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1版:山西晚报

如何更好地备考、规划时间

高考进入倒计时 专家支招助冲刺

  •   距离2022年高考已经不到一个月了,高三学子即将迎来收获的日子。经历了开学延期、线上教学、封闭管理等各种情况,学习和生活都受到了一定的影响。但办法总比困难多,自4月25日起,太原市高三学生开始全封闭复课,全力备战高考,山西省实验中学的一位同学说,疫情对于他们的学习确实会有影响,毕竟网课打乱了原本的学习节奏,需要在短时间里快速适应网课,但是无论老师或是同学,都努力在有限的条件下做到最好。
      省实验中学于捷老师告诉山西晚报记者,目前高三学生状态都不错,基本上保持着跟老师配合的积极状态。校园里恢复了琅琅读书声,学生们都在抓紧最后的时间争分夺秒地学习,同时劳逸结合,操场上也有同学们跑步、打篮球的身影,每个人在疫情中都有所成长,老师、学生、家长都学会了面对突发状况,迅速调整自己,不抱怨、不颓废,在可能的情况下把自己的事情做到最好。
      距离高考还有20多天,高三学子如何更好地备考,如何合理规划做好时间管理,如何做好疫情防控,如何做好学生心理调适等都成为了家长和考生关注的热点话题,为此,山西晚报记者对话中高考专家武嘉老师,为考生和家长答疑解惑。
      专家简介
      武嘉
      山西省高考填报志愿专家、山西省职业生涯规划专家、二级心理咨询师(二级)、人力资源规划师(高级)、高中生涯规划师、艺考学校分析师、校考学校分析师、幼升小、小升初、高中教育咨询、学业规划师。
      参与编写:2022年山西省高中生《多元升学途径与学业规划》,2020年、2021年《山西省艺体高考志愿填报数据与方法》。
      潜心专业研究初升高学生学习生涯规划13年,帮助过众多学习成绩薄弱的孩子进行择校分析和未来学业规划,得到了满意的效果。
      同时从事高考填报志愿13年,尤其擅长对艺考政策和校考合格证学校的分析,并在艺术类填报志愿方面有极其丰富的经验和数个成功案例,帮助需要的家长和孩子成功走入大学……
      A 心理状态学习和家庭双重制约
      山西晚报:目前高三学生普遍的心理状态如何?
      武嘉:受疫情影响,大多数高三学生上了半个月网课。现在距离高考只剩20多天,许多学生总感觉时间不够用,总怕自己考不上大学,一到考试就紧张焦虑,担心自己发挥不好,达不到父母的期望,反而更影响他在考试中的正常发挥。
      还有的学生由于压力大、睡眠质量差,上课效率低;熬夜学习完后头脑清醒,睡眠质量低,第二天上课又犯困,恶性循环;或者胡思乱想,没有充足的睡眠,身体感觉不舒服、累、压抑;有的同学时间管理不好,通过熬夜来宽慰自己。如果长期处于忧虑、恐惧、紧张、担心之中,超强度听课做题,睡眠不够,再加上饮食不规律,就会影响胃肠道功能,出现食欲低下、胃胀、恶心、腹泻等症状。还有的同学感觉自己付出和成绩不成正比,内心很焦急失落,下一阶段盲目学习。一些基础差的学生自暴自弃,“反正我也学不会,复习也没用,在教室也是一种煎熬”。学习盲目会导致学生在最后阶段,不知道具体该怎么学才能令成绩最优化。
      另外,进入高三,个别早恋现象导致学生心不静,有分心现象。家长不正确的引导教育,导致孩子压力更大,家庭关系出现问题。
      
