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5版:人物志

头顶中秋明月 为祖国“站岗”

  •   戎马他乡逢月圆,誓把凌云换广寒。中秋节,人们归乡心切,盼望团圆。在万家团圆的时刻,无数军人坚守岗位默默奉献,守护着万家灯火。9月10日,山西晚报记者走进63717部队,记录这群最可爱的人的中秋佳节。
      警卫兵李彦林:用赤胆忠诚为祖国站好岗
      天空湛蓝,艳阳高照。9月10日是农历中秋佳节,12时30分许,警卫执勤哨正在进行换班。“哨兵同志,时间已到,我来换哨。”一个标准的军礼,“请遵守岗位职责。”太原秋季的太阳,明晃晃的,执勤在岗哨的士兵,被晒得满脸通红。
      “同志,请佩戴好口罩出行。”营门值班室门前,执勤分队长李彦林提醒进出营区的人员注意防护。“请您将快递车停到黄色警戒线以外!”营区大门外,看到两名快递员将车驶进营门警戒区,李彦林向他们示意尽快离开。除了维持好部队营门秩序,哨兵和值班员还得关注内外安全动态。“报告,营区东南方向有车违停。”一辆黄色货车在非停车区域停放已有5分钟,李彦林从监控显示屏上观察了它的态势。“同志,此处不允许停车,请迅速将车挪走。”“施工车辆请遵守营区管理规定,不得擅自停车。”在李彦林的引导下,司机将车驶入停车场,按照规定方向将车停好,并对车辆进行登记。
      等李彦林回到值班室时,已是满头大汗。上等兵张勇朝李彦林跑来,“分队长,嫂子来电话了,休息了快回电吧,我帮你值班。”
      “老公,战士们说你去巡逻了,我今天带孩子回咱爸妈这儿了,家里一切都好,你安心工作,家里有我呢。”听到妻子电话那头的声音,来不及擦去汗水的李彦林眼泪夺眶而出。从年初到单位后,因为工作任务重,李彦林有多半年没见过妻子和孩子了。爸爸的模样在孩子的印象中,只是手机屏幕里的那个父亲。“总觉得亏欠家人太多,非常想念她们,但穿着这身军装,就注定了我们必须舍小家、顾大家。”李彦林说,“妻子守护着我们温暖的小家,成了我最坚强的后盾,我也会用赤胆忠诚,为祖国站好岗。”
      汽车兵刘小烨:干好工作让父母安心
      “爸妈,中秋快乐。虽然我在部队不能陪你们过一个团圆的中秋节,但儿子不会辜负你们的期望,我会履行好一名军人的职责,做好自己的本职工作,为部队奉献自己的力量。祝你们身体健康、万事如意,我会在远方的站位上,守护好国家和你们的安全。”休息间隙,车勤分队中士刘小烨正与父母交谈,这已是他离家后在部队过的第3个中秋节。细数起来,他已经两年多没有回家探亲了。
      刘小烨是名副其实的“多面手”,作为车场值班员,不仅能够熟练掌握车场管理相关业务,还兼任修理工及驾驶员。凭借着入伍前大专专业知识和高级汽车维修技能等级证书,刚入伍时,刘小烨就被分配到汽车维修岗位。由于专业对口,刘小烨上手很快,没过多久就成为单位的维修主力。今年年初,单位对修理工编制进行了缩减。面对人手紧缺的形势,刘小烨主动报名参加驾驶员选拔考核。通过严格的训练,刘小烨顺利从维修岗位转换到驾驶岗位,成为单位第一个具备一人双岗能力的驾驶员。“革命军人是块砖,哪里需要哪里搬”。今年7月,单位车场值班员岗位出现空缺,组织上综合考虑刘小烨在岗位上的出色表现,他再次成为最佳人选。
      车场值班员是单位车辆管理的神经中枢,干好这项工作,业务上必须过硬,刘小烨深知其中的道理。刚接手这项工作,经常是天未亮就起床,忙到深夜才熄灯。一个月内就对单位20多种车型数据做到“一口清”。中秋节,他时刻提醒自己“过节不忘工作、过节不忘战备”“3号指挥车需加快维修进度,两天内完成交车”“消防车水压不够,上午完成调压试水……”翻开刘小烨的记事本,上面条理清晰地记录着近期的几项工作。需要节日期间加急的工作,特意用红笔标注。车辆要随时待命,刘小烨必须要提前把车辆故障解决,不能让车辆带着隐患上路。
      良辰佳节寄相思,最是中秋情意浓。中秋节,心里总会泛起一丝乡愁,刘小烨也不例外。谈起家人,他总是满怀愧疚。刘小烨家在内蒙古通辽一个偏远的小乡村,父母是地道的农民,作为家里的独子,从小深受父母的呵护,读完大学就直接来到部队。
