侯晓岩
太原市血液中心机采服务科主任、“全国无偿献血奉献奖”金奖获得者
林谦
太原六味斋实业有限公司纪检书记、工会副主席、综合办公室主任
赵志祥
太原市无偿献血志愿服务大队志愿者、“全国无偿献血奉献奖”金奖和无偿献血志愿服务终身荣誉奖获得者
张鹏
太原市小店区红十字会红十字应急救护培训讲师
李建军
“来宝战队”龙城百日跑及献血团队组织者
山西晚报讯(记者 张梦莹)6月14日是第19个世界献血者日。6月13日15时30分,太原市血液中心相关负责人和部分献血者代表做客“山晚帮办”直播间,讲述献血背后那些不为人知的故事。同时,现场嘉宾还就广大市民关注的“献血”“用血”问题进行答疑解惑。
每年的6月14日是世界献血者日。今年的口号是“献血是一种团结行为。加入我们,拯救生命”。活动目标为“感谢全世界的无偿献血者,让更多公众认识到定期参加无偿献血的重要意义;强调坚持无偿献血以保障血液充足和安全供应的必要性;建立国家血液供应保障体系,呼吁社会公众广泛支持、参与无偿献血”。直播开始后,嘉宾讲述了自己及团队不为人知的“献血”故事,引起了山西晚报读者、网友的广泛共鸣。他们在直播现场热情解答公众关于无偿献血的种种疑问和顾虑,并呼吁:希望更多爱心人士能够积极献血。
当日17时,直播结束后,热心网友在线上提问不断。对此,直播嘉宾太原市血液中心机采服务科主任侯晓岩表示,太原市民如果有更多献血方面的疑问需要解答,可拨打0351—8304100或0351—8304200两部电话进行咨询。广大读者也可继续关注山西晚报,获得更多关于“无偿献血”“用血”方面的常识。
答疑解惑
关于无偿献血这些常识要知道
问:献血前需要注意什么?
答:如果你想去献血,那么在献血的前一天或当天最好不要喝酒,同时也尽量不要吃一些油炸食品。如果吃了一些高脂肪、高蛋白的食物,就可能会造成脂肪血,从而影响到血液的质量。但是在献血时也不要饿着肚子,可以清淡饮食,吃一些馒头、稀饭等食物。
在身体出现不适的情况下,建议不要献血。特别是在献血之前服用药物的人,可能他们的血液中会有相应的对抗物质,这样对输血者来说不是一件好事,同时血液里面还残留一些药物的药性,会影响到血液的功能。
对于一些女性朋友来说,如果在月经期间献血,可能会出现晕倒的现象,严重影响身体健康。所以女性在特殊的这几天里,尽量不要去献血,以免给身体造成伤害。
此外,在献血之前一定要保证充足的睡眠和愉悦的心情。
问:献血间隔期是多久?
答:全血捐献间隔:两次献血间隔为6个月以上,每次献血量为200ml—400ml;机采血小板捐献间隔:两次捐献间隔时间不少于2周、不大于24次/年;机采血小板捐献后与全血捐献间隔:不少于4周;全血捐献后与机采血小板捐献间隔:不少于3个月。
问:献血后需要注意什么?
答:献血之后,24小时之内要保护好针眼,避免针眼遇水;适当休息,不要做剧烈运动和从事高强度的工作。需要提醒的是,献血后,可适当地增加一些营养,吃些瘦肉、鸡蛋、豆制品、新鲜水果和蔬菜等,可促进血液成分恢复更快,但切忌暴饮暴食,而且补充营养不能过量,因为造血的主要原料是蛋白质、铁、维生素B12和叶酸等,这些养料在普通饮食里都有,不必特别去多吃。
问:什么是捐献机采成分血?
