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版:子夜

今非昔比风峪沟

  今年的国庆,淅淅沥沥的雨一直下个不停。终于等到雨停了,我立刻带着从外地回家的儿子奔向我的娘家——国家历史文化名村、太原市晋源区店头村,我要带他看看今日的风峪沟!
  刚到山口,漫山遍野的红叶就娇艳地迎着我们。左右山坡上,一层一层的梯田栽满了松树、柏树、杨树,深沉的黄栌、绛红的枫叶,深浅相间、错落有致,真是满山红遍,层林尽染,片片秋意浓浓,处处诗情画意,店头,想不到你是这么的美!
  我们将车停在村子中间,沿着河岸堤坝向村西走去,那是风峪河的水流聚集处。雨停了不到两天的时间,我发现河川里的水并没有大雨过后的迹象,儿时如果是雨后,水是浑浊的。而如今,我却看到了有生以来在店头最清的水!这是一个根本性的质变!还令我惊喜的是,河川里看不到冲下来的石头,这让我明白:山林绿化已经见到成效,植被好起来了!
  小的时候,每逢大雨过后,河川里就会布满大小不等的石头,甚至没下雨,也有因后山的雨水发洪水的情况。洪水过后,晋源周围村子里的人就来捡石头,先把有用的放在一个地方集中起来,再用车辆把它们拉回去,准备盖房做地基用。而今天,河川里根本就没有几块石头,更没有大块石头。
  过去,我家房后的山坡上,虽有梯田也长不成庄稼,只有些荆条、马茹之类的植物,除了烧火,无任何功用。今天,所有梯田已退耕还林遍植树木。向村子各个位置望去,绿的树、红的叶、黄的草,各种颜色的植物看得见数不清,漫山遍野,真的让人心旷神怡,心情振奋!
  我记忆中的店头可不是这样的。上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因风峪沟内遍有煤矿、石膏、青石,所以这里的八个村,村村有煤矿,村办、镇办、个体办的煤矿有20多座,坑口达29个之多,年产量高达到百万吨,每天仅进出风峪沟的运煤车辆就有近3000辆。这里还有石膏场、片石场、石料厂、白灰窑等。不说开山炸石溅起的飞物,也不说山路的尘土飞扬,仅煤车抛洒在道路左右的煤屑,高度就达一尺有余。路边的树叶上只能看到一层煤屑,树是灰色的。大马路就在村边,家家户户的院子里、房檐上、窗户棱边上,看得见的都是煤屑、土屑。当时风峪沟的老百姓是比过去有些钱了,然而,天空是灰暗的,空气是浑浊的,山越来越烂、越来越空,河流也干涸了。
  我们村在风峪河边上。河面最窄处不过30米,波浪不宽,但风险很大。此处是风峪河的上游,即程家峪河、黄冶河、王家庄河三条河的汇合地。记忆里的大雨之际,洪水似猛兽般冲击而下,百十斤重的石头随洪水奔腾向前,我曾亲眼看着拖拉机被洪水冲走,谁能奈何?洪水在院墙底下肆虐时,听着洪水咆哮着冲下来,声音震耳欲聋,曾经有几次感觉院子也在颤抖。直至今天,下雨时间一长,听到外面的雨声,我就莫名地不安,甚至恐慌。难道不是幼时下雨留下的阴影在作祟?
  历史不再,今天我是观赏者!
  和儿子继续前进,到了我的母校——黄冶小学旧址——龙王头。向左可以平视王家庄村北山的一切,向右可以仰视黄冶河南山的大部。王家庄北山的绿化已经告一段落,树木虽没有成荫,却是成规模地成长,梯田连着梯田,一山又一山地栽满了各色树木。我看到黄冶南山还在作业,有挖掘机在吼着挖坚硬的青石,它要将大块的石头山推成一层一层的梯田。也有高大的吊机吊着树苗来回移动,被地面的人指挥着将树苗放置在挖好的位置。附近山下凹凸不平的路上有汽车载着满车的树苗喘着粗气爬到山根底下,再换小型车将树苗送到山坡上,等它茁壮地长起来,就会成为村子的守护者。
  我们进入村子,沿着主干道巡视一番,村子周围绿意油油、溪水潺潺、灌木丛丛。沿村子外的路向纵深前行,周围都是林木,儿子说:“林子的泥土夹杂着清新的气味,这里真是个静谧的山谷!”
  今天的风峪沟真的是越来越漂亮!尽管风峪沟的百姓不住在旧址,但是,那里是根,是风峪沟百姓不可离弃之地!

□王变花

分享到:

过往期刊

  • 第2021-11-22期

  • 第2021-11-19期

  • 第2021-11-18期

  • 第2021-11-17期

  • 第2021-11-16期

  • 第2021-11-15期

  • 第2021-11-12期

  • 第2021-11-11期

  • 第2021-11-10期

  • 第2021-11-09期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