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版:夕照

他重新定义了老年生活

  •   少时意气风发,把一身才华献给祖国;老来神采飞扬,以饱满热情续写青春。
      这两句话用来形容今年已经73岁、却依然精神抖擞的白沣路,一点儿也不为过。与他相处、聊天,感受最多的竟是属于年轻人的朝气蓬勃。这种朝气,源自于他年轻时不凡的人生经历,更源自于其退休后丰富的生活体验。
      老骥伏枥,用余热创业
      和白沣路通电话时,他正在北京,欢快的声音从电话那头传来:“我从阳泉来北京,给同学送我编的教材,他给学生讲课用。”
      “老三届”出身的白沣路,自小爱学习,1977年一恢复高考制度,他就有了上大学的期盼,并凭借自己的不懈努力于1978年考上了大学,之后还读了研究生。这样的学习经历让他有了土木工程和管理学的双重专业背景,成为当时不可多得的宝贵人才。白沣路凭着自己的真才实学,多年来走南闯北,在太原工学院当过老师,后又在阳泉市发改委工作,致力于阳泉市的经济社会发展,于2012年光荣退休。
      退休后的白沣路,从没想过就此休闲人生,而是萌生了再创业的念头。说干就干,他联系一些大学同学,成立了一个工程咨询公司,利用自己的专业优势和丰富的工作经验继续为祖国的经济建设发光发热。得益于年轻时在海外招商引资的经历,他还和新加坡商人建了一个煤层气发电厂,“这个项目不仅可以增加我国的能源供应,节约优质资源,还可减少污染物排放,保护大气环境,可谓好处多多。”白沣路为自己能做这样的事感到自豪。
      挑起重任,为友谊奉献
      退休后在为新事业奔忙的白沣路,还时常惦记着老同学。说起自己老三届的同学,他总是感慨万千:“我的诸多老同学当兵、下矿、插队,从事繁重的体力劳动,他们承受了巨大的苦难,也为共和国的成长做出了卓越的贡献。所以,我很想为他们的晚年生活带去快乐与幸福。”
      是的,时光荏苒,白沣路的同学们也都到了暮年,但他们始终是彼此放不下的牵挂。于是,大家在2016年成立了一个“老三届”同学群,群里有两三百人。要管理这样一个庞大的队伍,不是件轻松的事,而白沣路积极承担这份重任,当了群主。而他在同学群里的工作,可不单单是建群、聊天这么简单,为了老同学们的快乐幸福,他是实打实地干!
      这些年,白沣路依托群里的二十多位联络员,先后为老同学们组建了老三届合唱团、书画摄影社、诗社、桥牌围棋队、长跑队、武术队、健康研究会等团体,让老同学们都有施展不同才华的团队与空间,让每个人真正老有所乐。而白沣路最大的手笔,是让这么多同学能欢聚一堂。2018年5月19日,他组织了阳泉老三届同学的第一次聚会,三百多位老同学从天南地北赶来,亲切的问候、愉快的相见、尽情的落泪,度过了珍贵而美好的时光。之后,白沣路将每年的5月19日定为聚会日。那一天,白沣路会忙前忙后地组织、尽心竭力地张罗,就为同学们能在一起追忆峥嵘岁月、畅叙美好明天。“我们心连心,这个群永不散。今年的5月19日,我们是以分散的形式,以班级为单位,两三个班组合在一起去阳泉的一些红色景点相聚。别看我们年纪大了,但我们感觉自己每天都像东升的旭日,阳光灿烂,感觉到处都是崭新的机会,我们可以编织丰富多彩的梦想”。
      坚持爱好,过品质生活
      工科出身的白沣路,还有着浓厚的艺术气息,忙事业、忙同学的同时,他还不忘陶冶自己。学生时代,他就是学生会宣传部部长,担任过板报编辑。退休之后,他继续在文学艺术领域深耕,练书法和写诗词都是他的爱好。
      “有空闲时间就写写毛笔字,创作几首诗词,年轻时的爱好现在再捡起来,不论好坏,都别有一番情趣。”作为与祖国共成长的一代人,家国情怀早已在白沣路的心中扎下了根,其书法作品多抒发爱国之情,写诗词时,表达对祖国和家乡热爱之情、赞美之意的作品也特别多。读过《改革开放简史》,他会写下:气壮山河,奋斗之歌,读之意飘。晰伟大思想,党的领导,雄心浩浩,激浪滔滔,锐意进取,所持思想着眼高。倾心向,看回天身手,尽显风骚。礼赞故乡阳泉时,他会写下:敢问谁人试豪情,九百春来九百秋……
      白沣路深厚的文学功底,源自其持续不断地阅读。他在退休后依旧保持着读书的习惯,“坚持读书与思考,可以滋润灵魂,可助颐性养寿,让人生更加美好”。
      总是忙忙碌碌的白沣路当然不会忘记健康的重要,所以体育锻炼也是他的一大爱好。“年轻时我就参加过全国大学生运动会的百米比赛,跑出11秒2的好成绩,还参加了学校的篮球队、排球队。年纪大了之后,从事对抗性的体育活动就少了,我把更多的精力放在长跑、游泳上。”运动让白沣路始终保持着健康的体魄和旺盛的生命力,他专门在离家不远的体育馆办了游泳年票,基本上每天都会去游泳;有时间也会去慢跑或快走10公里。
      热爱生活的白沣路对今后的人生也有一番思考,他想寄语广大老年人:“我们要争取不被世俗所改变,学会告别以往、重新开始;学会在夕阳中修复平静,在认真中返璞归真,过一种与过去和当下时髦主流价值观有所不同的、更加注重内心生活和精神追求的、真正有品质的生活。我们应该以珍视老年生活的方式度过余生。”

      山西晚报记者 白洁 实习生 赵家靖

    分享到:

    过往期刊

    • 第2022-07-13期

    • 第2022-07-12期

    • 第2022-07-11期

    • 第2022-07-08期

    • 第2022-07-07期

    • 第2022-07-06期

    • 第2022-07-05期

    • 第2022-07-04期

    • 第2022-07-01期

    • 第2022-06-30期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