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5版:社会直通车

“小积分”积攒出了“大文明”

因积分制,大同市云冈区口泉乡窑子坡村越来越多村民积极参与公益活动

  •   山西晚报讯(记者 郭斌 通讯员 尚铁军)一桶洗洁精积20分、一条毛巾积10分、一个牙刷积5分……在大同市云冈区口泉乡窑子坡村的爱心积分超市里,琳琅满目的生活用品摆放得整整齐齐,村民通过卫生清扫、孝敬父母、邻里互助、参加集体活动等获得积分,用积分兑换生活用品。如此特别的超市,让“小积分”积攒出了“大文明”。
      平整干净的水泥路、规范有序的砖瓦房、崭新亮丽的健身器材、绿草如茵的新建公园……窑子坡村地处七峰山脚下,近年来,靠着得天独厚的优势,窑子坡村从以往的贫困村一跃成为富裕村,仅2021年村集体就收入1980余万元。
      刘彦的家距离村委会不远,两年前新盖的院落干净整洁,房间里桌子、茶几和床铺收拾得整整齐齐,屋内的花房和院中的花园被打理得生机勃勃。
      刘彦家被评为村里的“五星文明户”,不仅仅因为家里打扫得干净,一家人互敬互爱也是村里人的榜样,不论村里谁家需要帮忙,这家人比谁都热心。从去年年中实行“积分制”以来,每次评分,刘彦家都会被加分,一年下来除了已经“消费”的积分,目前还余1000多分。
      “自从有了积分制,村民看见有人往路上扔张纸都要上前说道说道。以前街里街坊免不了要吵架斗嘴,现在大家见面都和气着呢。”村民胡生旺说,“现在生活好了,按说毛巾、香皂啥的都不值几个钱,可大家都在暗暗比较,比的可不是那几块钱,比的是谁的素质更高、谁的心里装着咱全村。”
      村主任胡晶告诉山西晚报记者,目前,在党员的带动下,窑子坡村全部村民都已经加入积分制平台,越来越多的村民在日常生活中积极参与到人居环境整治、防疫防汛、学雷锋等公益活动中,解决了以往农村地区移风易俗无从下手、缺乏着力点的困境,找准了推动陈规旧俗务实与务虚的结合点,让文明新风在农村落地落实、在群众心中开花结果。

    分享到:

    过往期刊

    • 第2022-06-06期

    • 第2022-06-02期

    • 第2022-06-01期

    • 第2022-05-31期

    • 第2022-05-30期

    • 第2022-05-27期

    • 第2022-05-26期

    • 第2022-05-25期

    • 第2022-05-24期

    • 第2022-05-23期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