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铅笔树上的小树熊》 [英] 张怀存 著 希望出版社
该书与作者的散文集《坐上秋天的火车》的风格可谓一脉相承,纯粹、简单、美好,虽然没有特别多的修辞,但是意象简洁干净,自然清新,能给读者传递出美好的意境,让读者感受到作者的热情、天真、安详。诗歌描写的内容关于季节、童年、记忆、童话、歌声、月亮、花儿,歌颂的是亲情、友情、大自然,歌颂的是日常生活的美,还有人间大爱。
《铅笔树上的小树熊》是一部儿童诗集。作者张怀存原籍中国,后加入英籍。既写儿童诗,又绘画,是个兴趣广泛的诗人。这部儿童诗集写得轻松快乐,融入了许多儿童诗应有的元素,从而增强了儿童读者阅读的兴趣。比如使用了鲜花、草木、河流、蓝天、白云、太阳、月亮、星星,还有蛐蛐、蚂蚁、小猫、小鸟等等,这都是儿童诗必不可少的意象,赋予这些意象以童话色彩,拟人化、情感化,从而无限接近儿童的阅读习惯。
诗人不仅写到了春天、夏天、秋天,南方和北方,还写到了国外,比如伊兹拉岛、普拉多、西班牙。不仅写到了欢乐、笑容,还写到了梦想。充分反映了诗人视域的宽广,为诗歌增添了思维和想象的无限可能。
尤其是作为书名的《铅笔树上的小树熊》这篇长诗,颇有很强的寓意在其中。这是诗人给读者描摹的一个童话王国、知识王国。诗中写道:“亚历山大·普希金来了/带着他的《鲁斯兰和柳德米拉》”“《马兰花》在铅笔树林里奔跑/和着任德耀伯伯的故事”。《鲁斯兰和柳德米拉》是俄国诗人普希金所作,《马兰花》是我国作家任德耀的代表作。两人分别代表着国外和国内的童话创作水平。诗人的意思很明显:在这个童话王国里,有无数大师的作品足供读者学习和借鉴。
铅笔,是一种写字的工具,它在诗中寓意着耕耘,之所以叫“铅笔树”,因为它会成长,只有在这个童话王国里汲取了足够多的知识营养后,成长是必然的。小树熊是一个汲取知识的代表形象,每个读者都可能是小树熊,只要你像小树熊一样努力了,必然会得到想要得到的一切。
儿童文学创作是一项难度很高的文学活动。大多数作家望而却步,真正从事儿童文学的作家少之又少。表面看,认为儿童文学太低级,过于儿童化,某种程度上拉低了作家的认知能力和思想高度;仔细揣摩,非也,儿童文学创作比成人文学写作难度要大。首先,作家必须把自身置于其中,否则无法行文。就像一个大人要想跟小孩对话,必须蹲下身子,平视他。其次,需要转换思维方式,调整思维频道,把自己和儿童的想象力、幻想力结合起来,走进那个天真无邪的世界里,与他们交流。把真善美、假恶丑的审美观点阐述清楚,这样才能符合儿童的生理需要、成长需要,否则只能是出力不讨好,牛头不对马嘴。第三,作家必须擦亮自己心灵的底版,不能有一丝一毫的污浊和尘埃,也就是一定要干净,就像一面镜子,只有镜面干净才能照射出真实,如果心思繁杂,旁逸斜出,是无法把纯粹的精神食粮奉献给儿童读者的。
显然,诗人张怀存是具备这样的素质的,从每首诗中能看出她的童心闪耀着光华,笔触探到了儿童的内心世界。童话作家的眼睛是明亮的,心底是善良的,感情是纯真的,如此才有明亮、善良和纯真的文字从笔底汩汩流出。
该书的另一个特点就是插图。作为一本读者对象为儿童的图书,插图是必不可少的,甚至是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有的儿童还没学会识字,图画是打开思维的唯一方式。有趣的是,书中的插图是诗人张怀存的女儿小贤子所绘,母亲的文字打动了女儿,母女的心是相连的。母亲的文笔写到哪里,女儿的画笔就描绘到哪里。所以才有了这本图文并茂的优秀作品的问世。
高海平
《铅笔树上的小树熊》诗选
中秋夜晚的雨
今夜窗外飘着小雨
往年那一轮明亮的中秋圆月
被一朵朵水墨色的云藏在了身后
此时遥望深邃的夜空
唯有星星点点的雨滴 落下
不知谁的小眼睛
落在橡树上 孤傲 智慧
看不到嫦娥奔月的方向
听不到后羿追赶的脚步
跨过古老的传说
一盏明灯照亮岁月的葱茏
常常想起月光下阿奶慈祥的笑容
我们在月光下伴着满天闪烁的星星 嬉戏打闹
等待院子里香案上的鲜果
期待嫦娥从圆圆的月亮里出来
那将会是多么的激动人心啊
此时此刻
我在远方的细雨中写下这些祝福
还有我无限的思念
今夜有多少游子静静望月 写诗作画
舒展在太白与东坡的诗词里
放任思绪回到千万里外的故乡
多少憧憬的心流浪在远方
多少游子将思念藏在泪痕里
浸在酒杯的对峙里
印在爱人的心窝里
今夜,二〇二〇年的中秋
窗外飘着细雨
鸟儿们归巢的声音依稀传来
鱼儿在水塘里嬉戏
远处传来钢琴声
一曲《明月心共婵娟》演绎着古老传说
今夜我们同度中秋
今夜后羿还是仰望着夜空呼唤嫦娥
一个美丽的声音响起
在千百万年中永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