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成首轮核酸检测后 有种踏实感
(4月10日)
继太原小店区、晋源区后,万柏林区也按下暂停键,全员开始有序进行核酸检测。
4月10日上午9时25分,核酸检测咽拭子的棉棒终于捅进了我的咽喉,在深处两侧各轻刮三次,然后就听见一句“可以了,下一位。”
排在我后面的,是一家三口,年轻的爸爸抱着一岁左右的小朋友。可能是怕孩子不配合检测,孩子的妈妈手里还拿着零食和玩具。我特意放慢脚步,观察“大白”给孩子检测。
“来,小朋友,让阿姨看看你的牙。”“大白”的这句话很有“技巧”。孩子懵懵懂懂张开嘴巴,“大白”抬起胳膊,棉签顺势而入……我在一旁默数了三个数,棉签已经插入了采样的试剂瓶里。“咳咳……”直到此时,孩子好像才意识到发生了什么。他干咳了两声,憋红了小脸,嘴巴一噘,眼瞅就要哭。说时迟那时快,孩子的妈妈立即递上了一包已经开口的零食。这一招显然很奏效,孩子的表情开始渐渐舒缓。最终,一场“危机”成功化解。
准备离开时,听到孩子的妈妈和“大白”感慨。原来,这对小夫妻因为担心孩子不配合做核酸检测,几乎失眠了一整宿,想了各种突发的情况及应对办法,但没想到事情会进行得如此顺利。“大白”摆摆手:“放心吧,万柏林区虽然是第一天做核酸检测,但我们已经很有经验。”尽管隔着厚厚的口罩,我仿佛还是能看到她脸上的阳光和自信。
身处万柏林区的我,完成首轮核酸检测后,有种莫名的踏实感。
此前,我担心封闭前抢不到菜,结果多虑了:小区门口小超市的菜价稳定,要多少有多少,货架上啥时候都是满的;我担心小区里一些年事已高的住户会弄不清做核酸检测的流程,结果多虑了。从下楼推开单元楼门起,就有志愿者引路,脚下还有他们连夜贴好的引路标记。在万柏林区,一些小区的物业甚至还开通了视频直播,居民坐在家里点开手机,便可以实时了解小区做核酸检测的情况;我担心小区住户会扎堆排队或挤电梯不安全。结果是多虑了。以我所在的小区为例,志愿者随时根据检测进行的情况,挨家挨户敲门通知住户下楼。从我接到下楼通知、排队、做核酸检测、上楼回家,掐表计时仅仅8分钟。
就在我写稿时,山西晚报客户端发布了一条最新消息:山西大学坞城校区师生核酸检测“四连阴”。消息一出,瞬间点赞无数。我想,我们要做的就是保持信心与冷静,精准研判形势,在与疫情的拉锯中锤炼应变能力、打磨应对策略,尽快实现社会秩序的恢复。我坚信太原一定可以做到。
记录人:山西晚报记者 辛戈
找一个积极向上的爱好,好好对待自己
(4月10日)
小区继续封控着,早起无精打采。冲了杯黑咖啡,跳绳5000次,来了精神。
跳绳我是从去年7月31日开始坚持的。当时,减脂到了瓶颈期,急需加运动量。想了想,给自己加了不需要外出就能完成的跳绳。从最初的每天2000次,一路加到了5000次。每次跳完出一身汗,神清气爽。
说起来,跳绳陪我走过了神经最紧张的一段时间。去年9月,大女儿开始上初中。她上幼儿园和小学期间,都是我母亲在管她的日常起居,我最主要的工作就是每天下班后看看她的作业完成情况。大女儿上初中后,给她做早饭、早晚接送上下学,成了我的事。刚开始那段时间,我神经高度紧张,经常是凌晨2点还睡不着,早晨5点已经醒了。为了调整作息,我每天不管几点起床都强迫自己下楼跳绳。
坚持了一段时间后,作息时间才规律了下来。跳绳带给我的变化,不仅是心理的,还有身体上的。在运动之前,由于肌肉没有力量,经常扭着腰,有时侧身在床上坐着,即便起身站立,都能扭着腰。因为这个原因,刚刚跳绳的一段时间,我经常岔气。岔气以后,大口出气都疼。为了把跳绳的习惯坚持下来,我裹着束腰也要跳。就这样,坚持了8个月时间,腰疼、头疼的毛病基本没了。
看到我的变化,很多朋友也开始跳绳,我也乐于把自己的经验分享给大家。
我觉得,在这段不能出门的日子,给自己找个积极向上的爱好,运动、看书、专注做饭都是好的。
记录人:山西晚报记者 郭卫艳
邻里之间的互帮互助让人心里暖暖的
(4月7日)
早上8点醒来,第一件事是看微信小区业主群。现在好像也习惯了不出门的生活,不再像前几天一样提心吊胆,而是不停地告诉自己:听从安排,不添乱。
不停地刷着微信群消息,突然看到有居民将附近可以送补给的商店联系方式列了一个单子,上面有送药品的、有超市、有蔬菜店。看着家里所剩不多的物资,这一个单子真是雪中送炭。顾不上吃早饭,赶紧打电话订了不少蔬菜和零食。唯一遗憾的是没有送肉的,不过群里居民表示,目前正在想办法联系一家可以送生熟肉的店铺。