    B 家长、老师 尊重孩子正确引导
      山西晚报:高考最后阶段,也是考生和家长情绪最不稳定的一个月。最后阶段,家长、老师该如何帮助学生调整好状态,应该注意哪些方面的问题?
      武嘉:过度焦虑的情绪会给考生造成更大的压力,不利于备考,无论是考生还是家长,都应以积极平和的态度面对高考。家长和老师要稳住心态,要相信孩子,鼓励孩子。理性地看待孩子的分数问题并且营造宽松的家庭氛围。
      作为父母,应当允许、鼓励、引导孩子适当地做一些放松的事情,把自己放到一个平稳的、开阔的心理环境中。尊重孩子的想法和意愿,以一颗平常心对待孩子的高考,说不定反而会起到意想不到的效果。家长、老师要注意:
      1.帮助孩子调整好心态,狭路相逢勇者胜,在这最后阶段,帮孩子调整好心态,平常心复习,一直到高考结束。高三学生寒窗苦读,每天披星戴月,也许会焦虑、恐慌,陪伴是最长情的告白,这段时间要一起陪着孩子,让孩子相信,命运能看见自己每一份努力。成功就是孩子自己一点一滴的努力和坚持。
      2.照顾好孩子的生活起居,做好饮食卫生,保证孩子身体健康、精力充沛地冲刺、参加考试。切忌时时处处询问孩子的学习情况和模考成绩!
      3.引导孩子正确对待高考。人生任何时候都是起点,只要坚持努力,坚持学习,任何时候都不晚。活到老学到老,高考即使结束,读好大学后,后面还有读研究生呢,高考不是终点,而是人生的加油站。压力无所不在,每天可见,望广大考生面对压力不能回避,也不能视而不见,要正确对待,应根据自己的个性特点、认知能力、应对方式和生活态度,做到合理地宣泄紧张情绪及压力,把压力减小到最低限度,以保证自我的身心健康。
      
    C 冲刺阶段 回归课本总结技巧
      山西晚报:冲刺阶段,怎么抓住有效学习时间,如何去进行复习?该重点抓住哪些方面?
      武嘉:首先要回归课本,查缺补漏,课本是考试的依据。无论何时,都要重视课本。这段时间,同学们要把教材上重要知识点以及案例再过一遍,确保这些内容已经熟练掌握。对于不熟悉或者研究不透彻的内容,要结合案例和习题深入研究。
      其次,提高做题的质量,在回归课本时,要做题练手。距离高考的时间严重不足,想要大规模、大范围刷题已经不可能。这时,可以少量刷题,但要注意提高做题质量。做题时,心中要明确知道它考查哪个知识点,解题思路是什么,答题技巧又是什么,有没有其它解法。认认真真做一道题远比粗做十道题的效果要好很多。
      第三,反思错题,对错题追根溯源,不管是回归课本,还是在做题过程中,总会遇到一些错题。这段时间,建议时常反思错题。错题得不到解决或者解决得不彻底,下次遇到同种类型的题还会错。所以,同学们要对错题追根溯源,然后针对性的攻克。
      第四,总结答题技巧和应试技巧,冲刺时间想要提高分数,总结答题技巧和应试技巧是必须要做的事。高考各科考查的题型是相对固定的,每种题型都有对应的答题技巧,同学们可以结合参考答案,总结各种题型的答题技巧。另外,考试时间的分配、答题顺序、答题策略等,都要提前安排好。
      第五,调整好心态,不要患得患失,高考前的模考非常多,模考成绩忽上忽下的学生,会产生患得患失的感觉。这时应该摆正心态,模拟考试并非真正的高考,模考试卷的难度系数也不同,考生的成绩有浮动很正常。所有高考考生一定要调整好心态,相信自己!
      