答:捐献机采成分血是指健康公民通过血液分离机捐献血液中某一种成分的无偿志愿献血行为,捐献的成分可以是血小板、粒细胞或外周血干细胞。
目前国内以捐献机采血小板最为普遍。捐献成分血时,血液从一只手臂入针通过相连接的经过消毒、一次性使用的管道流入血液分离机内,分离出所需要的某一成分(如血小板),同时将其他血液成分输还给献血者。
捐献成分血与捐献全血有三个不同。首先,所捐出的血液成分不同,捐全血是采集血管内的全部血液成分,而捐献成分血是仅采集血液中心的某种成分(如血小板)等;其次,捐血过程所耗时间不同,捐献成分血约30—60分钟,而捐献全血仅需5—6分钟;最后,就是捐血间隔期不同,每次捐血成分血的间隔时间为2周,捐血全血的间隔时间为6个月。
问:捐献成分血前要做哪些准备?
答:机采成分血需要专门的设备和场地,所以机采捐血一般都在条件较好的血液中心或固定捐血站进行;一般在临床需要时才采集,故捐献成分血的志愿者需要事先填写捐献成分血登记表,等候血液中心的预约通知或主动预约捐献时间。
血小板成分捐献者的健康标准与捐献全血者一样,上机前需先做健康体检和化验。捐献成分血的前一天应有较充足的睡眠,勿饮酒,前一餐勿食过分油腻的食物,一周内没有服用阿司匹林等药物。上机前还要做血小板计数。由于男士手肘部血管便于穿刺,为此更欢迎男士加入捐献机采成分血的行列。
山西晚报记者 张梦莹
爱心故事
侯晓岩:血液“守护者”工作近30年无偿献血77次
她是一名献血志愿者,多年来共献血77次;她也是一名血液的“守护者”,工作中认真严肃;她不仅参加过非典康复者恢复期血浆的采集,还在2020年初,顺利采集了全省第一例新冠肺炎康复者的恢复期血浆……
她,就是太原市血液中心机采服务科主任侯晓岩。她不仅是太原护理学会理事、太原护理学会采供血护理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还曾被评为“太原市青年生产操作岗位能手”“太原市新长征突击手”、省“优秀青年岗位能手”“全国无偿献血先进个人”……
采集新冠康复者恢复期血浆她冲锋在前
2020年初,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让所有人措手不及。就在当年的2月7日,太原市血液中心接到了山西省卫健委要求开展新冠肺炎康复者恢复期血浆治疗的通知。“因为我有在抗击非典一线上采集康复者恢复期血浆的经验,所以就主动报了名。”侯晓岩说。
当时,侯晓岩面临的问题其实不少,面临捐献者,该有哪些必要的防护?这些防护用品能不能备齐?捐献者已经在恢复期,可他们的血液有没有传染性……这些问题,侯晓岩都来不及细想,在长子单采血浆站免费提供采集耗材并提供技术支持后,她经过紧急培训,顺利地采集了山西省第一例新冠肺炎康复者恢复期血浆。2月9日凌晨,她采集的血浆就被用于危重患者的抢救,并取得了良好的疗效。
之后的两个多月时间,侯晓岩不畏艰险,克服一切困难,到平遥、运城等十多个县市执行采集任务,共采集63人次25500毫升血浆。在满足省内临床需求、挽救了省内多位危重病人的同时,还支援武汉11400毫升。
在被问到“担不担心被感染”的时候,侯晓岩表示,自己只是在尽责做好自己的工作。
日常工作她毫不松懈
作为太原市血液中心机采服务科科长,侯晓岩从1997年负责开展成分血采集工作,填补了此项技术在省内的空白。2005年9月,她更是带领团队,提前一年实现了“单采成分血捐献100%来自无偿献血”的转变。目前,太原市单采成分血采集量以平均每年约18%的速度增长。
