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3版:记者蹲点

壶关:“口袋公园”扮靓城市街角

  •   荒地变景观,转角遇见绿。今年以来,壶关县把“口袋公园”规划建设作为城建工作的“重头戏”,聚焦提升城市功能、环境、文化、服务“四个品质”,将利用拆迁腾退地、边角地、废弃地、闲置地和现有小游园、微绿地,新建改建“口袋公园”11个,为县城居民打造一处处静谧、舒适、可观、可歇的活动空间。
      阳光小学门口两侧,就有这样的一处“口袋公园”。公园占地面积约1418平方米,在保留原有部分乔木的基础上,增加植物景观层次,并设置廊架、坐凳等便民景观设施。干净整洁的休闲步道、造型优美的休憩长椅……不仅给接送孩子的家长带来了方便,也缓解了学校周围交通压力,更是成为周边居民休憩遛弯的好去处。居民杨开风说道,“今年建的这些小公园挺好,孩子们放了学在这玩,挺安全,我们家长也放心。”
      县委西侧,拆迁后腾退的空地“摇身一变”成了“口袋公园”。因地制宜,规划停车位,中间道路设置单行线,并在绿地中央增设围栏、绿化带、休闲石桌、石凳,不仅缓解了周边群众“停车难”问题,也让县城居民又多了一处活动休闲的小广场。“我孙女就在旁边实验小学上学,以前接送时这儿啥也没有,除了堵车就是堵车。现在可好了,走累了就坐在凳子上歇歇,天气好也能在这晒晒太阳、打打扑克,太惬意了。”家住附近的居民郭会清高兴地说道。
      “下一步,建设‘口袋公园’11个,从小微处精心打造独具特色的城市空间,给居民创造‘绿在城中、人在景中’的惬意生活,全方位提升县城品位和品质,把我们壶关县城打造成为生态循环更趋完善的生态旅游新城。”县市容环境和园林绿化管护中心主任赵红介绍道。
      “口袋公园”的建设,不仅美化了城市空间,更有效提升了群众的幸福感。但在一些公园,破坏公共设施、破坏公共绿化的不文明行为也时有发生。公共设施服务于民,理应得到人们的细心呵护,损坏公共设施的行为不仅会让城市形象大打折扣,也会影响广大群众正常使用。

      山西晚报记者 张文举 通讯员 秦风明 王晓燕

    分享到:

    过往期刊

    • 第2021-11-22期

    • 第2021-11-19期

    • 第2021-11-18期

    • 第2021-11-17期

    • 第2021-11-16期

    • 第2021-11-15期

    • 第2021-11-12期

    • 第2021-11-11期

    • 第2021-11-10期

    • 第2021-11-09期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