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兴产业的发展和普及,给大家带来了不一样体验——高水平赛事开在家门口、无人驾驶汽车“一键呼叫”、文旅打卡热点越来越多……
近日,山西晚报记者在省内多地采访不同的“融合新体验”,解读“城市新名片”。
临汾
六张体育名片打造“活力之城”
7月10日,随着“飞碟双向混合团体资格赛+决赛”的成绩出炉,为期一周的2022年全国青少年射击锦标赛(飞碟项目)在临汾射击运动基地圆满落幕,来自全国各地的103名运动员在这里完成了激烈角逐。
“此次赛事的举办,是临汾打造‘三晋射击强市’的生动实践。下一步,我们将围绕‘六张体育名片’,举办更多的赛事,为全市人民奉献更好的体育盛宴。”临汾市体育局相关负责人说。
近年来,临汾市依托丰厚的体育历史资源、优势的体育运动项目、独特的旅游资源和区位优势,全力打造“世界飞镖故里”“中国围棋之源”“沿黄网球名城”“三晋射击强市”“区域冰雪中心”“航空运动佳地”六张体育名片,把体育融入城市发展中,竞技体育、群众体育、体育+“三位一体”协调发展,使体育成为城市的一张闪亮名片。
体育,让临汾更加包容开放、活力四射。
群众参与度高
7月10日晚,由临汾市篮球协会消夏赛组委会举办的“映连红杯”消夏篮球赛在临汾市汾河文化生态景区服务中心灯光篮球场开赛。随后的16天,来自临汾市各地的20支球队将奉上49场精彩的比赛。
连日来,2022年临汾市群众文化活动体育项目比赛如火如荼地进行着。此次活动由临汾市委宣传部指导、临汾市体育局主办,比赛时间从5月持续到8月,项目涵盖篮球、足球、围棋、象棋、跳绳、轮滑、太极等,覆盖城市、乡村,涉及农民、职工、学生、妇女等群体,囊括老中青少各个年龄阶段,形式新颖,丰富多彩,受到广大群众热烈欢迎。“我打乒乓球7年了,今天能在‘家门口’参加比赛,和众多乒乓球爱好者一起切磋交流,我感到很高兴。”6月,在全省群众文化活动暨“我要上省运”临汾市乒乓球选拔赛赛场,12岁的小选手吉瑾钰跃跃欲试。此次选拔赛中,来自全市各县(市、区)的38支队伍268名乒乓球爱好者汇聚一堂,以球会友,奋勇争先。
近年来,临汾市高度重视全民健身体育工作的开展,充分发挥“后二青”效应,全面提升体育公共服务水平。据统计,去年全市新增公共体育设施1345个,新增新建、改扩建体育设施173处,新建居民住宅小区配套建设体育设施50余处。
全民健身事业的持续推进,为越来越多的群众提供了充分展示运动风采的平台,越来越多的普通百姓走上国家级大舞台。在第十四届全国运动会上,临汾市健身气功、中国跤等项目的体育运动爱好者站上全国最高的体育舞台。其中,霍州市邢家泉村代表队获得健身气功项目三等奖。老当益壮、积极阳光的他们,是临汾市千千万万老年健身爱好者的缩影……
过去的一年里,临汾市体育局联合临汾市教育局重新确定临汾市第三中学校等29个单位为“2021年临汾市青少年体育后备人才基地”,蒲县东关小学等17个单位为“2021年临汾市青少年体育后备人才候补基地”,临汾市第一中心学校、临汾市五一路学校为临汾市冰上项目后备人才基地……
重大赛事接连不断
时针回拨至2021年10月初,中国网球巡回赛“建邦集团”山西·临汾网球公开赛在临汾市举办的消息不胫而走。一时间,“当好东道主”成为全市上下共同的目标和心愿。
中国网球巡回赛是唯一覆盖多座城市的高端网球巡回赛事,是继中超联赛和CBA联赛后国内的第三大顶级职业联赛。此次赛事吸引了全国的运动员、教练员、技术官员、裁判员等380余人来临汾,其中不乏吴易昺、韩馨蕴、孙发京等国内网坛名将。由他们奉上的精彩赛事,不仅让广大民众共享了赛事盛宴,更为临汾市打造“沿黄网球名城”迈出了坚实的一步。
“这真是一次难得的观赛体验!”回想当初观看比赛时的场景,“铁杆球迷”狄磊依然难掩兴奋,“那次比赛的阵容很强大,无论是单打还是双打,水平都很高。能这么近距离看到这么精彩、专业的网球赛,真是太棒了!希望临汾以后能举办更多这样的赛事!”
