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小时候纠结上清华还是上北大到现在祈祷上一本;从小时候想当科学家到现在梦想当白领有双休;从小时候对任何事物充满好奇到现在看着圆锥曲线思考放弃。精神似乎成长了,明白什么才适合自己,明白了长大的艰难。
18岁,明白了每学习一个知识点,都是为了将来自己的美好生活。但此时,我还不明白一些人,不明白黄大年为什么无名无姓做数十年研发核潜艇却生活朴素;不明白白象方便面为什么宁愿倒贴钱也要招收大量残疾工;不明白TCL坚持自己研发获利不多的国产液晶屏……直到有一天,班主任给上早课困得不省人事的我们打鸡血,他说:“你们才18岁,能为自己做的事很多,能为这个国家和社会做的事更多!”
那一刻似乎恍然大悟,18岁用另一个词来表达是奉献。如果一个火炬只照亮自己,那么它便是无用的。我刹那间明白了光明日报潜身传销组织的女记者;参加诗词大赛的外卖小哥雷佳音;为守卫边境牺牲的那几位小战士。他们年龄与我相近,却无一例外地选择了奉献。他们的精神是更为成长的,而他们也成了我的榜样,我愿像周恩来少年时“为国崛起而读书”,像梁启超著书《少年说》。
热血流过后,便是冷静的思考,我究竟要做什么?迷茫中,我看到了夏伯俞,我明白了冯友兰所说的“天地境界”,割掉双腿,换下假肢,卖掉房子,抗着癌症,那一刻,他登顶,那一刻,他的生命有了意义,那一刻,精神成长完全。18岁由动摇变得坚定,由脆弱变得坚强,由天真变得勇敢,变得像冬奥会的制冰师一样默默无闻却至关重要,变得像中国盲人足球主帅王亚峰克服重重困难十年摘金。
18岁,将童真给予时间,它还我勇气与成长,被告知前路荆棘遍布,我仍愿负重前行。我想,这就是精神世界的充盈。
郭泽宸 山西省实验中学1901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