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晚报讯(记者 范璐)24日晚,第四届中国歌剧节的线上展播,迎来了山西的民族歌剧《三把锁》。该剧原定10月30日、31日在淄博大剧院上演,但因疫情原因改成线上展播。虽然这是特殊时期的无奈选择,但这种形式却使得更多观众有机会欣赏到这部来自山西省歌舞剧院的诚意之作。作为唯一代表山西参加此次中国歌剧节的作品,《三把锁》的上演引发不小的关注,包括世界教科文卫专家成员、中国歌剧研究会、中国音乐剧研究会会员的著名音乐人韩万斋等业界人士,在看完演出的第一时间对这部作品给予充分肯定和中肯评价。
中国歌剧节是我国歌剧领域的国家级艺术盛会,每三年举办一次,从2011年起先后在福建、湖北、江苏举办过三届,第四届由文化和旅游部、山东省人民政府联合主办,本届歌剧节的前半程为线下展演,后半程不得不改为线上。
《三把锁》是山西省歌舞剧院完全依靠自身力量打造的一部表现新时代、新农村、新生活、新矛盾和农民追求新梦想的现实题材舞台艺术作品,先后荣获国家艺术基金2019年度舞台艺术创作资助项目和文化和旅游部2019年中国民族歌剧传承发展工程重点扶持剧目,并于2021年9月成功入选第四届中国歌剧节。
这部作品的主创团队全部吸纳本土优秀人才,该剧由山西省歌舞剧院院长、国家一级导演刘波、山西省歌舞剧院国家一级导演侯建军担任导演,剧作家孟恭才担任剧本创意统筹,山西省歌舞剧院著名歌唱家、国家一级演员刘亚男担任声乐指导,青年作家朱伊文担任第一编剧,作曲家张伟担任作曲,青年歌唱家高旭丽、乔佳、段佳灵、白雪剑、梁鹏等担任主演,山西省歌舞剧院民族乐团伴奏。
《三把锁》以脱贫攻坚为大背景,由山西省几个贫困村的故事和几个第一书记的事迹创作改编而成。全剧共分六场,讲述了某厅技术员刘梦洁到父亲曾经插队的龙泉村担任驻村第一书记,开展精准扶贫的故事。进村第一天,刘梦洁受到了冷遇,更让她纠心的是村里唯一一口机井被村民锁了三把锁。谁上的锁?为什么上锁?怎样尽快打开这些锁?一连串棘手的难题摆在了她的面前。面对酗酒耍赖的王二蛋、多情善良的阎彩彩、冷嘲热讽的钱公道、不敢担当的李有志以及企盼脱贫致富却精神不振的群众,让她深刻地认识到锁住龙泉村的不仅是三把井锁,更是隐藏其后无数把沉重的心锁。经过艰苦曲折的努力,她克服重重困难,化解个个纠纷,最终打开了村里的三把井锁,解开了五百户村民的心锁,开启了龙泉村脱贫致富的金锁,开始走进摆脱困境、唤醒精神、全面发展的新时代。
11月24日19时30分,《三把锁》准时亮相第四届中国歌剧节线上展播。山东省文化和旅游厅的“好客山东”新媒体直播矩阵,以及大众网·海报新闻客户端、齐鲁壹点APP、山东商报·速豹新闻等平台进行了联动直播。仅仅是文艺中国的平台上,网络观众就达到11.2万人,不少网友深情留言:“太棒了,太棒了”“为所有演员点赞”,还有观众看得仔细“最后之前的补丁衣服都换了,扶贫成功,真好!”
25日凌晨,在展演之后的第一时间,该剧的出品人兼导演之一的刘波便迅速感受到了业界对这部剧的关注,不少大咖站出来留言点赞。韩万斋先生说:“听着熟悉的乡音,我的眼眶中充满了泪水……你们的路子是正的!技法是对的!你们说的是(音乐)‘中国话’。你们的音乐继承了《白毛女》《小二黑结婚》《刘胡兰》《江姐》……以来民族歌剧的传统,潜力很大!《三把锁》是第二届歌剧节之后的歌剧新作中写得最‘中国话’、最‘中国化’的!”
山东省艺术研究院的甄飒飒说:“《三把锁》是本次歌剧节不多见的‘扶贫题材’,在众多革命历史题材的优秀作品中,这个题材别具一格。音乐和歌唱方面,《三把锁》是用民乐团来伴奏,恰恰很适合表现这种题材。”浙江音乐学院的严圣民(《红船》陈独秀的扮演者)表示:“《三把锁》编剧朱伊文创作的这部以脱贫攻坚为大背景的剧本,主题突出、立意高远,是一部讲好中国故事的好剧本。作曲家张伟吸取了丰富而深厚的山西民歌、戏曲资源创作的本剧音乐,极富民族特色,又朗朗上口。”广东省梅州市客家山歌传承保护中心的谢鹏则说:“这部民族歌剧很山西,很乡土乡情,又有新时代的农村风貌。听说所有演职人员都是山西本土化班子,这样的做法最为难能可贵,对中国民族歌剧创作的生态平衡有很积极的示范意义和借鉴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