    D 疫情之下 以平常心做好当下事
      山西晚报:“踉踉跄跄,跌跌撞撞”,很多人用这八个字来形容这一届高三学子。经历了疫情的他们有什么变化呢?
      武嘉:虽然疫情已经陪伴了我们三年的时间,但是它每次的出现总还是伴随着“突发”“紧急”“立即”等字眼。学生的学习生活也总是在“居家”和“返校”之间不断转换,深切感受到了学生的巨大成长。
      首先,学习更加投入。学生们在高一的第二学期就已经解锁了上网课的新技能。一开始的效果有偏差,没有互动的课堂、逃课打游戏追剧的学生、老师电话催促的无效,家长无计可施的无奈等,充斥着学生的网课生活。
      两年后的今天,学生们更加体会到网课学习的自由度和对学习自我调控的功效,利用网络与老师积极互动答疑解惑,反而在疫情这段特殊的时间里奋起直追;“返校复课”后,学生们更是倍加珍惜在校共同学习的机会,在校课堂的学习也更加积极投入。疫情的常态化,使学生学会了“平常心”。
      疫情刚开始,离生活稍稍近些时,有学生表现得很担忧,不断地问“老师,怎么办,我好害怕,万一……”现在,他甚至可以安慰他人。在疫情之下,学生们感受着来自社会和学校方方面面的细致用心,在无数“大白”和志愿者勇于担当无私付出的影响下,学生们不止一次地表达过高考之后希望能够服务社会的愿望。疫情之下,学生们以“平常之心”,静心做好当下该做的,并决心将自己的价值与国家和社会价值紧紧结合。学生的成长是品质磨练的成长,是浓浓家国情浸染。
      距离2022年高考已经不到一个月了,高三学生即将迎来收获的日子。真切地希望同学们在疫情未散之时,内心的斗志不灭,奋发有为的精神不减,努力做自己的英雄!乾坤未定,你我皆是“黑马”。
      相关链接
      根据相关防疫要求,考生们需要提前准备注意哪些方面?
      一、持续做好个人防护
      勤洗手。正确洗手能洗去病毒,饭前便后、接触宠物或其粪便后,用流动的水和肥皂洗手,每次洗手时间不少于20秒;常通风。经常开窗通风,保持空气流通,可以降低空气中病毒细菌密度,室内每天通风2-3次,每次不少于15分钟;配合接受核酸检测;日常生活做好消毒。规律作息、充足睡眠、合理膳食、适量运动,增强身体免疫力;主动监测,主动报告,每天早晚测量体温,主动报告任何身体不适状况。密切关注疫情防控动态,关注已公布确诊病例和无症状感染者行程轨迹,如与自己的生活轨迹有重合和交集,及时主动报告,不要隐瞒健康和密接信息;保持良好心态,从电视、国家机构网站等平台查看疫情防控信息,坚决做到不信谣,不传谣,不恐慌,不焦虑。
      二、考前准备
      1.考生要做好考前14天健康监测和核酸检测筛查。
      2.考生及共同居住人严格遵守当地疫情防控要求,加强自我管理,注意个人防护,非必要,不聚集、不聚餐、不跨区域流动,不到人群流动性较大的场所,不前往中高风险等级地区。
      3.根据往年经验,部分地区可能会要求提前进入考场,要求48小时核酸阴性证明等。如2021年广东省高考入场,要求提前至少60分钟进入考场。
      4.高度重视交通、住宿、饮食安全和自我防疫保护,赴考时尽量提前出行,为入场检查、体温检测留出足够的时间,并自觉服从考点学校疫情防控工作的规定和要求。
      三、滞留外地的考生怎么办?
      5月10日,山西省招生考试管理中心发布提醒:目前仍滞留在外省(市、区)的考生须主动向高考报名所在地县(市、区)招办进行报备,按要求于高考前14天(5月24日前)尽快返回高考报名所在地备考,以免因疫情变化而影响参加考试。旅途中须做好个人防护,返回后及时向居住社区和报名地县(市、区)招办进行双报备。已在本省的高考考生,考前非必要不离开我省。
      此外,多省、市提醒:因滞留考生未主动报告滞留状态、滞留信息造假、拒绝配合报名地中学或报名所在地县(市、区)招生考试机构完成摸排信息,由此不能按时参加高考的后果由本人承担。
      四、太原市的学生,考前非必要不离开太原市,不前往重点涉疫地区、中高风险地区、有疫情报告地区、外溢风险较高地区和省内边境县(市)。
      在上下学的路上,做好个人防护,保持“两点一线”闭环管理,回家后要对自己的交通工具及所带物品进行消毒,如需乘坐公共交通工具,应全程佩戴口罩,途中与周围乘客尽可能保持安全距离。日常做到勤洗手、多通风,非必要情况少出户、少聚集,确保自己与家人的安全。每日入校要做好体温三检(早、午、晚检),若发现异常,积极配合相关工作人员做好相关处置工作,疫情防控期间,保持良好心态,静心、用心学习,勤奋刻苦。
    山西晚报记者 李婕

    分享到:

    过往期刊

    • 第2022-05-13期

    • 第2022-05-12期

    • 第2022-05-11期

    • 第2022-05-10期

    • 第2022-05-09期

    • 第2022-05-06期

    • 第2022-05-05期

    • 第2022-04-29期

    • 第2022-04-28期

    • 第2022-04-27期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