      “没为父母做什么,也没为家里出过什么力,每次从视频里看到父母越来越苍老的颜容,我的内心实在愧疚,最近听说母亲的腰又开始疼了,而且非常厉害,我心里老是惦记,有好几次梦见在家乡的路上奔跑。两年多没有回家了,爸爸妈妈吃得好不好?生活怎么样?”刘小烨与指导员聊道。刘小烨的父亲有肾病,每年9月份是家里收割最忙最累的时候,医生告诫父亲不能干重活,但每次父亲都忍着疼痛下地干活,没一会儿工夫就出一身汗,母亲为了减轻父亲的压力,又是地里劳作还要照顾家里的饮食起居。为了不让儿子担心,每次打电话,母亲总是笑呵呵,问起家里有什么急需,也总说没有。“我现在能做的就是在部队干好本职工作,经常给家里打打电话,让父母安心,少一些挂念。”刘小烨说。
      为了缓解大家的思家之情,单位领导出了三个绝招。第一招就是让大家吃好,每逢中秋节,食堂都会组织会餐,各种各样的美食菜品、亲手制作的特色月饼都会获得大家连连点赞。第二招就是丰富文化活动,通过组织观看中秋节晚会,安排球类、棋类、电子竞技、拔河等比赛,真正让战士的节日生活丰富多彩。第三招就是与战士家人沟通,主动询问家庭有无困难,谈谈战士在部队的工作成绩,帮助官兵解决困难,消除工作顾虑。
      “虽然没有和家人一起团聚,但在战友们的陪伴下,在月亮的映照下,我的内心充满了幸福和甜蜜。”刘小烨说。“我在边疆站岗值班,万家团圆是我的心愿也是你的心愿……”说话间,连队里,响起了战士们嘹亮的歌声。
      通信兵张姝凡:将青春镌刻在三尺机台
      银线连接雄狮百万,电波横跨万里长空。通信兵的工作和调度声密不可分。无数个日夜里,通信兵用辛勤的训练和工作,绘制出一幅幅雄壮的青春画卷,守护祖国的万家灯火。
      中秋节一大早,走进工作的大楼,还未走进会议室,就隐约听到一阵阵机器设备操作的声音。设备旁、电脑前,同志们一丝不苟地配合着,各项工作正有条不紊地进行着。
      张姝凡是通信岗位的一员。“你听我声音怎样?”“我听你声音良好!”通信岗位是每个部队中必不可少的岗位,通信畅通无阻是战备秩序正常进行的重要保障。中秋节,通信岗位的战士不可能也不允许把时间按下“暂停键”,他们依然在岗位上热火朝天、扎扎实实地工作。
      今年是张姝凡成为一名中士的第一年。今年的中秋节,她是在岗位上度过的。“这个系统需要再安装”“这台电脑需要杀毒”“再核实一下,屏幕显示时间”……她在一台台电脑前奔波游走,生怕落下哪个细节。一声令下,便是叮叮当当的键盘声敲击声。
      “喂,妈,我还有工作,今年中秋就不回去了。”说完,张姝凡赶忙挂了电话。张姝凡已经一年多没有回家了。大二那年,告别绚烂的校园生活,离开温暖的家乡与亲人,满怀热血的张姝凡迈进火热的军营,在最美的青春时光,选择了橄榄绿,选择了通信事业。一日当兵,一生是兵。无论是日常的业务训练还是体能训练,张姝凡都以十分认真的态度去对待。
      在通信官兵眼中,每一段光缆都连通着千军万马,每一根纤芯都关系着军机号令。他们仔细处理着每一条数据,努力做好每一次预检,因为他们明白“机房就是战场,岗位就是战位”。在无言的坚守中,他们将青春镌刻在三尺机台,用生命守护着祖国的万家灯火。

    山西晚报记者 郭卫艳 通讯员 张煦晨 赵晓明 王一修 庞子彦 郭一博

    分享到:

    过往期刊

    • 第2022-09-09期

    • 第2022-09-08期

    • 第2022-09-07期

    • 第2022-09-06期

    • 第2022-09-05期

    • 第2022-09-02期

    • 第2022-09-01期

    • 第2022-08-31期

    • 第2022-08-30期

    • 第2022-08-29期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