今年4月的疫情,让侯晓岩深深明白:血液中心在全面做好防控工作的同时,不仅要保证血液库存充足、安全、有效,更要保证献血者的健康。而为了让献血者拥有更安全的献血环境,消除紧张心理,她对工作人员提出五个“要求”:一是工作人员查验健康码和行程码后,在原有献血征询表的基础上增加了一份疫情防控期间的特殊征询表;二是严格做到“一人一巾一带”,最大限度避免献血者交叉接触;三是对环境、仪器进行严格消毒;四是所有工作人员严格自我防护,献血者戴口罩、穿鞋套方可进入采血室;五是要向献血者宣传疫情防范知识,使他们安心献血。
在她的严格要求下,太原市血液中心的采血工作在疫情期间平稳度过。
血液库存告急她率先坐上采血椅
“我第一次献血的时候,还是医院的一名普通护士。”侯晓岩说,但现在,她在太原市血液中心已经工作了快30年了。多年来,她的无偿献血之路,一直就没停过,“大概数了一下,一共献血77次,其中72个治疗量单采血小板、全血1000ml。”
如果说日常献血是侯晓岩生命的常态,那在血液库存不足的时候,侯晓岩常常是团队里带头的“应急队员”。
今年4月,太原出现新冠肺炎阳性感染者,受人员管控影响,街头流动人数骤减,血液库存持续走低。但医院不可一日无血,患者生命更经不起等待。当时的状况,虽然有万柏林区热心市民积极挽袖献血,但对于临床用血却远远不够。看着持续走低的库存,侯晓岩万分焦急,作为献血服务者,没有谁比她更清楚缺血的严重性。没有多做考虑,侯晓岩率先坐上了采血椅。而在她的带领下,太原市血液中心的员工纷纷挽袖献血,甚至,大家的家属和朋友也纷纷加入进来,成了一个个“流动血库”。
“我们还是希望能有更多人加入到无偿献血的队伍中来,为更多的人创造生命之光。”侯晓岩说。
山西晚报记者 张梦莹
林谦:老字号企业员工11年坚持无偿献血从未间断
我省知名老字号“六味斋”,从2012年开始,每年组织一次员工无偿献血活动。至今已有11年的时间,累计献血人数达3000余人次,献血总量达到近100万毫升。献一份热血、送一份爱心,六味斋的员工用滚烫无私的热血为“良心企业爱心企业”做了最准确的注解。林谦,正是这项公益事业的推动者、组织者,六味斋员工集体无偿献血活动的参与者。
始于爱心忠于团结与奉献
2012年,六味斋有位职工住院紧急需要输血,部分同事得知消息后就踊跃到医院报名参加献血。当时,热血澎湃的员工们还不清楚献血需要到血液中心,不是到了医院随便可以献。六味斋一直热心公益事业,当公司领导了解到具体情况后,党委、工会主动联系太原市血液中心组织了第一次集体无偿献血活动,这一献就是11年。至今,六味斋全体员工累计无偿献血人数达3000余人次,献血总量达到近100万毫升。
六味斋的员工不仅参加集体无偿献血,有些员工因身体不适或者其它原因错过了集体献血日,还会自己再去献血。太原市血液中心个别时候会有某型号血储备不足的情况,热心员工积极响应,去临时献血。
六味斋的员工用实际行动践行了“责任靠奉献”的企业核心价值观,用自己的爱心和热血,谱写了企业心系社会、报效社会的美丽乐章。这种助人利己、关爱大众的观念已深入六味斋员工的心。
首次参加献血的员工超过百人
在这种情况下,参加无偿献血的员工越来越多。2012年,六味斋的员工是2000多人,首次参加献血的员工超过了百人。随着无偿献血常识普及再加之党员干部带头在前,参加无偿献血的职工逐年增加,2021年人数达到近四百人,占员工总数的20%之多。为了鼓励员工积极参与,每次组织完集体无偿献血活动,公司还会给献血员工发一些纪念品;积极参与献血的员工可以优先考虑评为公司的优秀员工,同时把无偿献血作为一项评优要求纳入评优范围。
