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5版:人物志

她是军属,她有3位“最可爱的人”

  •   8月1日,对阳泉市平定县民政局工作人员赵倩楠来说是极其特别的一天,只因为她有一个特别的称谓——“军属”。由于她的父亲、爱人、弟弟都是军人,所以,每年的这一天,她都无比激动、自豪。8月1日晚,赵倩楠依旧像往常一样,在家人微信群中对这3个“最可爱的人”送上了她的祝福,还发了一个红包表达对他们的敬意以及浓浓的爱。
      两颗年轻的心慢慢靠近
      赵倩楠的父亲是一名退役军人,上世纪80年代曾参加过老山等战役;弟弟毕业于国防科技大学,现在空军某部任助理工程师;丈夫刘锦明现为海军某部三期士官。
      赵倩楠从小就敬佩父亲。父亲退役后成家,育有一儿一女。赵倩楠和弟弟从小便常听父亲讲述与战友们浴血奋战的故事,军人“顶天立地”“担当奉献”“吃苦耐劳”“安全可靠”“重情重义”“铁血男儿”的形象深深印在赵倩楠和弟弟幼小的心里。
      “长大后,我们也要从军!”赵倩楠清楚记得,小时候,她和弟弟一边把玩着父亲做的小手枪,一边暗暗立下誓言。长大后,赵倩楠因身体原因未能如愿走入军营,而是成为内蒙古财经大学的一名大学生。而弟弟却成功考入国防科技大学,成为一名军官。
      从小到大,军人的革命精神激励着她,军人的红色故事感染着她,军人的激情血脉牵引着她,让她这个文文静静的女子,内心蕴藏了无限深情与巨大力量,言行彰显着普通女子少有的大义和担当。
      大学毕业后,赵倩楠放弃留在大城市工作的机会,回到家乡进入平定县民政局工作。自己的从军梦虽然没能如愿,但她对军人的那份崇敬之情却从不曾消减。
      有一次,赵倩楠参加小学同学聚会。她无意中通过同学的视频,见到了久未谋面的同学刘锦明。从同学口中得知,刘锦明正在海军某部服役,无法参加同学聚会。视频中,刘锦明身着迷彩服,似乎刚刚结束训练,满头大汗、满脸通红却面带微笑,热情地和同学们打招呼。镜头中的他朝气蓬勃、昂扬向上的劲儿,深深吸引了赵倩楠。与此同时,刘锦明也注意到了清秀可人的赵倩楠。久未见面的两位老同学很快互加微信,随后一有空便热络聊天。越聊越觉得三观相同,性情相投,两颗年轻的心不知不觉越靠越近。
      有遗憾的结婚照
      两人谈恋爱的事很快被亲人朋友知道了。军人出身的父亲非常支持赵倩楠,曾经身为军嫂的母亲却不无担心:“锦明是军人,你嫁给他就成了军嫂,你知道当军嫂有多难吗?我是过来人啊!我和你爸谈恋爱不久,你父亲便参军了。此后三年,他很少能回来,我俩只能靠写信交流,直到他退役后,我们才结婚。和现役军人谈恋爱就够辛苦,何况结婚呢?你做好思想准备了吗?”亲友也劝她:“依你这条件,啥条件的找不下呢?非得找个当兵的,两地分居,一年见不了几面,以后又有不同的圈子,你们能相处得好吗?”
      赵倩楠像吃了秤砣铁了心似的:“既是同学,又是军人。既可亲,又可靠,我就铁了心认定他了,今生再苦再累,无怨无悔!”当军嫂,果然很辛苦。每次打电话,她都含泪笑着对锦明说:“放心吧,照顾好自己,家里有我呢,我会像当年母亲等父亲一样等你回来。”
      “结婚典礼时,我穿婚纱,他穿着笔挺的军服。我小鸟依人挽着他的手臂,他昂首挺胸敬军礼。婚后,我俩夫唱妇随,一起做家务,一起依偎看电视……”这是赵倩楠无数次憧憬的幸福场面。然而,现实很快给了她狠狠一击。要订婚了,刘锦明请不了假,很多订婚事项,他只能委托家人代办。办结婚证,刘锦明在部队不能外出,赵倩楠恰好那段时间工作也忙,只请了两天假的她,不得不辗转奔波于青岛阳泉两地,独自马不停蹄办理各种手续。
      结婚的日子越来越近,刘锦明却迟迟请不到假,赵倩楠干着急却没办法。直到婚前第三天,刘锦明假期才被批准。待刘锦明好不容易回家,他们赶紧去拍婚纱照。但因假期太短,他们跑遍县城的照相馆,人家都表示,婚纱照至少需要一个月才能冲洗出来。无奈他们只得简单拍了结婚照。照相馆没军装,锦明未能穿军装拍结婚照,这令赵倩楠遗憾无比。
