村里担任乡村医生后,又被选进村委班子,担任妇女主任、村委副主任等职务,其间,她抓紧一切机会向村民进行健康教育知识宣传,宣传党的政策、方针、路线,鼓励大家讲卫生。在她的努力下,全村的传染病发病率大幅度下降,在全镇起到了表率作用,屡次受到上级部门的表彰。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实行以来,宋其娥更注重于慢性病疾患的随访服务工作,不厌其烦地讲解各种慢性病知识的预防和治疗,及时制定个性化健康教育方案,随时调整个人治疗方案,在脱贫攻坚期间,积极鼓励患者办理慢性病证,解决疾病的后期治疗。
      干一行爱一行,专一行精一行。宋其娥把这句座右铭牢记在心,时刻提醒自己始终在岗位上保持初心,不忘为人民服务的使命。

    山西晚报记者 张文举 通讯员 秦风明

    分享到:

    过往期刊

    • 第2021-11-09期

    • 第2021-11-08期

    • 第2021-11-05期

    • 第2021-11-04期

    • 第2021-11-03期

    • 第2021-11-02期

    • 第2021-11-01期

    • 第2021-10-29期

    • 第2021-10-28期

    • 第2021-10-27期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