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晚报讯(记者 薛建英 通讯员 张军军)“老师,毛线怎么能编成围巾?”“老师,漂亮的中国结是怎么编织好的呢?”“老师,我想编一双拖鞋送给妈妈!”……11月24日,在吕梁市离石区实验幼儿园的“编织”兴趣课堂上,园长高芹被一群稚嫩的孩子们围了起来。
“我国的传统民间艺术博大精深。为吸引孩子们的注意力,我们追随孩子们的兴趣,将编织、彩绘、剪纸、青花瓷、扎染等民间艺术课程引进课堂,启蒙孩子们的乐趣。”高芹说。
高芹介绍,民间艺术活动更多的是审美能力的培养。为给孩子营造视觉上的审美感,幼儿园将民间艺术融入环境中,如楼道的公共环境、班级内的主题墙、区域角(表演区、美工区),甚至于区域材料的设计等,都不同程度地融入了民间艺术元素。而园内开设的民间艺术展览馆,展出了幼儿的手工创作作品,深受大家喜爱。
近年来,为了发掘幼儿的艺术潜能,离石区实验幼儿园结合幼儿的年龄特点和生活经验,将一些简单的民间艺术内容和形式融入艺术课程。如今,已确定了编织、窗格、扎染、彩绘、剪纸、水墨画、青花瓷等民间艺术教育课程。每年元旦、春节等假日,幼儿园还会组织“民俗一条街”活动,让孩子们身临其境感受热闹祥和喜庆的民间活动氛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