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来,平定县公安局主动聚焦县委县政府“勇当排头,干在实处,全方位推进平定高质量发展”总体目标,紧扣新时代公安工作“六个必须坚持”基本要求,持续深化警务机制改革,着力夯实平安建设根基,全力以赴战疫情、防风险、保安全、护稳定,在全面推动新时代平定公安工作高质量发展,推进队伍建设打造公安铁军等方面,做出了一系列卓有成效的努力。
1-9月份,全局立刑事案件722起,破案416起,立案数同比下降9.3%,破案率同比上升7.2%,打击处理399人;共受理治安案件1457起,查处1251起,其中调解523起,查处率41.8%,共打击处理违法嫌疑人831人,整体工作有力有序推进。
近年来,平定县公安局始终把政治建警摆在所有工作的最前端,引导全警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同时始终把防范政治安全风险摆在重要位置,深入开展“反制”“铸墙”“净土”“攻心”“清网”“反恐”六大工程,坚定维护国家政治安全、制度安全、意识形态安全。服务实战、合成作战,推进情指勤舆“一体化”,全面提升指挥作战能力。主动从“一室四专班”组建、“1+N”会商研判机制上探索创新,推行多侦联动“大打击”,全面提升攻坚破案能力。实行“十天一调度、每天一排名”制度,因地制宜地开展黑拐枪、黄赌毒、盗抢骗、食药环等专项打击工作,形成多警同步、多侦联动“抓案破案”工作氛围。推动防控体系“智能化”,全面提升科技应用能力,全力打造“圈层查控、单元防控、要素管控”社会治理新格局。坚持法治思想“强执行”,全面提升规范执法能力。打造民生警务“新品牌”,全面提升便民服务能力。打好教育整顿“持久战”,全面提升队伍素质能力。
狠抓“民心工程”我为群众办实事
想群众之所想,急群众之所急,解群众之所困,切实把实事办好,把好事办实。平定县公安局坚持把“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作为“民心工程”,从讲政治、顾大局的高度来抓,做到请群众参与、受群众监督、由群众评价。积极推行便民利企措施35条,真心实意打通群众“最后一公里”。
户籍是派出所的一面镜子,2021年,平定县公安局以“服务第一、质量第一、群众满意第一”为目标,强化证件受理工作,实行首问责任制、一次性告知制、限时办结制度等,不断延伸服务触角,积极开展预约服务、网上咨询等服务,方便办事群众,极大地提高了工作效率。
与此同时,平定县公安局还积极开展了进机关、进企业、进社区、进村庄、进学校“五进”活动,群圈“裂变式”、五进“入户式”、警校“互动式”、网红“直播式”、公交“流动式”、平台“关注式”、社区“网格式”多层面、多范围、多角度、全覆盖反诈宣传模式全面推开,印发宣传手册7万份、承诺书36万份、告知书35万份、一封信35万份、18个凡是30万份。目前,共发放宣传资料85356份、发放《致全市人民的一封信》79745份、累计签订个人承诺书74246份、累计签订企业承诺书673份。“五进”活动开展以来,全县公安机关共集中走访群众1200余人次,走访各类机关、企事业单位483家,收集起社情民意376条,化解矛盾纠纷204个,排除安全隐患104个,开展教育宣传831次,提供便民服务3093次。
“净网”攻坚防范电信诈骗在行动
近年来,平定县发生的电信网络诈骗案多是通过网络、电话和银行卡进行非接触式诈骗,普遍存在隐蔽性强、涉及地域广、侦查难、打击难、取证难、无规律可循等特点,所有的搜查、调查、对抗都隐藏在一串串乏味的数据背后。
“云剑-2021”“断卡”系列专项行动开展以来,平定县公安局认真贯彻落实省厅、市局打击电信网络诈骗犯罪工作“抓金主、端窝点、打平台、端资金”部署要求,在开展“全警打电诈、全民防电诈、全社会反电诈”工作的同时,重点对损失较大的部、省督案件开展集中攻坚行动,组织集群战役,实施全链条打击。
尤其是今年“8·23”部督特大跨省电信网络诈骗案,专案组抽调市县90余名精干警力,全体干警勠力同心、日夜鏖战,辗转千里、寻迹追踪,在重庆警方的鼎力支持协助下,成功破获涉案金额达142余万元的“8·23”部督特大跨省电信网络诈骗案,抓获犯罪嫌疑人29人,当场扣押银行卡90余张、手机40余部、POS机2台、U盾3个,一举捣毁以黎某、苗某龙为首盘踞在重庆市的特大电信网络诈骗窝点,打响了平定公安“断卡”行动第一枪。
电信网络新型违法犯罪是可防性犯罪,防范是压降发案的治本之策,要持续在精准防范上求突破,首要任务就是深入推进安装“国家反诈中心”APP和关注“国家反诈中心”官方政务号的工作,全面铸就反诈“金钟罩”,努力实现“全警反诈、全民反诈、平定无诈”的目标。全警动员、全力以赴,一天一统计,一天一排名,截至2021年10月31日,全县已完成常住人口40%的安装数目标任务。强基固本保持高压双管齐下,有力地震慑了犯罪分子。
