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1版:山西晚报

“美丽山西生态行(黄河篇)”第七站石楼(1)

万里黄河千百回 妩媚最是第一湾

  • 黄河奇湾的弯度,几乎呈一个圆形。 山西晚报记者马立明摄

  •   天下黄河九十九道弯,谁都说自家的黄河湾是最美的,石楼人更豪气,说自家的是“天下黄河第一湾”。
      从石楼县城出发,一路柏油马路,虽不甚宽阔,却十分平展,沿途绿树成荫,空气清新,风景宜人。1小时车程,未觉疲惫已至辛关镇马家畔村。黄河湾,到了。
      人皆称之“黄河奇湾”。这道湾,究竟“奇”在哪儿?又缘何被冠以“第一湾”呢?
      循着石阶一路向下,我们雀跃着,奔向她。
      近了,近了。
      正值午后,太阳照映黄河水面,反射而来粼粼的光,明晃晃地耀人的眼。
      真真叫人不敢直视她的美。
      一条大河,从偏关老牛湾进入山西,由北向南,劈开晋陕大峡谷,一路来到石楼辛关镇境内。本来流向为由北向南,却在辛关黄河大桥以南6公里处,陡然回转,妩媚地扭了个腰,转成了一道极为奇特的大圆弯。
      这道湾,入弯与出弯处仅隔700米,黄河在这里却多走出8000米。从马家畔眺望,远窄近宽、远低近高,水流像一个“O”,抑或一个“句号”。
      这道湾,山西省社科院山西人文资源研究开发中心认为,是黄河流程中空间占位最大的河湾,是体量意义上的“第一湾”;这道湾,弧度很大,几乎呈“句号”,是曲度意义上的“第一湾”。
      这道湾,拥着一个面积2800亩的黄土峁丘,似一座水中孤岛,浑然天成,静立水中央。奔腾的大河,在这里顿失滔滔,变得含蓄婉转、深沉悠远。
      这道湾,是毛泽东主席写就《沁园春·雪》所在地。有谁知道,毛泽东笔下的“大河上下,顿失滔滔”,是不是冬日“天下黄河第一湾”的冰封胜景?
      这道湾,附近曾出土过绝世珍宝“龙形觥”。传说是姜子牙送给其岳父的陪葬品。姜子牙的夫人,家住石楼县桃花者村。有谁知道,桃花女与姜子牙有没有来过这道黄河湾,在这里舟船游曳,看遍桃红柳绿?
      曲与直,高与低,陡与缓,满与缺,宽与窄,天与地,山与水,土与石,黄与绿,雄与秀,朴与奇,历史与现实,人文与生态——和谐统一,尽在石楼这道黄河湾。
      万里黄河之上,独一无二的黄河湾。
      万古流淌之间,风华无双的黄河湾。

    采写:山西晚报记者 王晓娟
    摄影:山西晚报记者 马立明 胡续光

      1.美丽山西生态行采访团记者在河边堡垒内合影。
      2.游客在黄河奇湾旁留影。
      3.采访团记者在古堡上操控无人机,暮光中留下一道剪影。
      4.在黄河奇湾采访当晚,碰上了难得一见的“超级月亮”。
      5.黄河从天边而来,被山阻隔,绕山而过,形成了黄河奇湾。
      6.上世纪晋绥军修建的一处河防工事,现被恢复为景点。
      7.奇湾景区的石阶,和黄河一样的颜色。
      8.暮色中的古堡。

    分享到:

    过往期刊

    • 第2022-07-19期

    • 第2022-07-18期

    • 第2022-07-15期

    • 第2022-07-14期

    • 第2022-07-13期

    • 第2022-07-12期

    • 第2022-07-11期

    • 第2022-07-08期

    • 第2022-07-07期

    • 第2022-07-06期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