      短短的婚假在欢喜热闹中过去。很快,刘锦明便恋恋不舍地撇下新婚妻子归队了。望着空空的新房,赵倩楠心里空落落的。每当看到同龄的同事朋友秀恩爱,这个上班爱人来送,那个下班和爱人相约下馆子,孤零零的赵倩楠别提有多羡慕。每当自己生病需要人照顾,而爱人却远在部队时;每当父母或公婆家中有事,而弟弟和丈夫又不在身边,只能她一个人硬扛,赵倩楠常常暗自伤心。
      不过,所有的这些思念,赵倩楠都悄悄埋在心中。曾经当过军嫂的母亲,明白她的苦楚,常常安慰并叮嘱她,一定不要把坏情绪传递给爱人。
      她的浓浓“拥军情”
      刘锦明在部队,每天只有傍晚六点至七点可以打电话发微信。而赵倩楠下班回家,常常到了六点半。每天仅有的这半个小时联络时间,成为赵倩楠无比盼望和珍惜的幸福时光。她在电话里给锦明讲身边发生的开心事,她关心着丈夫在部队的工作和生活。当锦明偶尔提到喜欢吃什么菜,她便会暗自记住,反复练习,一心只待爱人回家时做给他吃;当锦明给她寄回按摩仪、跑步机,她便坚持锻炼,并拍照给丈夫看,就像丈夫陪在身边。
      平时一有空,赵倩楠便会去看望公婆,陪二老聊天,帮二老干活。逢年过节,丈夫回不来,她也会一人拎着大包小包,去探望双方的亲友,代丈夫送去问候。
      结婚两年,刘锦明回家也不过三四次。为了给远在部队的刘锦明以家的温暖,赵倩楠在网上建了一个“家”,把双方亲人都拉到一块儿,大家有时间便在群里互相问候。看着父亲、弟弟和丈夫三位当兵的人在群里交流从军感受,看着现实中难以相聚的亲人,通过网络相互了解,互相关心,赵倩楠心里甜甜的。
      不过,赵倩楠最开心的,还是刘锦明回家探亲的日子。离回家还有好几天,她便早早把家里外收拾一新,采购各种好吃的,把冰箱塞得满满的。爱人在家的日子里,每天一下班,她便恨不得长着翅膀飞向爱人,和他一起干家务、做美食、看电视、下馆子、逛商场……
      可幸福的时光总是那样短暂,一眨眼刘锦明又要回部队了。临行前一晚,赵倩楠打开电视机,故意播放搞笑的小品用以调节气氛。可电视里笑着,两人却无论如何笑不出声。各自低头收拾行李,部队穿的用的啥都不让带,赵倩楠只能把各种好吃的一个劲儿地往爱人皮箱里塞,边塞边含泪轻声说:“去了部队,安心服役,家里我会照顾好,你放心。”
      弟弟和爱人在两地服役,照顾两个家庭四位老人的重担,都落在了她的肩上,可她从不叫苦叫累。在全力支持爱人和弟弟保家卫国的同时,赵倩楠时刻不忘提醒自己:要爱岗敬业,奋勇争先,用实际行动彰显新时代军嫂的风采。
      2020年7月,赵倩楠又从事起社会救助基层工作,她不忘初心,时刻秉承“民政为民,民政爱民”的服务宗旨,勤勉认真,好学上进,热情周到,受到领导和同事的好评。
      新冠疫情期间,她积极报名,主动加入抗疫志愿服务队,在管控区域协助社区工作人员开展核酸检测,帮助居民预约、登记、维持秩序、疏导心理……累得腰酸背痛,但她觉得能为抗疫尽心尽力,苦累无悔。
      在爱的陪伴和守护中,赵倩楠的爱人和弟弟安心服役,表现突出,均在部队出色完成各项任务。刘锦明荣立了三等功,并多次被评为“优秀班长”“优秀士兵”。

    山西晚报记者 温丽芳 通讯员 苏玲玲

    分享到:

    过往期刊

    • 第2022-08-02期

    • 第2022-08-01期

    • 第2022-07-29期

    • 第2022-07-28期

    • 第2022-07-27期

    • 第2022-07-26期

    • 第2022-07-25期

    • 第2022-07-22期

    • 第2022-07-21期

    • 第2022-07-20期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