打好抗疫“阻击战”织牢“防疫网”
作为山西“东大门”和进京“咽喉”要道的京昆高速郝家庄公安检查站,在疫情防控工作中任务艰巨、责任重大。尤其是涉及与河北接壤的村庄,如岔口、东回、娘子关等,提前谋划、尽早入手,积极了解辖区人员的活动轨迹,及时发现问题、及时报告,切实筑牢疫情防控防线。
当前疫情防控形势依然严峻,平定县公安局充分认识到当前疫情防控形势的复杂性、严峻性,要求全员做到措施到位、纪律严明、思想警觉、行动敏捷,全力推动各项疫情防控措施以及安保管控措施落实落地。要求全员树牢“一稳皆稳、一失皆失”理念,绷紧思想安全弦,拧紧责任螺丝钉,本着对人民群众高度负责的态度,从严把牢关口,从细筑牢防线,不折不扣做好外防输入“阻击战”,内防反弹“保卫战”疫情防控工作。切实做到守土有责、守土担责、守土履责、守土尽责。全面执行局领导包点联系检疫点,全力做到检疫工作无盲点无盲区。在全力确保民警、辅警的自身安全的前提下,强化整体防控。确保队伍以高昂的战斗士气、良好的精神状态、最佳的工作方式投入到疫情防控战斗,全力打好疫情防控阻击战,全力守好山西“东大门”。
“三零”创建开辟“枫桥经验”试验田
冠山派出所位于平定县城中心,是全国公安一级派出所,现有民警50人,其中正式民警13人、工人2人、户口协管员3人、辅警32人。辖区面积31.8平方公里,设城里、西关、南关、东关四个社区警务室,管辖15个村、9个社区,有常住人口28151户65602人,机关团体事业单位105家,商业网点5400余家,“九小场所”135家,中小学幼儿园40家,大型汽车站1个。2015年,冠山派出所被省公安厅授予“全省抗战胜利70周年纪念活动安全保卫突出集体”,先后多次荣立集体三等功等荣誉。
“三零”创建活动以来,冠山派出所严格贯彻落实“矛盾不上交、平安不出事、服务不缺位”的新时代枫桥精神,聚焦“发案少、秩序好、社会稳定、群众满意”工作目标,以“三零”单位创建为着力点,以防范化解重大风险为突破点,注重关口前移、重心下移、源头治理,积极探索“五色预警+公调对接”新型民间纠纷调处化解机制,逐步摸索总结出“一张笑脸相迎,一把椅子请座,一番耐心倾听,一条法律引用,一次结果评估,一份协议签订”的“六个一调解法”,大力推进社会治理和警务创新,最大限度把矛盾纠纷化解在基层,最大限度把风险隐患防范在初始,全时空守护平安、零距离服务群众,确保全县中心区域社会大局安全稳定。2021年以来,处置萌芽状态苗头隐患32件;化解各类矛盾纠纷357起,其中家庭纠纷53起,经济纠纷55起,邻里纠纷27起,房屋纠纷6起,宅基地纠纷1起,劳务纠纷6起,物业纠纷2起,其他纠纷207起。
通过健全“公调对接”新机制,“多元化”调处矛盾纠纷。一是冠山派出所积极吸纳社会力量参与治安防控,组建专职、特邀、志愿者”三支调解队伍,推行“事前预知预防、事发源头化解、事中多元调处、事后跟踪随访”的矛盾纠纷“四级化解模式”,调动民力“攥指成拳”,凝聚起社会管理“大合力”“大能量”。二是树立“家事和”系列品牌。通过建立落实警民联调机制,针对一些疑难复杂的纠纷案件,派出所积极邀请群众代表共同参与,由社区民警、专职人民调解员、法律服务工作者、婚姻家庭咨询师等专业人员组成平定县“家事和”服务中心,多元化调处化解,有效化解矛盾纠纷,为派出所减负增能。三是打造“特色”调解工作室。2018年8月8日,在冠山派出所的积极参与下,全市首个以个人名义挂牌运行的“老窦调解室”在冠山派出所城里辖区正式成立。“老窦调解室”自成立以来,已成功调处各类疑难纠纷110起,调解成功率达98%,“老窦调解室”的口碑被争相宣传。
通过聚焦问题、把握关键,内部挖潜、外部借力,群防群治、聚力创安,冠山派出所建立了“三级联动”预防机制,坚持警民警企“联动互动”,盘活了社会治理“一盘棋”,全面升级了社会综合治理能力。一身藏蓝的警服,一面飘扬的旗帜,带着情怀,进万家门,知万家情。“五色预警+公调对接”新型民间纠纷调处化解机制,为“枫桥派出所”创建、“三零”创建等工作开辟了新路径、树立了新标杆、打造了新样板。
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忠诚担当、砥砺奋进,坚决履行好党和人民赋予的新时代职责使命,守护好一方平安、保护好一方群众、服务好一方发展,平定县公安局为平定创平安,为平定高质量发展保驾护航,平安平定,平定公安!
山西晚报记者 温丽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