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版:教育

天冷了 这些孩子急缺手套袜子鞋子

山西晚报小记者发出倡议:献出你的一份爱心,陪留守儿童过冬天!

  12月1日,山西晚报公益日这天,山西晚报志愿服务队带着一箱箱书籍和一箱箱饮品走进阳曲首邑学校时,看到孩子们在寒冷的冬日,脚上穿着破洞的袜子,山西晚报杨洲芬记者在了解到孩子们具体情况后,12月8日在报纸上发起了“为留守儿童捐一双新袜子”的捐助活动。捐助活动的消息发出后,山西晚报小记者团成员首当其冲,纷纷打来电话要捐钱、捐物帮助贫困儿童一起过“暖冬”。
  阳曲县首邑学校是一所由政府财政直接支持,为保障乡村建档立卡贫困户子女能够接受公平、优质的教育,防止因教返贫现象的发生而创办的一所公办全封闭式寄宿制学校。阳曲县首邑学校的前身是1957年创办的阳曲县大盂中学。2017年,改建成了这所九年一贯制的教育扶贫学校。2019年9月,该校曾获得“全国教育系统先进集体”称号;2021年2月25日,荣获“全国脱贫攻坚先进集体”荣誉称号。
  “心疼这些娃儿们,住校5天只穿一双袜子,没个倒替的。”这句话着实让人心疼,据杨洲芬记者了解,孩子们平时的吃喝学习等各方面由政府财政支持,这些都不用担心,因为学校都是留守、单亲学生和山区零散教学点的学生,一些单亲或特殊家庭的孩子家里条件确实不好,一个冬天就穿一双鞋子、一双袜子,现在袜子、手套、鞋子就成了孩子们的急需物品。学校就是孩子们的第二个家,周末学校校车把孩子挨个送回家,周日再挨家挨户接回到学校。家庭贫困路程远没有交通工具,导致每学期的家长会都开不起来,线上的家长会更是因为没有电脑手机无法开展。学校的孩子们,没有出过远门,屈指可数的两三个孩子最远到过太原,还有几个孩子最远去过阳曲县城。
  “看到山晚微课堂发出的消息了,我给孩子们捐100双袜子,现在网上下单能来得及吗?可以邮寄吗?”山西晚报小记者王艺飞妈妈拨通山晚小记者老师电话急切地问着相关事宜。同时,小记者群里也炸开了锅,纷纷询问捐助方式“孩子们还缺什么,要不我们捐点钱吧?”“只能送袜子手套吗?”“我这两天准备准备,抽空我送到报社去。”寒流未退,人心先暖,山西晚报小记者们的善意犹如冬日里的一束暖阳,将爱心传递出去。
  一冬天就穿一双鞋子,鞋子脏了臭了也没有替换的,弄得洗干净的袜子也脏了,每天的课间活动,学生们的小手不是缩在衣袖里……记者了解到,目前阳曲县首邑学校的孩子们所缺的是袜子、手套、鞋子等个人衣物。滴水汇成大江,碎石堆成海岛,只要我们少吃点零食,少喝一瓶饮料,少买一个玩具,捐给那些贫困山区的孩子,就能让他们度过这个冬天,一滴水,也许微不足道,但如果汇成一条河流,就足以滋润干涸的心田,请大家伸出援助之手,各尽所能,传播大爱,聚合山西晚报小记者的力量,让山区贫困儿童能过上一个暖冬,帮助每一名困境儿童,都是为中国梦的实现播下一颗希望的种子。欢迎中小学生们能够积极踊跃投入公益活动中各尽所能,让爱心不断接力,共同为困境儿童撑起一片明朗的天空。
  山西晚报小记者团自成立以来,依靠媒体平台,为小记者们提供了各种锻炼的机会,让小记者们在亲身体验和探索中,提高综合素质和能力。一直以来,山西晚报小记者团秉承为孩子们提供参与社会实践、展示自身风采、提升综合素质的初衷,精心打造“山西晚报小记者”这一品牌。12月1日山西晚报公益日活动中,教育事业部主任周红将“山西晚报小记者实践基地”的牌子挂在首邑学校,并表示从这天起,阳曲首邑学校将成为山西晚报小记者基地,将来会带着学校的孩子们与山晚小记者一起手拉手,看世界、长知识。
  孩子们,如果你有心捐赠,可以拜托自己的爸爸妈妈帮你拨打山西晚报热线电话0351—4286666,如果你是山西晚报小记者,请拨打山西晚报老师电话:18635100202,用你的行动温暖阳曲县首邑学校的孩子们(尺码需适合6岁到12岁学生穿),山西晚报会及时将您的爱心传递到他们身边。

山西晚报记者 李婕

分享到:

过往期刊

  • 第2021-12-10期

  • 第2021-12-09期

  • 第2021-12-08期

  • 第2021-12-07期

  • 第2021-12-06期

  • 第2021-12-03期

  • 第2021-12-02期

  • 第2021-12-01期

  • 第2021-11-30期

  • 第2021-11-29期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