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1版:山西晚报

不惧“烤”验 他们用汗水坚守岗位

  • 一名供电人在检修线路。 山西晚报记者 李吉毅 通讯员 陈军摄

  • 外卖小哥刘强给客户送餐。 山西晚报记者 胡增春摄

  •   编前语
      上周开始,山西进入“烧烤”模式,南部地区气温甚至在40℃徘徊,当人们纷纷躲进室内享受空调、吹着风扇时,依旧有人头顶烈日、脚踩热土、汗如雨下,坚守在各自的岗位上,用汗水诠释着奋斗与责任的意义。连日来,山西晚报记者走近烈日下坚守的劳动者,用镜头记录下他们最美丽的瞬间,表达对他们的深深敬意。
      外卖小哥
      带着责任跑出幸福生活
      “您好,您的外卖到了!请用餐!”6月28日,中午12时,运城市中银南路,一栋老式居民楼内,外卖小哥刘强一路小跑到三楼,敲开门,给客户递上餐,拭去脸上的汗。
      楼房外面骄阳炙烤,送完这单,刘强又一路小跑下楼,冲进了刺目的太阳下,骑着电动车汇入车流。
      这是刘强今天的第一单。接下来的10个小时,刘强能跑40单到45单,每单平均2.5公里、挣4.5元。
      午餐是接单高峰期,刘强手机不时响起,取餐、送餐,取餐、送餐……他每天都是这样精打细算地踩好每一个点,即使是在高温天,也力求高效率地完成每一单。一天下来,他记不清爬了多少级台阶,有的楼房有电梯,但是楼层低的话,他为了快些,会选择不坐电梯,沿着楼梯一口气跑上去。“节省时间,多跑几单,年轻嘛,累不着。”刘强说。
      28岁的刘强是运城本地人,老家就在运城市盐湖区的一个村里。高中毕业后没有再上学,打过多份工,自己投资过小生意,可惜失败了。这两年因为疫情不方便出行,就在运城没外出,当起了外卖小哥。“受过伤,也被车撞过。你想啊,总在马路上来回跑,免不了。忙起来没有休息的时间,连喝水都顾不上,不小心受伤了,也要站起来继续跑。别人碰着我,只要不怎么碍事,从来没时间也没心情争执个长短。”刘强说,“这个行业辛苦、危险,我不愿意让家里任何一个人再干这个行当了。可是,这个行业收入稳定,只要愿意吃苦,就有收入。”
      刘强有一个两岁的女儿,马上就能上幼儿园了,妻子正怀着第二个孩子,没有上班。一家人的生计都在刘强身上担着,“我问了,村里的幼儿园收费低,城里的收费高些,但我还是想让我孩子在城里上啊。”
      对于生计,刘强没有抱怨。对未来,他有着一个年轻人的憧憬,希望通过自己的努力去改变人生的境况,他信心满怀。
      外卖小哥烈日下的奔跑,无关情怀,无关理想,但是关乎责任。
      记者提出给他拍照片,刘强把身上颜色鲜艳的制服拉拉平,头盔摆正,他希望拍得精神爽利,完后还加了记者的微信,说发给他一张。
      青春的汗水,都是人生历程的纪念。

      山西晚报记者 胡增春

      供电人
      不畏“烤”验守护百姓清凉
      热、热、热!自6月中旬以来,高平市境内一直干旱少雨、骄阳似火,34℃—37℃的高温天气已持续两周,相较往年提前进入“蒸煮”模式。
      气温持续“高烧不断”,电网负荷也在不断刷新着纪录。
      在炎热的酷暑中,高平供电公司数百名一线员工坚守岗位,战高温、保供电,维护电网、排查隐患、应急抢修、服务客户,用身体和意志向高温挑战,守护着万家灯火,也守护着百姓的清凉。
      对于电网工程建设者来说,夏季更是他们的“火热”时刻。
      6月15日,天刚蒙蒙亮,空气中还掺杂着丝丝热意,高平供电公司配网施工人员已紧锣密鼓地开始实施10千伏890建矿线综合改造工程。
      时间一分一秒地过去,烈日当空,热浪袭人,气温逐渐超过了37℃。施工人员站在15米高的电线杆上引线、收线、安装金具。“站在上面,烈日当空照,这酸爽就当蒸了一个免费的桑拿。”施工人员说道。回到地面后,他们顾不上休息,又马不停蹄地奔赴下一个工作点。
      这项工程是高平电网迎峰度夏措施之一,将10千伏890建矿线60%负荷改由10千伏554北社线线供,通过对两条线路优化分段,彻底解决10千伏890建矿线重载问题,为高平市陈区、建宁两个乡镇生产生活提供更加安全可靠的电力供应。“来电了,来电了!”6月20日11时,高平市南阳小区终于恢复了正常供电,在酷暑难耐中焦急等待了3个多小时后,小区居民欢呼喝彩,纷纷为供电抢修人员点赞。
      因某单位施工挖断电缆,南阳小区80户居民停电。接到报修电话后,班长苏文斌当即带领5名抢修人员赶到了事故现场。
      时值正午,炽热的太阳无情地炙烤着抢修人员。气温已高达40℃,炙热的电缆、烫手的工具,无不考验着抢修人员的意志。
      不一会儿,苏文斌等人已大汗淋漓,蓝色的工作服就像从水中捞起一样。
      “天气越热,我们的工作量也越大,可是再热再累,我们都要克服天气带来的影响,因为我们是电力的守护者。”苏文斌说道。
      当天14时20分,在抢修人员相互配合下,经过3个多小时的紧张奋战,小区终于恢复了供电。
      6月24日13时许,室外温度超过37℃。按照工作计划,高平供电公司变电运维人员对35千伏河西变电站设备进行测温,严防设备高负荷运行下出现“高烧”现象。
      他们头顶烈日,身着工作服,也就3分钟,变电运维班班长张鹏和同事们的衣裳就被汗水浸透。针对近期温度高、负荷重的特点,制定迎峰度夏专项特巡方案,全面对所辖河西、陈庄、杨家庄等9座35千伏变电站一、二次设备开展全面检测,加强数据分析,实时掌握设备运行状态,确保变电设备在高温下“舒适”稳定运行。
      “高温对供电设备正常运行影响巨大,在用电高峰期开展监测工作尤为重要。”张鹏说:“我们就是让晒得脱层皮,也要确保变电设备的运行稳定。”说这话的时候,张鹏一脸严肃。

