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版:子夜

大姑姐“驾到”

  大姑姐新换了工作,离她家有十几公里,却离我家很近。爱人征求我的意见,可否让她在家里小住?我勉强同意。
  大姑姐驾到,先演绎一场“谍报风波”。我早餐去买煎饼,晚上回娘家。结果,很快婆婆的电话就“追”过来,说“听你姐说,你早晨不做饭,要出去买煎饼吃。还有,你昨天没回家,是吧?”我心中的火气“噌噌”地往上冒,我可不想在我们的生活中,安插一个“眼线”,回家有礼有节地提醒大姑姐,这样的错误以后要杜绝,大姑姐点头称是。
  大姑姐驾到后,绝对“视我家为己家”。勤劳可见一斑,先打扫卫生,然后刷锅刷碗,只是她的手脚比较“麻利”,我心爱的盘碗,瞬间就成了“老弱病残”。她先“抢占”了我的水杯,喝水直接拿起来就喝,而且还不固定,家里的几个水杯,都成了她的“名下之物”。遭殃的还有我的“刷牙缸”。
  为了方便她往返,我的电动车也“充公”了。大姑姐喜欢买鞋子,家里就摆满了她的各种鞋子,鞋柜前摆了一溜儿。这些或许我都能“容忍”。可是,大姑姐已经把自己当成了这里的“女主人”,所有的用具、用品都按照她喜欢的方式“自主规划”,害得我经常找不到物品。
  姐姐爱弟弟,无可厚非。只要是我爱人的衣物,她都赶紧拿去洗了。然后亲密地对弟弟说:“姐给你洗。”然而,对于我的衣服,就有点视而不见。仿佛在这个家里,弟弟开心了,就万事大吉了。
  大姑姐号称要“减肥”,晚餐后却不喜欢下楼锻炼。在客厅里,支起手机,打开音乐,就随着抖音直播,开始运动,她偏胖,脚步“咚咚”响。我小声地和爱人说:“咱家楼下有病人啊。”爱人看看她姐,对我说:“随她去吧,如果楼下找来了,再说。”我只有翻个白眼的份儿了。
  不过,慢慢地,我也发现了大姑姐在家里也有好处。每天,她习惯早起,会贴心地给我们准备早餐。或许不一定是我们最爱吃的,可是一定会准备主食和粥品,每天当我们醒来,锅里的饭就已经热腾腾的了。爱人从小喜欢苏北老家的味道,而大姑姐做的味道自然合他的口味,他总吃得格外开心。对于爱人来说,姐姐在,就有家乡的味道。
  大姑姐虽然不喜欢搞卫生,却喜欢采购。哪里的集市菜品便宜,哪里的鸡蛋又新鲜又好,她都“门儿清”。只要你想吃什么,和她说了,她都能去到处逛着,给你买回来。自从她住到这里后,冰箱里的菜总是很丰富,我就不用下班采购了。
  大姑姐住在这里后,我生了一场病,父母为了方便照顾我,让我回娘家住。大姑姐就时常发个微信过来,嘘长问短,偶尔还会让我有点小感动。后来,我能上班了。从单位回家远,下了地铁还需要步行半个小时,大姑姐就主动提出用电动车接我。每每出了地铁口,看到她的身影,还是感觉很温暖。
  那日和爱人交流大姑姐在家里住的这段时间,爱人说,血浓于水,我们要学会相互包容,要多看到别人的付出。那一天,我想了很多,我也会不时买点好吃的带回家,或是赠给姐姐一些小礼物,她自是喜不自禁。
  大姑姐驾到,生活中喜乐参半,有了些许麻辣鲜香的复杂味道……

□刘云燕

分享到:

过往期刊

  • 第2022-06-14期

  • 第2022-06-13期

  • 第2022-06-10期

  • 第2022-06-09期

  • 第2022-06-08期

  • 第2022-06-07期

  • 第2022-06-06期

  • 第2022-06-02期

  • 第2022-06-01期

  • 第2022-05-31期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