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8日9时许,太原市松庄高速公路口,山西高速交警一支队一大队的副大队长普锋正在疏导交通秩序。收费站出口处,多辆外地来的大客车因疫情检测需要排队,导致后面的小车也被堵在匝道桥上。经过十几分钟的努力,这里的拥堵得到缓解。
随后,普锋和同事李智刚驾驶警车,开始了日常的巡逻执勤工作。山西晚报记者也乘坐警车,从松庄开始,先向南到高速公路武宿口,然后向北到高速公路大盂口附近一起巡逻。这是一支队一大队的辖区,他们每天要早、中、晚巡逻至少三次。
在高速公路杨家峪口附近,普锋发现有一处摄像探头坏了,立刻用手机拍摄下来,通知养护单位,尽快来进行维修。
车辆行驶到北涧河大桥附近时,李智刚发现中间的防眩板缺损了几块,“如果晚上行车到此,对面的远光灯打过来,会影响正常行驶的。”他说,路面有坑、防眩板短缺等是静态的问题,路上一些动态的情况,更是他们注意的重点,比如路面有爆胎的碎片、货物的零件、篷布等,如果不及时处置,就会影响到正常行驶的车辆。“有的人驾车会本能地躲避,有的会突然刹车,这些操作都很危险。”甚至,他们还多次在高速公路上发现有掉落的牛、羊、猪、鸡等禽畜。
阳曲段附近的高速公路两侧都于去年加装了雾区引导灯,这是他们在巡逻中发现此处经常有雾团出现,所以加装了这个设备。该设备可以在雾天里发出黄色雾灯,引导车辆安全行驶。
从大盂返回松庄高速公路口途中,山西晚报记者发现有多处鱼骨线。普锋表示,这也是他们多次调查后加装的。这一路段下坡加拐弯,属于事故易发地段。“鱼骨线的学名叫纵向减速标线,司机行驶到这里时,会有压迫感,也就不由自主地减速了。”
在一处路段,李智刚发现行车道有一段轮胎碎片,他捡起来拿到路边,说这是大车爆胎后留下的,里面有钢丝,非常容易扎爆其他车辆的轮胎,必须及时清理掉。
“我一般巡逻的时候,就把自己当成个普通司机,哪里有啥问题,马上就会发现。”李智刚表示,这种角色带入,也让他的工作更加得心应手。
山西晚报记者 宋俊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