      山西晚报记者 李吉毅 通讯员 陈军

      骑警
      亮丽“警”色保障一城安全
      6月28日,在晋中市城区川流不息的车流中,头戴白色警用头盔、身着夏季骑行服的骑警们,娴熟地驾驶着500多斤重的摩托车,履行着救助群众、疏导交通等职责,经受着高温的“烤”验。
      烈日炎炎,高温肆虐。连日来,走进晋中市城区的街头巷尾,总能看到一抹熟悉的“警”色,顶着烈日的暴晒,用汗水守护这座城市的和谐与安宁、安全与畅通,用行动诠释着心中的坚守与责任。
      当天7时许,晋中市交警支队勤务大队铁骑中队十多名骑警,迅速集结、整装待发,准备开始一天的巡逻。7时55分,晋中市城区已进入早高峰状态,骑警闫吉豪、李源在安宁街巡逻时,看到由东向西行驶的两辆汽车发生了追尾事故,便快速到达现场,仅用3分钟就对这起事故进行了处置,避免了道路拥堵。
      而此时,这两名骑警的后背早已被汗水浸透,豆大的汗珠不断从额头滚落。“夏天就是这样,稍微动一动就容易出汗,已经习惯了。”两年前,因业务能力、综合素质较强,闫吉豪被选入铁骑中队成为了一名骑警,“我们一天有5次出勤,每次大概两个小时左右。除了骑行巡逻,我们疏导交通、治理各类交通违法行为的时候,摘下头盔就不觉得有多热了。”闫吉豪坦言,炎炎烈日对骑警们来说不算挑战,都能克服。“我们中队现有警力18人,执勤区域为榆次区城市建成区范围所有道路,以巡逻执法为主、静态值守为辅。”铁骑中队中队长闫伟介绍,骑警们的主要工作职责就是在城市主干道和快速路,负责快速接处警、及时排除交通拥堵和安全隐患、打击查处各类交通违法、快速处置简易交通事故、快速处置交通突发事件、完成好大型活动交通警卫和勤务保障任务以及服务市民群众等。
      闫伟说,为了应对高温天气,中队增加了换班频次,尽可能防止队员们中暑。但是在执勤过程中没有更好的办法,只能通过多补水进行防暑降温。
      山西晚报记者采访得知,尽管骑警们夏季专用的头盔和骑行服、骑行靴都比较透气,但在炎热的天气下,长时间在暴晒的环境中执勤,再加上摩托车散发出来的滚滚热浪,骑警们一小时内就会达到一个全湿的状态。巡逻回到中队后,骑行服总能拧出很多汗水。
      作为晋中一道亮丽的城市风景线,于2020年5月成立的铁骑中队,至今巡逻的总里程已达到70万公里,快速处置简易事故共计750余起,动态纠违110余起,为群众提供救援服务137起,执行交通安保任务40余次,有效提升了晋中市主城区道路交通秩序管控、涉车涉路警情的快速处置能力,当地市民的安全感和幸福感明显增强。
      闫伟表示,在今后的执勤过程中,将充分发挥“机动、灵活、快速”的优势,通过规范的执法、文明的形象,切实维护辖区良好的通行秩序,保障广大市民安全出行。