这已不是临汾市第一次承办如此大规模的赛事。去年5月,第十四届全运会的最后一场席位赛、全国最高水平的年度飞碟项目比赛——全国射击锦标赛(飞碟项目)在临汾市举办。此次赛事是临汾市连续第三年承接的全国性赛事,共有来自全国各地的24支代表队415人参赛。赛事得到国家体育总局和兄弟省市代表队的肯定与赞誉,国家体育总局射击运动管理中心给临汾市发来感谢信。
强大的体育“基因”,为临汾市大力发展赛事经济,支持、鼓励举办各类国际国内重大赛事,叫响“六张体育名片”找到了最佳施力点,体育+教育、体育+文旅、体育+医疗的“体育+”模式,为临汾市体育产业融合发展注入了新动能。
“体育+旅游”渐入佳境
其实,在“体育+旅游”融合发展道路上,临汾市一直不乏生动实践。
早在十几年前,临汾市就依托围棋品牌——“尧王杯”围棋大赛宣传临汾。临汾是围棋的故乡,围棋文化源远流长,有着广泛的群众基础,每次赛事总会吸引来自全省各地的棋艺爱好者参加。特别是中国围棋协会授予临汾市的“中国围棋之乡”荣誉称号,以及连续两年在临汾市成功举办的“围棋之源圣尧杯”国际大师邀请赛,都为临汾市“中国围棋之源”起到了重要推动作用。
老牌体育旅游项目魅力不减,新的体育旅游活动层出不穷,临汾市“体育+旅游”融合发展渐入佳境。
“近年来,临汾市将全民健身、竞技体育和体育产业深度融合,着力提升全市竞技体育水平,全民健身公共服务体系逐步完善、竞技体育硕果累累、品牌赛事成绩斐然,临汾健儿屡屡登上全省乃至全国的竞技领奖台。”临汾市体育局党组书记、局长陈海平说,“市体育局将积极推动‘六进’普及活动,形成打造‘六张体育名片’的浓厚氛围。同时,深入挖掘围棋、飞镖等体育项目的文化起源,主动承担文化传承使命,推动‘临汾故事’成为‘中国故事’,丰富赛事内涵,树立文化自信。”
山西晚报记者 刘江 通讯员 陈明 亢亚莉
大同
“博物馆之城”声名远播
盛夏时节,古都大同万物繁茂,生机盎然,蓝天白云掩映下的大同风景如诗如画,清风送拂下的身心体验心旷神怡。受疫情影响,虽未见往年游人如潮的景象,但全市文旅产业已在全面恢复,各大景区游人不断,文旅市场秩序井然,文明旅游蔚然成风,硬件建设成果彰显,软件服务不断完善,大同市文旅产业正蓄势勃发。
近日,山西晚报记者走访看到,在世界文化遗产云冈石窟,游客徜徉山堂水殿,置身艺术宝库,仰望巍峨大佛,人们看石窟、读历史,逛云冈博物馆、云冈美术馆等,感受古都大同1500年来历史文明的厚度;在北岳恒山,游客感受人天北柱的奇境,重温徐霞客当年游恒山的精彩记录与经典感悟,登悬空寺纵览天地,赏名山古寺险峻风光;在古城内,人们游城墙,逛华严寺、善化寺,观赏“清凉夏都·最美平城”古城文化惠民活动,融入古城夏日文化欢潮;在古长城沿线,人们为大同古长城在天地间展现出的雄奇大美所震撼,为民族交流交融的历史佳话所感染;在平型关脚下,重温红色记忆、参访革命遗址、聆听红色故事,感受家国情怀;在方特欢乐世界,人们共赴国潮华服大秀,观看国潮演艺,尽享国风雅韵,彰显文化传承;在桑干河沿岸,众多篷客营地如雨后春笋般生长,露营经济方兴未艾,大同良好的自然生态环境让人们流连忘返;在大同的各大景点和古城的深街小巷,各种主题的研学、游学活动深入开展,人们访古探今,穿越千年,感受古都大同蕴含的融合文化,研读中华文明生生不息的脉络;美丽乡村建设取得的显著成果让乡村游热度升温,露营野餐、插秧体验、亲子采摘、休闲垂钓、民俗体验等丰富多彩的旅游活动成为假日旅游的主流项目……
大同市文旅局负责人对记者说,疫情给大同的文旅产业带来不小的冲击,但大同文旅人对未来始终充满强烈的信心,厚重的历史、灿烂的文化、精彩丰富的文旅资源,并有“大同蓝”“大同绿”“大同清”生态品牌,把古都大同打造成为国际旅游终极目的地始终是全市坚定不移地发展目标。
