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进长治市潞州区大辛庄街道果园村的果蔬花卉繁育基地,色彩斑斓的仙客来竞相开放、争奇斗艳,一株株水果黄瓜、奶油草莓、五彩柿子,郁郁葱葱,长势喜人。“我们之前外出打工,也没有个固定收入。如今村里建起了花卉大棚,在家门口干活就能挣上钱,日子也越过越红火。”村民张女士正在大棚里忙碌着,笑容洋溢在她的脸上。
村靓民富生态美,乡村振兴谱新篇。潞州区始终坚持把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摆在优先位置,立足打造全省乡村振兴先行示范区总目标,综合分析山、水、林、田、湖区位优势,确定以环漳泽湖片区、老顶山片区、东山塔岭山片区“一环两线”三大片区,带动乡村振兴全面发展。目前,该区共实施产业集群项目8个,培育各类园区10个。休闲农业经营主体个数达160个,全年完成营业收入14000余万元,农副产品销售收入达2600余万元。创建美丽休闲乡村省级示范村10个、市级示范村13个,全力打造产业特色鲜明、基础设施完善、宜居宜业宜游、社会安定和谐的美丽乡村。
乡村振兴,产业先行。2021年,果园村利用独特的区位优势,流转土地100亩,多方筹资2000余万元,建设了集蔬菜、高中档花卉种植为主的大型特色果蔬花卉繁育基地,高标准建设了2座全智能化现代日光花卉大棚、12个日光蔬菜大棚以及2个全智能化整体连栋温室,采用绿色食品标准生产,努力打造全省乃至全国知名超市、卖场连锁店的稳定货源基地。
乡村振兴不仅产业要兴旺,更要让老百姓宜居宜业。走进该区西白兔镇南村,一条条绿树成荫的村道,一幢幢崭新整洁的楼房,一个个别具特色的文化休闲广场,一面面弘扬农村新风尚的文化墙,呈现出一派生态文明、人文宜居的幸福之美。
“我们南村老百姓幸福指数特别高,享受着村里的福利、分红,什么也不操心,现在就是享受晚年生活。”村民冯先生高兴地说。
南垂村积极探索“智慧农村”建设,强化互联网、电子商务、乡村建设“三点结合”,让村民们通过数字经济致富,乐享“智慧”生活;北董村充分挖掘旅游文化内涵,发挥特色资源优势,依托塔岭山上的百亩桃树,每年4月中旬举办“魅力北董桃花节”,成为潞州区乡村旅游的一张金名片……如今,行走在潞州大地,处处乡韵悠悠、村风融融、如诗如歌,村美民富生活好,和谐盛景入画来。
山西晚报记者 张文举 通讯员 孙鸣 董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