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1版:山西晚报

本报今日推出特刊晋地宝藏·山西博物馆之旅走进非国有博物馆

博物馆新力量


  •   你可能不相信,在中国,几乎每两天就有一家博物馆诞生!
      而在新的“诞生者”中,非国有博物馆所占比重极大。最新数据显示,“十三五”时期,我国博物馆的备案数量由4692家增长至5788家,非国有博物馆作为一股蓬勃发展的新力量,由1090家快速增长到1860家,增长率达70.6%,远高于23.4%的平均增长率!
      山西是文物大省,在博物馆发展的热潮中,具有山西地域特色的博物馆体系已初步建成,其中备案登记的非国有博物馆近60家,占到全省博物馆总数的三分之一。红色题材、中医药、漆器、红绿彩瓷、砖雕、堆锦、奇石、古灯、古兵器、壁画、剪纸……这些以历史类和艺术类居多的非国有博物馆,五彩缤纷,突出反映了山西地区传统文化、社会结构和产业特点,不仅展品独具特色,也往往具有独到的办馆定位和审美风格,越来越多地成为提升所在地居民幸福感的新平台和新空间。
      在由山西省文物局、山西日报报业集团主办,山西晚报和山西省博物馆协会承办的“晋地宝藏·山西博物馆之旅”中,我们之前关注国有博物馆较多。现在,我们将更多的目光投向非国有博物馆——因为,在这些博物馆里,有社会力量投身文化的热忱,有个人收藏回馈社会的情怀,有政府、博物馆、公众的良性互动,有文物行政机关和创办者的合力探索——而这一切的总背景是:无论非国有博物馆还是公立博物馆,都是历史的保存者和记录者,都是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增强文化自信,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阵地……
      中国的博物馆已经走过百余年的历史。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文物、博物馆事业发展,习总书记多次视察文博场所,并作出了一系列的重要论述、指示和批示,亲自部署推动博物馆改革发展。我们有理由相信,即便面临“成长期”的烦恼,有着巨大发展空间的非国有博物馆,必将走上高质量发展之路,迎来更加美好的未来。

    分享到:

    过往期刊

    • 第2021-12-16期

    • 第2021-12-15期

    • 第2021-12-14期

    • 第2021-12-13期

    • 第2021-12-10期

    • 第2021-12-09期

    • 第2021-12-08期

    • 第2021-12-07期

    • 第2021-12-06期

    • 第2021-12-03期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