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版:财经

稳增长政策驱动

二季度A股结构性机会渐显

  3月的最后一个交易日,A股以震荡收跌结束了一季度的收官之战。那么,接下来A股市场行情将会如何演绎?随着二季度的开启,投资者又该如何布局A股市场?山西晚报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在稳增长政策的助力之下,多位市场分析人士对二季度A股市场的整体走势较为乐观,并看好A股的结构性投资机会。
  A 一季度三大指数跌幅超10%
  3月31日,一季度最后一个交易日,A股三大指数震荡调整。
  当天,A股三大股指低开,沪指盘中窄幅震荡,一度冲高回落,深成指、创业板指弱势震荡下探,跌幅均超1%。个股涨跌参半,两市超2500股下跌,逾2000股上涨。截至当日收盘,上证指数跌0.44%,报3252.20点;深证成指跌1.19%,报12118.25点;创业板指跌1.38%,报2659.49点,沪深两市成交额突破万亿元大关。与此同时,北向资金仍在继续流入,相关数据显示,3月31日,北向资金全天净买入10.53亿元,其中沪股通净买入17.29亿元,深股通净卖出6.76亿元。
  从盘面来看,数字货币概念当日大涨,旗天科技20CM涨停,雄帝科技涨超14%,新国都、神思电子涨超11%,数字认证涨超10%,翠微股份、恒宝股份、楚天龙涨停。煤炭、建筑材料、银行股全天维持强势,海南瑞泽、深天地A涨停,平煤股份涨超9%,北玻股份、西部建设、三棵树、新集能源、江阴银行涨超6%。房地产、医药等强势板块冲高回落,光大嘉宝、信达地产、天房发展、南京医药、人民同泰等多股打开涨停,中国医药上午封住涨停,临近尾盘则逼近跌停,日内险些上演“天地板”行情。
  数据显示,今年一季度,A股三大指数均走低,上证指数、创业板指、深证成指累计分别下跌 10.65%、19.96%、18.44%。回顾3月A股市场走势,在当月23个交易日中,上证指数有10天上涨,上证指数全月整体下跌6.07%,最高点位为3500.29点,最低点位为3023.3点;深证成指有6天上涨,其间整体跌9.94%,最高点位为13517.25点,最低点位为11331.23点;创业板指其间整体跌7.7%,并走出月线四连阴走势。最高点位为2905.13点,最低点位为2462.17点。
  从行业表现来看,一季度,申万一级31个行业有4个上涨,一季度以来,煤炭、房地产、综合、银行板块涨幅分别为22.63%、7.27%、3.45%、1.66%。值得一提的是,领涨的煤炭、房地产板块在3月的后半月表现非常亮眼。在下跌的行业中,电子、国防军工、汽车、家用电器、食品饮料板块指数跌幅居前,跌幅均超20%。
  另外,按照相关数据,今年一季度,A股交投依旧保持活跃,两市总成交额58.4万亿元,同比增长6.73%,日均成交额超过一万亿。截至一季度末,A股总市值为86.33万亿元。截至3月31日收盘,贵州茅台、工商银行、宁德时代、招商银行、建设银行、农业银行、中国移动、中国石油、中国银行、中国平安总市值依次排名A股前十。其中,贵州茅台总市值21594.04亿元,工商银行、宁德时代、招商银行、建设银行、农业银行则均为“万亿市值俱乐部”成员。
  4月1日,二季度的首个交易日,A股市场则先抑后扬,三大指数低开高走集体翻红,随后继续走高,先后涨超1%。银行、券商等大金融板块走强,酒店餐饮、景点旅游、免税概念等大消费板块崛起。截至当日收盘,沪指微涨0.94%。
  
