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未成年人安全历来是家长和社会最关心的问题之一。又是一年暑假将至,未雨绸缪,护航未成年人健康成长,从今天开始,山西晚报推出“关注暑期未成年人安全系列报道”,通过真实具体的案例,权威专业的人士解读支招,帮助家长和孩子减少和预防暑期有害身心的各类安全事故的发生,为未成年人营造良好的暑期环境。
入夏以来,省城高温不退,许多野外水域成了避暑的好地方。太原消防特别提醒未成年人和家长,省外多地频发野外水域溺亡的惨剧,暑假将至,请大家珍惜生命,远离野外水域,到正规游泳场馆游泳。同时提醒,同行者切勿盲目施救。
6月下旬以来,省外屡发溺亡案例
6月下旬以来,省外多地屡发野泳溺亡的案例。6月25日下午,江西省上饶市信江沙港大桥附近,4个下水的孩子不幸身亡。24日晚,四川德阳市中江县凯江河一处水域,一名12岁男孩不慎落水,事发后两名成年人下水施救被困,警方通报三人均已身亡。22日,海南省琼海市一处水塘发生溺水事故,父子俩干完活前往水塘洗澡消暑,不幸双双溺亡。
太原一家游泳馆的冯教练同时也担任救生员,他说,游泳发生意外时是悄无声息的,“不同于影视剧与大多数人的想象,溺水发生时根本没有机会大声呼救,因为溺水者会下意识地屏息憋气,且不断下沉的身体也使人无暇张口。”冯教练说,而双手扑腾吸引他人注意就更难了,因为双臂只要露出水面,身体就会下沉,同伴可能误以为溺水者在玩耍,还没有来得及发现异常,溺水者可能就消失不见了。
太原消防多次进行水上演练
太原市消防救援支队特勤大队一站指导员胡晓东介绍,每年都会有几十起的水上救援事例,今年自5月份入夏以来,已经处警30多起。
特勤大队一站消防员牛子翔也是一名潜水员,在他平时的救援过程中,发现野外水域的危险性有很多,包括该水域下水是否平坦,有无暗流、杂草、水域深浅不均等因素,此外还有腿脚抽筋、脚被水草缠绕等意外情况。“建议不要独自一人外出游泳,更不要到水情不明、人非常少的水域去游泳,万一突发意外没有人帮助求救。”
为了保障救援能力,太原消防重型水域救援专业队开展分级水域培训8次,联合演练5次,陆续开展了舟艇编队侦察行进、活饵救援、潜水施救、水中脱困、无人机抛投、水上机器人救援等多种救援技术。该专业队做好了各类水域救援准备的工作,履行了省级水域救援专业队的职责使命,切实做到了拉得出、冲得上、打得赢。
中小学生要做到“六不”
目前,太原市各中小学校通过致家长的一封信、开班会、情景剧表演、制作小报等各种方式提醒,禁止去野外水域游泳。山西省实验中学的家长安全承诺书上也明确提醒家长们不要带孩子去不明水域游泳,更不能让孩子们独自前往。
胡晓东提醒,针对中小学生,他希望做到“六不”,一是不私自下水游泳;二是不擅自与他人结伴游泳;三是不在无家长或教师带领下游泳;四是不到无安全设施、无救援人员的水域游泳;五是不到不熟悉的水域游泳;六是不熟悉水性的学生不擅自下水施救。
在施救方面,牛子翔称,一般没有救援经验的人,即使会游泳的也不要擅自下水营救,也不鼓励手拉手下去救人,可以第一时间拨打120、119等求救,“如果周边有木板、塑料泡沫、竹竿等物品,可以利用起来施救,也可以大喊求救。”
山西晚报记者 宋俊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