太原市血液中心专门派团队来服务六味斋的集体无偿献血,医疗器械安全,也会给员工们做心理疏导,大家很放心。十多年来,六味斋获得了许多无偿献血公益类奖项和荣誉。太原市血液中心多次送来“热心公益事业,弘扬人道主义”的锦旗和牌匾,高度赞扬六味斋员工关爱他人的博爱之心、勇于承担社会责任的高尚品格和奉献社会的良好风尚。2018年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中国红十字会总会、中央军委后勤保障部卫生局联合授予六味斋“全国无偿献血促进奖单位奖”。
六味斋的全体员工为此非常骄傲,他们不仅工作做得好,做人品德也是杠杠棒!而通过这件事情,也让六味斋全体员工感受到六味斋是一家有温度、有爱心的企业,凝聚了员工的心。
掌舵人的坚持鼓舞了士气
六味斋的掌舵人阎继红女士,是倡导员工集体无偿献血的第一人。六味斋能坚持11年集体无偿献血,离不开她的鼓励支持,她从制度上、福利上、组织上传递了爱心,也给了员工信心。阎女士已经60多岁了,但她思想开放,有颗火热的心,在她符合献血年龄的时候,也曾积极参与公司的集体无偿献血活动。在她的影响下,员工都很感动,积极性很高。
无偿献血是无私奉献、救死扶伤的崇高行为,但无偿献血又是一项长期性、艰巨性、综合性的社会工程。六味斋希望太原及全省的其它媒体也能像山西晚报一样,热心于无偿献血公益事业的宣传,创新舆论宣传和引导方式、丰富宣传内容,通过群众喜闻乐见、简单易懂的形式普及无偿献血的科学知识,真正为市民解疑释惑,让无偿献血的概念入脑入心,影响更多人加入到无偿献血的队伍中来。
山西晚报记者 戎紫冰
赵志祥:献血达人志愿服务时长超过4000小时
赵志祥是知名的献血达人,从2011年8月6日第一次献血至今,他已经献血61次,总献血量24000毫升(其中包括献全血5次2000毫升、机采56次110个治疗量)。他还加入了造血干细胞库,是中国人体器官捐献第1951位志愿登记者,参加无偿献血志愿服务时长超过4000小时。
用自己血的人是有缘的亲人
2011年8月,一次偶然的机会,赵志祥在太原五一广场游玩,看到太原影都附近献血屋周围穿红马甲的志愿者宣传无偿献血。血气方刚的赵志祥想着,可以用自己一小部分血液救助需要的人,何乐而不为。他进了献血屋,听说临床缺B型血,恰好自己是B型血,毅然挽起袖子捐献了400毫升。当天正好是2011年8月6日,七夕节,非常浪漫的日子,赵志祥暗自许下承诺,每年的这一天都要献血。
两天后,赵志祥收到血液中心信息:“尊敬的赵志祥先生,您的血液经检测结果合格,即将用于临床救治患者,感谢您的爱心奉献”。收到短信后,赵志祥心里非常激动,坚定了自己要继续助人为乐的决心。
赵志祥是体育生,身体素质很棒,献血后没有任何不舒服的症状。第一次献血之后,每年的七夕节他都会去献血,平均每年献全血400毫升。他把“七夕”中国情人节,当做了“亲人节”。“用到我的血的人,是和我有缘的亲人。”在赵志祥看来,这是一件很奇妙的事情。
赵志祥已经习惯了定期献血,他会坚持下去,助力更多需要帮助的人。
加入集体无偿献血的单位越来越多
赵志祥于2018年加入太原市无偿献血志愿服务大队,连续四年多的无偿献血志愿服务工作让他深深地体会到,要想成为一名合格的无偿献血志愿者,做好志愿服务工作,首先要有一颗爱心,因为它是志愿者全身心投入无偿献血志愿服务工作的基础和动力,其次还要有责任心,它能促使大家为做好服务工作而去努力学习。
