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版:国内·国际

新冠变异毒株奥密克戎对中国影响大吗?

钟南山、张文宏、吴尊友最新研判来了

  “比德尔塔病毒传染性更强”“能够绕开部分免疫系统”“可能削弱疫苗效果”……
  近日,严防新冠病毒变异毒株奥密克戎扩散成为全球防疫新目标。11月26日至27日两天内,已有不少国家针对最早报告新毒株的南非及其周边数国实施跨国航班和旅行禁令。奥密克戎对中国影响大吗?钟南山、张文宏、吴尊友发声。
  奥密克戎如何被发现?
  11月26日,世卫组织表示,这一最新变异毒株11月9日在南非被首次确认,11月24日首次报告给世卫组织。
  从流行病学上看,最近几周南非的新冠感染率急剧上升,与检测到B.1.1.529变异毒株(奥密克戎)的情况吻合。近期南非豪登省90%的新增感染病例都与这一变异毒株有关。
  奥密克戎有何新特点?
  当地时间11月27日,意大利罗马儿童医院科研团队发布变异毒株奥密克戎的全球首张图片。图片显示,与新冠变异病毒德尔塔毒株相比,奥密克戎毒株拥有更多的刺突蛋白突变。这些变异多样化,且大部分位于与人体细胞相互作用的区域。研究人员表示,新冠病毒通过变异进一步适应人体,但并不一定意味着变得更加危险。
  另外,英国伦敦大学学院生物学教授弗朗索瓦·巴卢分析称,奥密克戎变异株携带着一系列不寻常的突变,有可能是在某个免疫力低下病例的慢性感染期间发生的变异,也有可能来自某个未经治疗的艾滋病患者。
  世界卫生组织也表示,奥密克戎这一变异毒株有大量突变,其中一些突变令人担忧。世卫组织还称,奥密克戎变异毒株被检测出的速度比以往造成感染激增的其他变异毒株都快,表明这一最新变异毒株可能具有生长优势。
  专家看法:
  钟南山:奥密克戎危害性还需要一段时间的判断
  11月28日,中国罕见病联盟呼吸病学分会第一届全国会议在广州举行,中国工程院院士钟南山出席会议并讲话。钟南山院士表示,这个变异株很新,虽然分子基因检测发现,它在受体结合部位有比较多的变化,但是它有多大的危害性、传播会有多快、会不会使疾病更加严重,以及是否需要针对它进行疫苗研发,还要根据情况来判断,现在下结论为时太早。“奥密克戎变异株的危害性还需要一段时间的判断,需要随时注意,但是现在还不会采取比较大的行动。还有一个需要注意的是,应对南非有关地方来的人员进行防控。”
  张文宏:对中国还不会产生大的影响
  上海市新冠肺炎临床救治专家组组长、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感染科主任张文宏11月28日发微博表示,“这次南非的变种病毒出现有偶然性,但是否会对目前初步建立的脆弱的人群免疫构成威胁,需要两周左右的观察时间。”
  他指出,新的变异毒株对中国还不会产生大的影响。中国目前的快速响应与动态清零策略是可以应对各种类型的新冠变种的。
  张文宏解释,一旦明确奥密克戎毒株可以突破原有的免疫屏障,那就意味着我们必须对已有的所有疫苗体系做调整,开始进入流感疫苗接种模式,也就是说每年要根据病毒变异情况,迅速构建新的疫苗,也意味着日子会变得更难。
  吴尊友:戴口罩等措施对所有变异毒株都有效
  在11月28日上午举办的《财经》年会2022上,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流行病学首席专家吴尊友表示,围堵“清零”政策是中国控制疫情的“法宝”,这个“法宝”效果非常好;只要坚持常态化防控的措施,就能够防止奥密克戎毒株的流行。
  全球疫情分布不均衡,疫情重点国家占到全球总疫情的60%,其中最多10个国家就占了一亿五千多万,占了全球的60%。“数学模型显示,奥密克戎的传染性比德尔塔还强,德尔塔的传染性强我们已经感受到了,它的传播速度快,但有一点很清楚,不管怎么变异,我们的公共卫生措施都是有效的。”他介绍,戴口罩、保持社交距离等公共卫生措施对所有变异毒株都是有效的。
  福奇:奥密克戎可能已在美国传播
  在大西洋彼岸的美国,尽管尚未出现确诊病例,但美国传染病学专家福奇针对新变种可能已经出现在美国一事表示,“如果是的话,我不会感到惊讶。”
  福奇说,“虽然我们还没有检测到这个变种,但是如果一个病毒显示出这种程度的传染性并且已经有与旅行相关的病例,包括在以色列、比利时和其他地方,那么基本上它最终会传播到所有地方。”

  据中国新闻网微信公众号

分享到:

过往期刊

  • 第2021-11-26期

  • 第2021-11-25期

  • 第2021-11-24期

  • 第2021-11-23期

  • 第2021-11-22期

  • 第2021-11-19期

  • 第2021-11-18期

  • 第2021-11-17期

  • 第2021-11-16期

  • 第2021-11-15期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