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9版:沿着总书记的足迹

山西综改示范区:走在前 作示范 创一流

  •   建设国家资源型经济转型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是党中央赋予山西的重大任务,山西是全国第一个全省域、全方位、系统性的国家资源型经济转型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
      2017年6月、2020年5月,习近平总书记两次来到山西转型综合改革示范区考察。
      山西综改示范区不负重托,以“走在前、作示范、创一流”的发展理念,先行布局发展未来产业,加强基础设施和干部队伍建设,加快打造战略性新兴产业和现代服务业发展高地,打造最优营商环境、最佳宜居宜业新区,在改革、创新、发展各方面走在前列。
      6月7日,山西晚报记者走进山西转型综合改革示范区进行采访。
      聚焦“六新”突破
      为转型发展蹚新路作示范
      在山西转型综合改革示范区政务服务中心一层改革创新展厅,记者看到:从厚度仅0.5毫米高纯半绝缘4H-SIC单晶衬底,到用生物基聚酰胺56材料制作的阻燃作训服;从拥有全球领先技术的中科潞安深紫外LED杀菌产品,到填补国际空白的人源Ⅲ型胶原蛋白系列产品……这里综合展示了我省在信息技术应用创新产业、半导体产业、生物基材料等方面占据国际、国内行业高点的新产品、新技术、新成果,一件件展品科技范儿十足,吸引人们纷纷驻足凝眸。
      在改革创新展厅内,不仅集中展示了信创、半导体、合成生物、生物医药、新材料、精密设备等6个领域17家企业的先进技术,而且根据习近平总书记在视察山西综改示范区时,作出“要大力加强科技创新,在新基建、新技术、新材料、新装备、新产品、新业态上不断取得突破”的重要指示,新开辟了665平方米,设立了“六新”成果展厅,汇聚了54家企业的先进技术产品,涵盖了“新基建”“新装备”“新材料”“新技术”“新产品”“新业态”6大块内容。
      重点展示了山西省大数据及5G建设、太重轨道时速350公里动车组轮轴、太原理工大学人造金刚石技术和产品应用、中科华孚三元锂电池技术和产品;太钢第四代核电示范快堆用316H不锈钢材料、手撕钢、笔尖钢产品和技术、东辉轮毂电机+氢燃料电池车架、富士康产品、统信公司产品、百度数据标注等产业情况。
      两年多来,633批次、15097人次前来改革创新展厅参观学习,切身感受“六新”的最新成果和转型发展蹚新路的成效。
      深化“放管服效”改革
      构建“六最”营商环境
      “您好!我要变更企业法人,应该怎么操作?”
      “请这边坐,我来帮您办。”
      “您好!我想办理营业执照,但人在外地回不去,可以找人代办吗?”
      “我们现在有全程帮办服务,可以帮您线上办理。”
      ……
      6月7日,山西转型综合改革示范区政务服务中心全程帮办岛区域,身着橙色马甲的帮办员正忙着接待前来办事的企业工作人员,马甲上印着的“全程帮办”四个字格外显眼。
      和印象中办事人与政府工作人员面对面、柜台相隔的办事方式不同,这里的帮办员陪在办事人旁边,手把手帮忙办理业务。这种由“你来办事”到“你的事我来办”的转变,让政府服务更显温情,让企业感受到“综改温度”。这一转变,正是山西综改示范区先行先试,倾力打造“六最”营商环境的生动体现。
      两年前的5月12日,当时还是综改区政务服务中心副主任的张小芃和其他同志一起,近距离见到了习近平总书记,至今想起,现任综改区行政审批局局长的张小芃依然心潮澎湃,“我们一定要把总书记的殷殷嘱托落实到实际工作中去,打造更加优良的营商环境,把转型综改的金字招牌擦得更亮。”
      在深化“放管服效”改革的基础上,综改区初步构建了“一网通办+承诺制+标准地+一话通办+全代办+全程帮办”的全生命周期服务体系,营造了“无差别、无障碍、无后顾之忧,可预期、可信赖、可发展”的“三无三可”营商环境。