赵志祥和多位志愿者队员坚持多年,配合血液中心常年做好各血型人员的电话回访和沟通工作,以备不时之需,满足血液库存淡季的临床供应。赵志祥经常与同伴们一起,深入到机关、企事业单位,号召大家无偿献血。在他们的努力下,加入集体无偿献血的单位越来越多,有些爱心单位主动建立了奖励机制,鼓励员工无偿献血,这份团结的力量强大且坚定。
每年暑假,学生献血人数递减,赵志祥和志愿者队会协调对接流动献血车走进街道、社区,让更多的普通居民参与进来,这个行动与今年世界献血者日“献血是一种团结行为,加入我们,拯救生命”的主题高度契合。志愿者队不光是献血的积极参与者、组织者、发动者,更是无偿献血的宣传队。赵志祥每月都会和伙伴们将新出版的《志愿者报》,张贴在人流量大的场所、小区便民服务宣传栏,大家一起利用自己的空余时间向广大市民宣传无偿献血的意义,发放献血小知识手册,让更多的人了解无偿献血,参与无偿献血。
在赵志祥的影响和号召下,志愿服务队正在一天天壮大,大家利用各种渠道传递爱心,让所有有爱心的志愿者参与无偿献血,满足太原市不同时期的临床用血需求。
山西晚报记者 贾蔚然
张鹏:无偿献血既是帮助别人也是保护自己
张鹏是名退伍军人,工作十几年来,生活工作与无偿献血紧密地联系在一起,在他的精神世界里,无偿献血既是帮助别人也是保护自己,甘于奉献的人会过得更加美好和充实。
是爱心奉献更是责任使然
2003年11月26日,张鹏退役转业回家。出了太原火车站,他想在街上走走看看,细细感受一下家乡的新风貌和变化。走到五一广场太原影都献血屋附近,琢磨着当天是个特殊的日子,认为自己该做一件有意义的事情,张鹏就撸起袖子献了400毫升血。
之后,张鹏去了小店区红十字会工作。红十字会的主要工作内容就是“三救三献”,三救是应急救援、应急救护、人道救助;三献是献血液、献造血干细胞、献人体器官组织。
这些年,他的主要工作之一,就是宣传无偿献血,组织有爱心的单位和企业职工集体无偿献血。就在6月10日上午,张鹏刚刚组织山西中通太原分拨中心的职工们完成了一次集体无偿献血,他在现场也献了400毫升的血液。
在张鹏的世界里,于公于私,无偿献血是责任,是应该做的事情。让他欣慰的是,公众对无偿献血的认识越来越深刻,加入无偿献血队伍的人逐年增多。
无偿献血助人利己
在他的感染下,张鹏的家人、至亲、朋友,许多人都去参加了无偿献血。
张鹏称,无偿献血相当于给自己留了份血液储蓄,上了份健康保险,本人献血够800毫升,终身用血都可以报销,直系亲属(父母、配偶、子女)可以报销等量血费。
作为应急救护培训讲师,张鹏介绍,大家如今的生活条件好,人到中年患心血管疾病的几率加大,献血可以预防心脑血管疾病,防治动脉硬化、脑血栓等,能预防高血压,降低癌症、心脏病的发生概率,经常献血,更能降低血液黏稠度。
另外,身体不健康,血脂、血压指标不合格的人不能献血。这也提醒公众,一定要合理饮食、常运动,注意健康生活。
全社会都应支持无偿献血这项事业
张鹏称,全社会对无偿献血的宣传很重要。每年6月14日世界献血者日前后,是无偿献血的宣传高峰期。除了这个时期,无偿献血的宣传就会弱很多,只能在血液中心、红十字会、医院等特定的地方了解到。应该将无偿献血的宣传常态化,扩大日常宣传范围。
另外,要抓好重点人群的宣传发动和关爱服务工作,培育壮大固定无偿献血者人群,比如在党政机关、高校、部队、企业等地建立宣传站,安排对接人,这些人群的带动,对无偿献血行动的号召及知识普及非常重要。
还有,对于积极参与无偿献血的志愿者和单位,给予表彰鼓励,树立和宣传典型人物和典型事迹。积极支持集体无偿献血的单位,政府如有公益类财政补贴支持政策,应该优先照顾这些单位。让全社会肯定无偿献血的意义和作用,使无偿献血成为一种社会风尚。
