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96”一般指996工作制,996工作制是早上9点上班、晚上9点下班,中午和傍晚休息1小时,总计工作10小时以上,并且一周工作6天的工作制度,代表着现在的加班文化,那么古代也是“996”吗?
古代皇帝上朝的时间一般都是在5:00到7: 00不等,虽然听起来不是很早,但大臣们居住在京城的各个角落,距离遥远。甚至住得比较远的大臣,要穿越大半个京城到达皇宫。
由于交通不便,人们只能靠步行或骑马坐轿。因此大臣们一般都是在凌晨12:00到2:00之间就要起床,然后梳洗更衣,在3:00之前就要到午门外等候。
上朝可不是走过程,有很多事要讨论,散朝后,并不代表着没事了,大臣们需要到达各个部门下达指令、处理文件等。一忙就是一天,基本上晚上7:00到8:00才能回家。
有时勤快的皇帝,还要晚上开会,比如朱元璋和雍正,除了睡觉的4个小时和吃饭之外,其他时间都在工作,大臣们上班工作时间可想而知。
那上班偷懒不来可以吗?想都别想,地方上由地方官吏考勤;高级别的京官,由主事太监来考勤,迟到早退,门口值班太监都会登记下来。有正当理由和经过允许提前下班的,也要记录下来,以备核查。
为了对付点卯后溜号,古代还有上班时间多次点名、抽查的现象。多次点名的规定即“频点”:内外官司应点检者,或数度频点,点即不到者,一点笞十。如果一次也没有参加点名,则以全天无故旷工论处。如果谁敢无故旷工或迟到,扣钱还是小事,依天数和情节轻重,可处以撤职或徒刑。
以唐代为例实行“旬休”,官员每10天休息一天,分为上旬、中旬、下旬,当时叫做上浣、中浣、下浣。“浣”是洗头洗身的意思。王勃《滕王阁序》中说:十旬休假,胜友如云。
古代大约每天工作12个小时,而且上班9天,并且管理更加苛刻,想想都不容易啊!
□任万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