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个皇历包,6顶虎头帽,6双虎头鞋,3个大葫芦(福禄),5个肚兜,15双鞋垫,20个车饰挂件……刚接了一沓子订单,让姐妹们先挑,会做的让她们做,不会做的俺来做。”3月16日,当山西晚报记者见到网上闻名的晋绣能手“山西孙姐”孙玉英时,她正忙着绣一件虎头挂饰,憨态可掬、精巧细致的图案十分惊艳,浓浓的乡土气息扑面而来。“今年是农历虎年,俺就选择了瑞虎元素,大年初一也没放针,每天都在加班加点。妇女节刚参加了‘郊区巧娘’手工刺绣作品展,最近还设计了另一款抗疫作品《中国加油》。”
阳泉市郊区杨家庄乡孙家沟村的孙玉英是远近闻名的“巧姐”。她生于1973年,自幼爱好传统刺绣,是一名年轻的“老”绣娘。2017年,她师从苏州工艺美术大师曹俊,之后多次参加各类博览会,开阔了眼界,创新了思路,刺绣技艺进一步精进。
“现在的年轻人学这个的不多了。”孙玉英看着“晋绣”这项传统技艺面临失传,倍感焦急。孙家沟村支村两委为了支持她的刺绣事业,给她提供了一个村委会办公楼里的房间,她在这里创办了“巧娘手工坊”,义务教授50多名村里的姐妹学习刺绣。
为了鼓励初学者,孙玉英倾囊相授,不仅将自己买的绣线、刺绣工具无偿相送,免费教授刺绣技术,还帮大家做营销。谁的绣品卖出去了,谁自收钱款,孙玉英分文不取。孙玉英自己接的订单,也让给姐妹们做,从不收1分钱中介提成费。时间长了,越来越多的人知道了孙玉英的事迹。许多外地姐妹也慕名前来向孙玉英学习,她除了送线送工具,还掏钱管饭。在手工坊,她自购饮水机、纯净水等必需品,多年来累计贴钱贴物数万元。
很多人问孙玉英,开办“巧娘手工坊”不挣一分钱工资,精心教授徒弟不收一分钱学费,自己的订单让给别人做不收一分钱提成,另外还贴钱贴物……作为一个普通农村妇女,她这样做图个啥?孙玉英告诉山西晚报记者:“‘晋绣’是山西民间艺术瑰宝,是老祖宗传下来的好东西,失传了太可惜了。我做这些就是想让更多的人学习,把这项传统技艺传承下去。”
孙玉英说:“巧手就是铁饭碗。‘织女’们通过这个手艺赚钱补贴家用,看到自己的作品变成商品,大家的积极性也越来越高了。”
即使因为疫情不让聚集,孙玉英也没落下教学。她在抖音、快手平台注册了账号,通过“线上”直播,教授网友学习刺绣,粉丝量已有万余人。她还应邀到长治、临汾等地传经授技……在她和姐妹们的不懈努力下,土里土气的“老物件”逐渐变成了人见人爱的“香饽饽”,刺绣作品还吸引了许多外国友人的关注。
2017年至今,孙玉英参加了中国上海国际艺术节、中国中部投资贸易博览会、山西省文博会等众多大型展会。以她为主创的刺绣文创产品深受消费者好评,吸引了北京、西安等地服装厂共计30余万元的订单,为群众增收作出了突出贡献。
山西省妇女手工创业创新大赛技艺类银奖、山西省巾帼建功标兵、“三晋巧娘”最佳手工技艺奖……成堆成摞的省、市、区各类获奖证书,是对孙玉英多年努力的肯定。孙玉英告诉山西晚报记者,她会带着姐妹们继续把刺绣这门技艺传承下去,绣出祖国锦绣河山,绣出群众美好生活。
山西晚报记者 温丽芳 通讯员 王晓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