山西晚报记者 戎紫冰
李建军:大爱在心中每月组织跑友献血
“来宝战队”是以跑步健身为主题的一个团队,也是李建军自己慢慢组织起来的。在跑步和组建队伍的过程中,李建军发现,“坚持和团结”是一件很重要的事,这和他坚持了多年的献血有着很多相似的地方。
跑步是他最初的动力
“我曾是一名海军战士,复员后经常从事一些徒步、骑行、游泳活动。”李建军说。
一次偶然的机会,他接触并参加了第三届百日跑,认为这个平台可以帮助大家更好地养成坚持运动的好习惯。就这样,他从第三届参加,并在第八届组建了来宝战队龙城百日跑,到目前的第十八届,李建军总运动打卡2046天,跑量31800公里,累计影响和带动了2000余人参加百日跑运动。
李建军自己也是一名光荣的无偿献血者,截至6月初,他已经捐献了全血2600ml,成分血11个治疗量。“第一次献血,是在2009年8月,当时是单位组织的。”李建军说,那一年,他的父亲去世了,对他的打击很大,所以单位组织献血,他就积极报名参加了。“当时很紧张也很兴奋,心想如果能够合格献血的话,不仅是对父亲的一种生命的眷恋,也是为社会做贡献。”他说,当时一听说要献血,他就主动报名参与了,并捐献了400ml的全血。
献血成了另一种坚持
那次之后,李建军隔了很长时间都没有再关注无偿献血,直到2017年。
那年的2月14日,李建军在街头看见献血屋,忽然萌生了一个想法:在这一天献血,应该会很有意义。于是接连两年,他都会选择在这一天走进献血屋献血。“后来了解到捐献全血的时间间隔是半年,那我就决定一年献两次。”他说。而且,他不光自己献血,还会叫上自己的好朋友一同参与到无偿献血中来。
可是,因为工作或其他的原因,李建军献血的计划常常被打乱,这让他有些小小的懊恼。后来他了解到,捐献成分血的间隔时间只要超过半个月就可以,这在解决他“懊恼”的同时,也萌生了新的想法:是不是可以呼吁更多人走进献血点,贡献更多的力量?于是,在2021年的下半年,他把这个想法告诉了自己的团队伙伴。“没想到一下子就有人响应了,但最后因为一些别的原因,我们没有成功组织大家献血。”李建军说。但从那个时候开始,李建军就暗下决心:从2022年开始,每个月一定要组织一次献血。
“每月一献”队员们积极参加
从年初开始,李建军所在的团队,每个月都会有人走进献血点,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1月份有14人献血,2月份26人,3月份11人,4月份26人,5月份6人。”李建军说,“就连在4月份疫情期间,我们也没有间断。”当时,大家在3月末就定好了在4月24日太原解放纪念日那天去献血的,可突如其来的疫情让这个计划不得不搁浅,好在4月底他们得知可以去献血了,就赶在了4月的最后一天去献血,没有违背“一月一献”的计划。
6月14日世界献血者日当天,“来宝战队”还将组织20多人参加无偿献血活动,不仅因为当天是世界献血者日,还因为今年献血者日的主题是“献血是一种团结行为。加入我们,拯救生命”。“以往的世界献血者日主题,重在倡导个人献血行为对挽救他人生命的重要性;然而今年的世界献血者日主题,却明确指出了献血是一种群体性的生命救助行为。一个人献血百次,和一万人献血一次,哪一个献血总量最大,更有利于血液库存充足?相信大家都明白。”他说,他希望大家能一起陪伴、一起坚持,看到坚持和团结的力量!
山西晚报记者 张梦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