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24日上午,在太原市杏花岭区小返乡窑头村比家美养护院内,5对老人欢聚一堂,共度金婚。这场金婚庆典,让老人们重温浪漫、温馨的岁月,给他们留下了一个不一样的纪念日。
从6时30分乘坐专车抵达比家美养护院,到化妆师为老人们化妆、换婚纱和礼服,再到摄影师为老人们拍摄婚纱照……一路上,老人们兴高采烈。
1938年出生的樊创业提及没有给老伴一个婚礼内疚不已,采访中,他几次落泪。“我在外地工作,大年三十匆忙领了证,第二天,我们就各自返回工作单位。”樊创业说,从知道要参加这次集体婚礼,他就特别开心,也特别激动,算是弥补了对老伴的亏欠。
10时许,5对老人精心打扮、盛装出席,在花童的指引下,手牵手走过红毯,来到典礼台上。
“老伴,我爱你。”“老伴,这么多年你辛苦了!”“老婆,我一直想对你说‘我喜欢你’!”“老伴,你辛苦了。”……在庆典现场,含蓄内敛的老人们向各自的老伴大声表达着感激与爱意。会场上,他们也各自分享了结婚时的故事以及这么多年夫妻间的相处之道。
1944年出生的杨清汉和1946年出生的闫金娥在1964年结了婚。“他在我们村当老师,一来二去,我们就认识了,他骑着自行车把我接回了家。那个时候别说婚礼,很多人都不办酒席的。”闫金娥说,虽有遗憾,但一生过得很知足。
采访中,提及婚姻中夫妻的相处之道,老人们说得最多的就是沟通和理解,“生活中难免会有磕碰,两个人在一起,最重要的就是沟通,除此之外还要有理解和相互支持。现在的人们,就是缺少沟通。”老人们说。
庆典中,工作人员贴心地为老人们准备了戒指及金婚证书。
11时,参加完典礼的老人们在护理员的搀扶下返回各自的房间,她们说虽然一大早就起来了,但一点也不觉得累,穿上婚纱仿佛回到了刚结婚的那一刻。“那个年代,我们都没有这样的婚礼,也没有婚纱照。这次算是圆了我们的梦了,很幸福。”老人们纷纷表示。
比家美在太原共有两家养老院,一家社区养老服务中心,现在共居住着260位老人。“从1999年,比家美养老院开办至今,我们照护了7000余位老人,其中完全不能自理的老人占到15%。这么多年,每次听到老人们讲他们走过的一生,都特别感慨,让我印象深刻的是那个年代的老人们都没举行过婚礼,很多老人都有遗憾。”比家美负责人杨喜风说,他们本来要为养老院6对金婚以上的老人举办集体婚礼,帮老人圆梦,不过有一位老人因脚受伤,遗憾缺席。
山西晚报记者 杨洲芬 实习生 魏丽睿
花絮
老人们的故事让人感动
李炳宏在部队服役期间,经人介绍认识了牛改珍,两人通过政审、体检等领了结婚证,后却因战备取消结婚典礼,这是李炳宏结婚54年的遗憾。
“夫妻两人在养老院住了3年多,我们发现李炳宏是一个‘宠妻狂夫’。因为牛改珍喜欢跳舞,他也跟着学习,现在,他们是养老院里大家公认的‘舞林高手’。不仅如此,李炳宏还拉二胡,真是妇唱夫随。”护理员杨凤花说。
除了李炳宏和牛改珍的爱情,杨凤花还被85岁的樊创业和82岁的李素芳深深感动着,夫妻二人曾经是同班同学,工作后偶然重遇,自此恋爱成家。结婚55年来,两人也会因各自的观点不同而相互争论,但他们却常说,争论不可避免,但相互倾听、互相理解方为婚姻持久之道。
77岁的何永恒和76岁的郭秀粉是青梅竹马,自由恋爱4年后走入婚姻殿堂,至今已过53载。护理员王雨汐说,夫妻两人在养老院里的默契也常常打动着她。
82岁的张巨海和77岁的师变香已结婚59年,当年结婚时,师变香乘坐着当时最时髦的毛驴车回的家,那是张巨海花了不少钱弄的。至今夫妻俩依然举案齐眉、恩爱有加。
“79岁的杨清汉和76岁的闫金娥至今已经共同走过了59个春秋。夫妻二人如今四世同堂。子女事业有成、孙儿学有所成,夫妻情深。”护理员范秀丽说,她从老人身上学到了夫妻相处之道。
观礼的她泪流不止
金婚庆典的观众席中,一名女子泪流满面,感动不已。
“参加过很多婚礼,这样的还是第一次。”一直落泪的是新疆旺源驼奶公司太原分公司负责人徐俊玲,得知要为老人们举办金婚集体婚礼,她立即向总部申请了16顶遮阳篷捐给养老院。
徐俊玲说,她的父母已经去世,看着眼前一对对携手走到金婚的老人,她深受触动,“眼泪止不住地流了下来,画面真的太感人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