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8日,太忻经济区(太原片区)建设启动大会在规划的大盂产业新城召开。太原市全面部署、快速启动,抢抓机遇、乘势而上,高起点、高标准、高水平建设太忻经济区(太原片区),加速打造山西中部城市群发展“北引擎”。
发展目标已确立
建设太忻经济区是省委立足新发展阶段、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抢抓构建新发展格局机遇,站在推动中部地区高质量发展、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主动融入京津冀协同发展的高度作出的重大决策,是省委重大战略。太原市委、市政府深刻领会省委战略意图,坚决贯彻落实有关部署要求,确立了“一年见效、三年成形、五年成势、十年成城”的发展目标,全面构建太忻经济区(太原片区)建设的“四梁八柱”。
太忻经济区建设事关全局、事关长远,有利于太原更好地融入京津冀协同发展和服务雄安新区建设,助推中部地区高质量发展;是落实省委“一群两区三圈”新布局的战略之举,有利于太原市推动南北引擎双向发力、两翼齐飞,引领整个山西中部城市群均衡发展、联动发展和整体发展;是提升太原全省首位度和全国影响力的破题之举,有利于太原市拓展发展空间、提升发展能级,打造“四个高地”、实现“四个走在前列”,建设国家区域中心城市。
“六个一”为抓手
太忻经济区建设是一项全局性、系统性工作。太原市把建设太忻经济区作为重大政治任务和头号工程,统一思想、统筹资源,全面部署、快速启动,在全省全方位推动高质量发展中展现省会担当、作出太原贡献。同时,太原将以“六个一”为工作抓手,高点谋划、先行先试,全面启动太忻经济区(太原片区)建设,推动改革集成、创新集聚、产业集群、要素集约。
“一个总体规划”:树立精品意识,引入先进理念,聚焦太原特色,深入研究、精打细磨,提高规划的前瞻性、科学性、引领性和操作性;强化上下衔接,加强沟通联系,确保规划既符合省、市发展大局,又能充分发挥县(市、区)比较优势、激发发展潜能。
“一个启动区建设”:按照“核心先行、辐射带动、全面推进”的思路,加快大盂启动区建设,加紧完善基础设施配套,引进头部企业和龙头企业,强化资金支持保障,快速形成示范带动效应。
“一批项目落地”:坚持强龙头、延链条、建集群,围绕高端装备制造、新材料、信息技术、绿色能源、现代服务业、生态文旅休闲、现代都市农业等七大主导产业,加大招商引资力度,落实市级领导对接包联帮扶产业项目和协调例会制度,抓紧抓实项目前期、手续办理、要素保障等环节,尽快落地建设一批带动性、引领性强的大项目、好项目。
“一个管理机构”:市级层面成立由市委书记任组长的领导小组,强化工作调度和统筹协调;组建筹备组,负责整体规划布局和启动区先行建设的各项工作。
“一套运行机制”:按照“市级统筹、分区建设、区域协同、部门协作”的思路,吸收借鉴先进经验,不断完善议事协调、市县联动、产业发展、项目推进、要素保障、考核评价等工作机制,形成科学、高效、务实、管用的制度体系。
“一张任务清单”:坚持清单式管理、项目化推进,紧盯重点任务、重要事项,制定路线图、任务书、时间表,明确责任单位和完成时效,建立督办机制,倒排工期,挂图作战,牵引各项工作滚动实施、压茬推进,确保各项工作按照时间节点高标准推进。
同时,坚持系统思维、全局谋划,统筹兼顾、综合平衡,以基础设施为先导,以启动区建设为开局,以“先手棋”下好“一盘棋”,做到全局与局部相配套、渐进与突破相衔接。加强省、市、县联动,形成合作紧密、分工高效、共享共赢的工作格局;强化和忻州的对接联系,推动两市相向而行、共赢发展;加快太原晋中一体化进程,加强与吕梁、阳泉的联动,服务保障好山西综改示范区,更好发挥太原在山西中部城市群的引领带动作用。
山西晚报记者 薛建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