今年年初,国务院《“十四五”旅游业发展规划》出台,大同与厦门、青岛、大连、苏州、三亚、桂林等被列为25个重点旅游城市,这是大同文化旅游的荣光延续,也是绝佳的发展机遇。如今,大同正按照“大产业、大融合、大建设”发展路径,围绕云冈、恒山、古城、长城四大王牌,打造核心景区,完善基础设施,推进智慧旅游,提升服务品质,加快形成“快进、慢游、深体验”的文旅业态。
6月,国家文物局公布2021年度参观量最大的100家博物馆名单,大同市博物馆参观量为1379028人次,排名第69位,上榜年度百强。如今,大同作为“博物馆之城”声名远播,馆藏文物众多的国家一级博物馆大同市博物馆,北魏、辽金时期藏品堪称经典,成为人们感受大同厚重“和合文化”的重要打卡地,并且,其下设明堂遗址博物馆、梁思成纪念馆、辽金元民族融合博物馆、大同红色记忆馆、古代铜造艺术博物馆等9座分馆,形成“博物馆群”效应,将大同2300年的历史串联起来,完整地呈现在公众眼前。日前,位于大同永泰门城墙箭楼的大同长城展馆经过精心设计和布置正式开馆,成为人们新的打卡热点。该展馆以全新的展示创新、新颖的呈现方式,既提高了游客兴趣,又延伸了大同旅游,并展示宣传了大同长城文化,可谓一举数得,为大同市充分利用好古城墙城楼、角楼、望楼、箭楼,拓展文化旅游提供了良好的范例。
6月初,“大同好礼”文化旅游创意设计大赛拉开大幕,吸引了众多艺术创作创意工作者参与。大同文化产业协会负责人王星说,大同文化旅游产业持续发展,在文旅创意产品的开发创新方面要跟上步伐,希望能凝聚、引领、带动一大批有锐气有才华的艺术工作者,在古都大同精于寻找、善于发现、勇于创新,设计出具有大同特色、古都品位的优秀文创作品,为大同文旅产业的繁荣发展贡献一份新锐力量。
山西晚报记者 郭斌 通讯员 史涌涛
阳泉
“智车之城”驶入发展快车道
聪明的车、智慧的路、想要到达的远方……轻触手机屏幕,在“萝卜快跑”APP上输入乘车地点和目的地,按下“一键呼叫”,载有百度Apollo自动系统的无人驾驶汽车就能带你到想去的地方。
近年来,随着自动驾驶技术的快速演进,我国自动驾驶商业化进程已驶入“快车道”,“方向盘后无人”的自动驾驶服务新技术正在引领出行服务进入高效率时代。阳泉抢抓发展机遇,领跑“自动驾驶”发展,弯道超车、换道领跑,让无人驾驶、“智车之城”成为一张新名片。
自动驾驶车跑得欢
骄阳似火,路面升腾着热浪。在阳泉市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的大连街路段,搭载了百度Apollo系统的汽车尤为醒目。它们身着黑白色的“外套”,头戴造型奇特的“帽子”,以自己“特立独行”的形象示人,穿梭在滚滚车流中。在这个与社会车辆混流的测试路段,自动驾驶公交车轻松实现红绿灯自动识别、转向、掉头、自动变道、靠站停车。
自动驾驶物流车收到指令后,便能将快递包裹送至目的地;自动驾驶零售车可以提供营养餐服务……在高新区,多场景的自动驾驶服务已成为当地的一道风景。
“Apollo系统的L4级自动驾驶车,是‘聪明的车’:车端感知系统采用激光雷达、摄像头与毫米波雷达的组合,有效探测距离可以达到240米,能精准识别周围车辆、行人和各种交通标识。而大连街6处交通路口也经过智能化改造,有感知、计算、通信单元,形成‘智慧的路’。”阳泉领航科技产业有限公司运营负责人说。
“热乎乎的品牌套餐出炉了,快来选购吧!”“生命安全排第一,‘新石器’安防车正在巡逻中”……在高新区走一圈,总能看到“新石器”商用无人车的身影,听到它们发出的亲切的提示音。消费者靠近正在运行的“AI新零售”无人车,通过雷达和摄像头感应后,无人车自动停了下来。消费者用手机扫描无人车屏幕上的二维码,点击需要购买的商品,支付相应金额后,打开储物门就能拿到购买的物品,整个过程非常便捷。据了解,新石器“5G+无人车”商业化应用示范项目全部建成后,无人车可在零售、安保、餐饮、医疗卫生、生活服务等多个场景应用,为民众提供个性化、多元化、高品质服务,助力智慧城市建设。