边等着送货边刷着手机,看到太原其他区也出现了相关病例,赶紧打电话联系了两个晋源区的朋友。朋友们表示所幸相关部门及时采取了各种措施,他们已从刚开始的慌乱到现在心情基本镇定下来,也做好待在家里的准备。毕竟遵守防疫规定,是对自己负责,也是对别人负责。
10点左右,接到电话,菜送到了。来到小区门口,栏杆外有一辆面包车,拉满了蔬菜、粮油,门口已有不少人等着,但是大家都很自觉,远离大门,送货员喊谁的电话,谁才上前领取自己订购的物资。是啊,封控好几天了,人们自我防范意识已经潜移默化了。
突然看到一名50多岁的男子,一个人站门口,面前的米面油蔬菜堆得像个小山一般。他准备给家人打电话求助时,小区保安说:“我帮你搬回去吧,家里少出来一个人,就多一份安全。”男子边走边不好意思地说:“家里8口人,没想到东西买了这么多,给您添麻烦了。”保安笑了笑说:“平日里我们就是服务业主,这种特殊时期更应该做好服务。”二人说说笑笑地走了。
匆匆吃过午饭,看到群里有业主说小区门口有卖炒栗子的,想着这几天可是馋坏了,赶紧换衣服下楼。一出门遇到了隔壁邻居准备下楼遛狗,不禁奇怪他家什么时候多了一条狗,便顺嘴一问。邻居解释说他的同事住13层,封闭那天给父母送东西,被封在了外面,家里就剩下一条狗,“还好是密码锁,要不这狗真要遭罪了,我答应先帮着领到我家照顾几天。”邻居说。听到他的话,我感觉心里一暖。
睡前,回忆着今天的一幕幕,突然感觉“封控”好像把大家的心拉近了,我不自觉地笑了起来。
记录人:山西晚报记者 王骁
每一个认真生活的人都值得被尊重
(4月9日)
昨天,单位一年轻同事问我所在的小区能不能买到水果、蔬菜。我说可以,啥都可以买到。她说小店区确实繁华。我想了想,和繁华没有关系,事情的关键还在人。
我居住的小区位于龙城大街,算不上繁华。我刚住过来的时候,外卖基本不能送达。住的时间长了,发现小区里做生意的人居多。不得不承认,能把生意做好,必须脑子灵活并且人勤快。疫情期间,住在这里的好处展现了出来。
这次疫情期间,我在业主群分别加到了卖熟食的群、卖海鲜的群、便利店的群、卖茶叶的群,甚至卖生饺子的群。根据相关政策,从事保障人民基本生活的行业经过批准是可以出入小区的。这些经营者白天去上班,中午或者晚上将邻居们接龙想买的食物运回来进行交易。我坚信,愿意这样做的经营者,疫情期间,营业额受到的影响一定不会太大。如果不怕辛苦,多发展一些附近小区的送货业主,生意会更好。
一朋友热衷于各种美食,这两天,她建了一个微信美食群,发一些自己动手做的美食,同时还教大家做。被封在家,很多人进群,热热闹闹地跟着她学做美食,一天下来,群人数超过380人。
每一个认真努力生活的人都值得被尊重,你我都是!
记录人:山西晚报记者 郭卫艳
发烧了 工作人员上门做核酸检测
(4月9日)
早上8点,一睁眼就感觉到头昏昏沉沉的。在这种特殊时期,身体表现出来的任何反常信号都会让我吓一跳。赶忙拿出体温计测量体温,37.4℃。心里顿时咯噔一下。
上午小区要全员做核酸检测,我赶紧在业主群向组长汇报了发烧的情况,得到答复:先不要出门,具体安排后随后通知我。
翻出家里备着的“布洛芬”,吃下,然后又拿出了最厚的被子裹着睡觉发汗。再睁眼,上午11点,汗水湿透了睡衣。感觉身体没有任何不舒服,体温是36.2℃。将情况赶紧向业主群汇报后,舒舒服服冲了一个热水澡,感觉神清气爽。
简单喝了一些白粥后,有人来敲门,两名穿着防护服的工作人员上门给我检测核酸。工作人员边检测边询问着我身体状况,提醒我说这两天先不要出门了,需要什么物资在群里联系物业工作人员,会送上门。临走时,他们又提醒我:“最近家里停了暖气之后时冷时热,在家必须要注意保暖,如果还发烧的话记得及时报备。”
下午3点多,和朋友们视频讲述了上午的经历,视频里看着其中两名朋友身穿着志愿者服,忙着参与第三次全员核酸检测工作。他俩都表示,当志愿者虽然累,穿着防护服也很不舒服,但是一想到是为抗疫做出了自己的贡献,心里还是比较满足和快乐的。
视频没几分钟,他俩匆匆挂断了电话。他们很忙,忙到顾不上吃饭。
下午5点左右,再次测量,体温正常。
晚上8点左右,又量了量体温,正常。
4月9日,体温计陪着的一天。
健康真好。
记录人:山西晚报记者 王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