B 二季度A股市场或逐渐企稳
  那么,二季度,A股市场到底将如何表现?
  渤海证券策略分析人士认为,业绩方面,疫情因素直接影响上市公司的业绩,现有防疫模式下已可使停工的时间缩短到一周以内,降低了疫情带来的潜在冲击。而以原油上涨推动的大宗商品高位运行,则直接带来上、中、下游盈利的分化。在企业面临疫情、上游成本的冲击下,管理层基于保生产、保就业的稳增长政策预期将更为明确,即便盈利增速较之1-2月份工业企业的5%还有下行的风险,但未来在政策的呵护下盈利将呈现逐步回升过程。这将对A股市场形成重要支撑。估值方面,当前A股市场正处于重要的机遇期。首先,估值水平已经很低,A股的所有板块均相对历史均值存在折价,估值的底部信号相对明确。其次,管理层已在金稳委的专题会议中释放了明确的“政策底”信号,进一步强化了底部预期。最后,今年是稳增长的大年,从以往稳增长压力较重的年份,其二季度的A股估值普遍上行。对于今年二季度而言,尽管短期不确定性因素仍在,不过一旦稳增长得到微观层面的验证,预计市场估值将有抬升空间。资金方面,短期来看,北向资金交易盘尚未停止流出步伐,而配置盘的流出态势已经初步扭转;公募基金发行仍处低位,其恢复过程尚需等待;私募基金发行节奏放缓,不过其减仓风险相对可控;理财产品权益类资产规模相对有限,因而对市场的影响相对可控。因而,在接下来市场的筑底过程中,私募基金及理财产品的赎回压力相对可控,对市场的冲击相对有限;而资金入场则需要关注北上配置型资金的进场节奏,将对场内、场外资金形成一定的指向作用。
  策略方面,基于对业绩和估值的判断,上述渤海证券人士认为,当前市场总体向下空间不大,受制于不确定性因素,市场仍处震荡特征,一旦不确定性因素缓解或微观主体改善,则市场的向上空间较大。风格方面,由于当前市场不存在估值的极化特征,因而我们建议弱化风格,重点关注业绩存增长预期的方向,板块性机会或更为主导。
  中信证券相关人士同样认为,目前,A股已从情绪驱动回归基本面驱动的常态,并将进入政策的关键发力期;近两周来,疫情对经济影响较大,稳增长政策发力的必要性和紧迫性迅速提升,多项政策组合将逐步推出,并形成合力;二季度经济将逐步修复,A股也将逐步企稳,并进入中期上行通道。
  在中金公司相关人士看来,类似此前的大幅调整阶段可能已经结束,市场短期可能仍处于磨底阶段。结合近期市场调整后的估值已逐步接近2018年12月和2020年3月底部的水平,中期维度市场机会大于风险。兴业证券分析人士则表示,市场大概率将进入一段指数震荡整固、投资者情绪逐渐修复的窗口,但二季度仍需关注潜在的超预期和风险点,超预期的可能性更多来自国内的政策放松;风险点和不确定性则更多来自海外。
  
C 关注业绩增长预期板块
  对于A股市场未来的表现,山西证券研究所策略分析师麻文宇认为,大势方面,市场短期内情绪转暖,中期持续建议关注估值水平合理的蓝筹股与稳增长板块。3月29日召开的国务院常务会议继续强调经济平稳运行,当前的稳增长压力较大,部分地区仍然受疫情影响,二季度地方专项债券的发行规模仍将处于高位。会议指出,要坚持既利当前又惠长远,加大惠民生、补短板等领域投资,支持新基建等增后劲、上水平项目建设。合理扩大专项债使用范围,在重点用于交通、能源、生态环保、保障性安居工程等领域项目基础上,支持有一定收益的公共服务等项目。坚持资金跟着项目走,加快项目开工和建设,尽快形成实物工作量,用改革的举措、市场的办法,发挥专项债“四两拨千斤”作用,吸引更多社会资本投入,支持民营企业投资。地产方面,苏州等地房贷利率调降,哈尔滨等地限售政策放宽。在稳增长的政策背景下,建议继续关注基础设施建设、地产、建材、银行等板块的结构性机会。
  进入4月,上市公司年报及一季报密集披露,板块之间的业绩比较会验明全年主线。因此,在多位分析人士看来,可以提前布局“财报季”。
  在光大证券相关人士看来,4月的“财报季”,历史上财报超预期的公司往往会有更好的表现。对于今年财报季而言,当前市场对于2022年盈利增速预期偏高,全年业绩低预期概率较大,因而,在一季报中仍有不错业绩表现的行业股价或将有更好的表现。一方面,根据此前披露1-2月经营数据的公司行业分布来看,食品饮料、医药等消费行业,建筑、建材等稳增长方向的行业或有不错表现。另一方面,从市场一致预期与1-2月工业企业利润增速对比来看,大部分行业的预期偏高,而食品饮料等消费品行业的预期增速与工业企业利润增速更为相近。
  随着财报的逐步披露,各行业的景气度也将进一步得到确认,银河证券相关人士认为,目前,A股市场估值泡沫已有所挤压,价值投资思路重要性抬升,可逢低配置估值-盈利性价比高的优质个股,但稳增长政策的传导效果及上游资源品价格的持续上行对中下游上市公司的盈利损伤程度还需更多时间确定。
  中信证券人士建议,应继续紧扣“稳增长”主线,重点围绕“两个低位”均衡布局:一是估值处于相对低位的品种,建议关注地产信用风险预期缓释后的优质开发商、建材和家居企业,现金流明显改善的通信运营商,新基建领域的智能电网,以及储能和受益“东数西算”的数据中心和云基础设施等。二是基本面预期处于相对低位的品种,重点关注受成本问题压制的中游制造在商品价格见顶后的配置机会,如智能汽车及零部件、光伏风电设备等,以及航空和酒店等领域。
  国海证券相关人士则提醒投资者,聚焦稳增长、后周期以及景气成长三条主线。稳增长板块中,重点关注政策边际放松预期较强的地产、基建;后周期板块中,重点关注涨价预期较强的煤炭、农林牧渔;景气成长板块中,重点关注强产业周期催化的高景气细分领域,如光伏、医疗服务、绿电等。

山西晚报记者 张珍

分享到:

过往期刊

  • 第2022-04-01期

  • 第2022-03-31期

  • 第2022-03-30期

  • 第2022-03-29期

  • 第2022-03-28期

  • 第2022-03-25期

  • 第2022-03-24期

  • 第2022-03-23期

  • 第2022-03-22期

  • 第2022-03-21期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