      山西晚报记者 张杨

      环卫工
      头顶烈日扫净大街小巷
      连日来的高温天气下,长治环卫工人是如何开展保洁工作的呢?6月28日,山西晚报记者来到长兴中路电力岗附近路段一探究竟。
      只见在电力岗路段负责清扫的环卫工人罗雪英正在清扫路边的树坑,树坑里随处可见被市民丢弃的烟头、口香糖等杂物。清扫过后,紧接着又开始清扫周围的几个树坑。“如果市民能将烟头扔进垃圾桶中,那每天的清扫工作就能减少很多。”罗雪英说道。虽然已经是16时,但长治市区的地面温度仍然很高。在这里,已经完成普扫工作的环卫工人,还在对路边的公共设施进行精细的保洁工作。在与太行街的交叉口,只见两名环卫工人正在用高压水枪清洗路面,头顶的烈日炙烤着大地,汗水顺着他们的脸颊流了下来。“通过清洗路面,可起到降温防尘的作用。”其中一名环卫工人说道。
      据罗雪英介绍,她所在的片区共有70多名环卫工,属太行清扫一队,凌晨4点就到岗开始晨扫,一直扫到7时30分,然后到爱心早餐点吃早餐。这时上上午班的人员到岗,开始擦洗果皮箱并捡绿化带里的烟头,特别是对沿街门店前的杂物等垃圾进行清理。12时30分进行交接班,接班的人员先检查路面,然后二次清扫,一直到18时30分,接班人员再从18时30分工作到21时30分。
      为了防止在工作中因高温中暑,罗雪英随身带着藿香正气水,时不时还会将清凉油涂抹在太阳穴来缓解暑热。“为了防止我们中暑,太行清扫一队队长牛明随时都带着解暑的药物。我也准备了一些防中暑的药物,方便自己和附近的同事服用。环卫处的工作人员也会给我们送来绿豆汤,有了这些贴心的关爱,天气再热,我们也不用担心了。”罗雪英告诉山西晚报记者。
      太行清扫一队队长牛明说:“我们环卫工人虽然工资不高,但是品德高尚。在清扫过程中诸如李秀清捡手机、杜晓娟捡4万余元现金归还失主的故事时有发生。近期,长治市区连续出现高温天气,晚上消暑纳凉的人不断增多,随地丢弃的垃圾也随之增加,因此环卫工人的工作量也不断增加,这样很容易出现中暑的情况。所以我们也希望借此呼吁市民,能够尊重环卫工人,爱护他们的劳动成果,不要随意丢弃垃圾,让烟头不落地,自觉维护环境卫生。”
      针对炎热天气,长治市潞州区市容环境卫生管理处从6月份开始给一线工人送绿豆汤和瓶装饮用水消渴降暑;根据工作实际,增加洒水次数给市区降温,合理调配机械作业力量,加大机械清扫保洁力度,缓解一线工人劳动强度。同时抽调多名责任心强的保洁员,配备电动保洁三轮车,分若干组在中午高温期段对主要街道进行网格化保洁,巡回捡拾垃圾,确保市容市貌全天候、无空白持续整洁,提升路面清洁度,同时也可以让大多数一线清扫保洁人员在最热的中午“安心”歇一歇。

    山西晚报记者 张文举

      链接
      我省北雨南高温的格局继续上演
      山西晚报讯(记者 郭卫艳 实习生 付蓉)6月28日,山西省气象台消息,未来两天,我省北中部大部和南部部分地区仍有阵雨或雷雨叨扰,部分地区还伴有雷暴大风等强对流天气。
      6月27日,我省北部大部及中南部部分地区有降雨。监测显示:27日8时—28日8时,朔州的全域,大同、阳泉和忻州的大部,太原、长治、晋城、晋中和吕梁的部分,运城和临汾的局部共有935站出现降水,降水量0.1—48.9毫米,最大值出现在天镇赵家沟。
      放眼全省近期的天气,南北似乎有些不太和谐。北中部在雨水的压制下,气温节节败退,大部地区不足30℃,体感较舒适。而南部地区最高气温依然在30℃以上,尤其临运盆地还在经受着高温折磨,体感炎热,需注意防范。接下来,北雨南高温的格局还将继续上演。
      全省短期预报:
      6月29日白天到夜间:全省多云,北中部大部和南部部分地区有分散性阵雨或雷阵雨,北中部部分和南部局部地区有中雨,并伴有短时强降水、雷暴大风等强对流天气;临运盆地有35℃以上的高温天气,局地有37℃的高温天气。最高气温:北中部及南部山区22—32℃,南部其余地区32—37℃;最低气温:北部及中南部山区13—18℃,中南部其余地区18—23℃。
      6月30日白天到夜间:全省多云,北中部大部和南部部分地区有分散性阵雨或雷阵雨,北中部部分和南部局部地区有中雨,并伴有短时强降水、雷暴大风等强对流天气;临运盆地有35℃以上的高温天气,局地有37℃或以上高温天气。最高气温:北中部及南部山区24—32℃,南部其余地区32—39℃;最低气温:北部及中南部山区13—19℃,中南部其余地区19—23℃。

    分享到:

    过往期刊

    • 第2022-06-28期

    • 第2022-06-27期

    • 第2022-06-24期

    • 第2022-06-23期

    • 第2022-06-22期

    • 第2022-06-21期

    • 第2022-06-20期

    • 第2022-06-17期

    • 第2022-06-16期

    • 第2022-06-15期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