不久前,多辆无人驾驶公交车亮相阳泉高新区,这是车路智行新生态项目推进的重要一步。目前,该项目已部署包括自动驾驶出租车和公交车在内的多类型自动驾驶车辆,旨在构建点—线—面贯通融合的全场景自动驾驶出行体系。
多种自动驾驶车辆将上路
早在2018年12月,阳泉先后与百度、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签订战略合作协议,之后22辆搭载百度Apollo平台的自动驾驶数据采集及测试车辆,在五盂高速阳泉段开展系列测试及科研工作;2019年,随着百度云计算(阳泉)中心项目二期和自动驾驶车路协同示范区项目正式落地,阳泉与百度公司再次携手,打造世界一流的数据中心,建设国内首个开放路段自动驾驶测试场;今年,“车城网”项目持续推进,百度“萝卜快跑”自动驾驶商业化出行服务试点落地阳泉。由此,阳泉将成为全国首个全域开放自动驾驶的地级市……“智车之城”正在成为阳泉的一张新名片。
在阳泉百度Apollo Park标定研发中心,技术工程师正在对自动驾驶车辆进行标定调试,这是车辆正式上线前的一个必要环节。
Apollo Park是百度自动驾驶和车路协同应用测试基地。作为百度公司全力打造的车城网数字经济示范运营基地,今年2月25日,阳泉百度Apollo Park正式开园。该园集自动驾驶和车路协同研发中心、远程大数据云控中心、营运指挥中心、调试与标定中心、研发测试中心、5G平行驾驶座舱控制系统、智能网联工程技术中心、多源传感器融合标定中心、展示体验中心、生态企业孵化十项功能于一体,将进一步完善百度Apollo在阳泉的自动驾驶、智能网联产业链条,更好地助力该市“智车之城”建设。
在阳泉百度Apollo Park,无人安防车、自动驾驶园区微循环车、自动驾驶公交车等正在进行道路测试。
“目前,10台‘萝卜快跑’自动驾驶车已实现市内30个站点的站长互达运营,‘萝卜快跑’APP已在阳泉市正式上线,面向民众提供自动驾驶出行商业化运营服务。”阳泉领航科技产业有限公司相关负责人介绍。
车城网阳泉项目负责人表示,接下来,将继续推动车城网建设,部署出行服务车辆、公交车以及物流车、零售车、安防车等多种自动驾驶车辆,服务阳泉打造“智车之城”,同时在阳泉构建新一代智能交通体系,探索未来出行方式以及新一代城市交通运行监测调度指挥模式,为阳泉数字经济发展作出贡献。
聚焦打造“智车之城”
今年4月,新冠疫情来袭,阳泉派出智能“无人车队”驰援太原。3台物资配送车、1台安防车、2台防疫消杀车,一路“狂奔”至太原,加入到抗疫战斗中。它们走进校园,帮学生送饭、进行防疫宣讲、对校园进行消毒……
自动驾驶“浪潮”已至。未来,无人驾驶将在封闭的园区、景区或者校园等场景出现,甚至在逐渐开放的道路上也将成为常态。
2021年,阳泉被确定为我省首批省级新型智慧城市试点市之一。阳泉由此瞄准打造国内知名的“智车之城”,为全国自动驾驶提供可复制、可借鉴的示范标杆,通过打造智慧交通新样板,为城市形象和交通发展都带来了实质性的变革,也将成为智慧城市的新科技名片。
发展数字经济是阳泉未来五年的重中之重。下一步,阳泉将聚焦打造“智车之城”,以车城网示范项目为牵引,强化与百度、新石器等头部企业深度对接合作,加快推动全域自动驾驶出行服务、自动驾驶商业化运营、自动驾驶数据中心等项目落地;加快出台智能网联汽车产业发展办法,打造全国首个全域测试的样板城市;谋划建设自动驾驶测试场,举办高级别无人驾驶大赛,参与自动驾驶行业标准制定,孵化一批软硬件生产和服务企业,以数字经济高质量发展助推全市高质量发展。
山西晚报记者 温丽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