      走进政务服务中心,企业经营“非禁即入”、证照审批半日办结、“黄马甲”全程帮办已是常态;“项目专班”一对一服务、“企业管家”贴身照护等升级版亲商惠企措施更是蔚然成风,企业发展真正实现了进得来、落得住、长得快。到目前为止,山西综改示范区已探索实施了上百项改革创新,46项在全省复制推广,并荣获了中国最具投资价值开发区称号。
      筑巢引凤
      千亿级新兴产业集群加速崛起
      进入6月,天气逐渐炎热起来,而山西综改示范区各在建项目工地上同样是一派热火朝天的繁忙景象。
      山西综改示范区作为全省转型发展的主战场、主引擎,近年来聚焦“六新”突破,引进了许多引领山西产业转型升级的大项目、好项目,如建设山西合成生物产业生态园、打造全球领跑的千亿级合成生物新材料产业集群。
      作为一种具有革命性的新技术,合成生物技术是对传统化学合成法的颠覆。山西合成生物产业生态园区是山西综改示范区引进行业头部企业——上海凯赛生物技术股份有限公司打造的合成生物全产业链集聚园区,项目一期投资约450亿元。
      2020年10月,山西综改示范区与上海凯赛生物技术股份有限公司正式签署项目合作协议,合作建设山西合成生物产业生态园。产业园总规划用地10.83平方公里。其中,由综改示范区和凯赛公司等投资250亿元建设的核心项目和产业园公共配套等项目,将于今明两年陆续建成投产,达产后产值将达千亿元以上。
      凯赛生物的生产原料来自秸秆、玉米等可再生物质,或石油加工过程中的副产品,生产过程则完全运用“生物法”。核心产品生物法长链二元酸系列产品占据全球80%以上的市场份额,并连续两年被国家工信部评为制造业单项冠军企业。生物基聚酰胺打破了国外石油法高档尼龙80多年的垄断,全产业链技术领先全球10—20年。综改区将以建设合成生物产业生态园为抓手,引进产业链上的各类企业,力争形成“上游:合成生物新材料;中游:民用丝、短纤、工业丝、特种尼龙;下游:织布、染整,服饰、成衣,服装配件、服装辅料,改性工程塑料,玉米发酵副产物”的全产业链条。
      同时,园区正在积极开展产业链下游招商工作,7个项目已签约落地,于近期陆续开工,11个对接项目已确定投资意向,正在快速推进中。园区公共配套项目大部分已开工建设,水处理及再利用工程建成后将成为当前国内最大的工业废水分盐处理项目,污水经过深度处理后,全部循环利用,实现零排放。
      事实上,“山西合成生物产业生态园”这样投资几百亿的特大项目,一般来讲要3—5年才能建成投产,但是山西综改示范区通过先行先试、管家服务、全方位配套等支持措施,核心项目预计两年就可以投产。项目一期全产能投产后产值预计在千亿元以上,可以说在未来,这一具有全球重要影响力的合成生物新材料产业高地,将成为继富士康之后,山西综改示范区高质量转型发展的又一“新标杆”。
      “山西营商环境好,区位条件优越,资源优势突出,凯赛生物进入山西后一定会努力发展,同时带动产业链上下游企业齐聚山西投资兴业。”上海凯赛生物技术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刘修才对园区的未来充满信心。
      目前,综改区已引进了中电科、中科曙光、上海凯赛、中来股份、江苏厚生等一批技术领先的领军企业,形成一批带动力强、潜力大的优质项目,建成全国最大的碳化硅衬底材料基地、人工智能标注中心等。太原富士康成为全省开发区唯一单体超千亿的工业产业园。电子信息、合成生物、新能源、现代服务业等千亿级新兴产业集群初具规模,新材料、信创大数据、高端装备制造、通用航空、节能环保、生物医药和大健康等一批百亿级新兴产业集群正在加速崛起。
      蓝图已绘就,奋进正当时。沿着总书记的足迹,山西综改区的明天必将更加美好!

    山西晚报记者 李飞飞

    分享到:

    过往期刊

    • 第2022-06-16期

    • 第2022-06-15期

    • 第2022-06-14期

    • 第2022-06-13期

    • 第2022-06-10期

    • 第2022-06-09期

    • 第2022-06-08期

    • 第2022-06-07期

    • 第2022-06-06期

    • 第2022-06-02期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