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叫杨贵山,是河北人,1961年参军,1991年转业,当了30年兵。转业的时候是50岁,2002年从太原市迎泽区工商局退休。2012年成立了迎泽区杨贵山学雷锋志愿者服务队。”电话那头传来的声音铿锵有力,很难听出对方已82岁。
杨贵山刚刚被全国老龄协会评选为“2021年度全国老年志愿者典型”。作为太原市委老干部局志愿者服务指导站站长和退役军人服务站站长,杨贵山近60年时间中都在向社会传递着正能量。
“我从1963年就开始讲雷锋的故事,到现在59年了。”杨贵山一丝不苟地纠正,“是59年,不是60年。”由于杨贵山是部队里为数不多的能写会演的文艺骨干,被驻地一所小学聘为校外辅导员,到驻地周围学雷锋、做好事。从那时开始,宣讲雷锋的故事就成了他生活中的一部分,直到退休之后,更是成为了生活中的重心。
2021年10月27日,太原市迎泽区委离退休干部党工委与迎泽区委老干局共同给杨贵山老人的“晚霞耀汾”学雷锋工作室挂牌,他也被太原市迎泽区老干部局特聘为正能量宣讲员。
“我身体一直很好,退休后时间更充分了。现在每天早上六点多起来,七点多就到工作站了,如果有活动就参加活动,每天都很忙。现在工作站已经有八个组,其中有护学组,就是每天孩子们上下学的时候,维持交通安全工作,保证孩子们上下学时的交通安全。理发组,咱们工作站联系了两家理发店,可以免费为环卫工人和70岁以上的老人免费理发;还有宣传组,这个组里面有一些是优秀党员干部,退休后也从事一些志愿者工作,还有反扒组、雷锋班、扶贫救困组等。”杨贵山本人多年来宣讲雷锋故事达到了2000多场,听课学生逾百万人次。
从2012年成立服务队到现在整整10年了,服务队从最初的18人发展到如今的520余人。如何能让自己59年来坚持付出去做这样一件事,杨贵山说:“我觉得一是毛泽东思想的教育;二是党的培养;三是雷锋精神的鼓舞。”59年来,杨贵山以雷锋为榜样,先后在60余所中小学担任校外辅导员。每到一所学校,除了讲雷锋故事,他还把自己买的雷锋书籍免费送给老师和孩子们。为让孩子们更好地理解雷锋精神,传承雷锋精神,实践雷锋精神,杨贵山结合时事、省情和市情以及孩子们的年龄状况,选择不同的主题教育孩子们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人生观。
在他身上,除了一部手机铃声为《学习雷锋好榜样》的手机和一本《雷锋的故事》外,衣服内兜里还带着一小瓶“硝酸甘油”。他曾经在部队学过医,知道生命对于一个人的宝贵。这些年来,借助这瓶经常更换却从不短缺的“救命药”,当年路人崔第汉突发冠心病,幸亏遇到了杨贵山,及时用硝酸甘油片,把他从死神手里拉了回来。这些年,他从死亡线上挽救了6个人的生命。在扶贫济困的一些活动中,杨贵山也经常自掏腰包,抑或积极帮助筹集善款。
“全国学雷锋标兵”“全国离退休干部先进个人”“山西省劳动模范”“山西省道德模范”“山西省十大助人为乐楷模”“山西省精神文明先进个人”“全省关心下一代工作先进工作者”……多年来,杨贵山获得的各种荣誉都是他一颗红心的映照。
“人的生命是有限的,为人民服务是无限的……”杨贵山很少有时间逛公园,也不会打牌。
“我跟同龄人也有交往,大家也常在一起聊聊天。”针对一些老年人聚在一起,相互比较退休金多少的情况。杨贵山有自己的原则和观点。“我一般会把生活中遇到的人分三种,一种是积极向上的,一种是不闻不问的,还有一种就是思想相对落后的。”对于很多扎堆在一起,发牢骚,相互攀比退休金多少的情况,“如果是熟人我可能就会怼回去,对于有些思想落后的,我一般‘不共事’。”杨贵山说,“每次遇到这种情况,我都会让他们跟那些牺牲在战场上的人比,我们已经够幸福的啦。社会不可能做到绝对的平均,要珍惜自己拥有的。”杨贵山说,每次遇到这样的情况,他的正能量总是能镇住场子,多数人都会支持他的说法,也有些人即使不接受,也不再吭声。“有些人心里不平衡,其实就是抱着自己不能吃亏的想法,只考虑个人利益。”59年来,雷锋无私奉献,为人民服务的理念在他的心里早已经成了精神支柱,任何人都难以撼动这种精神在他心中的地位。
山西晚报记者 李雅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