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写作业“母慈子孝”,一写作业“鸡飞狗跳”——面对作业,很多孩子和家长都有无数的话想说。
写作业的目的是什么?成绩真的能靠“刷”作业提高?能不能让孩子们在好玩的、有趣的作业中,获得持续学习的力量?开学半月有余,同时“双减”政策落地实施一年,山西晚报记者日前走访多所学校的学生、家长、老师,再一次探讨“作业”这普通而又颇受关注的话题。
山西晚报记者走访发现,多数家长表示,“家庭作业少了,孩子作息规律了,学习负担减轻了,孩子们更快乐了。”
A 学生说 作业变有趣了
“我发现妈妈最近变得温柔多了。因为我的作业在学校就能做完,不会做的题还有老师辅导,妈妈再也不会因为辅导我写作业而发脾气了。”“作业不仅变少了,而且变得有趣极了,老师教我们写观察日记,没有让我们照着范文写,而是先给全班同学每人发了几颗豆子,带着我们种豆子。”“我们的作业不是写生字、组词,老师设计了观影卡、阅读卡,每天读书、看好的电影完成作业,好玩极了”……
对于作业的变化,孩子们看得见,也感受得到。太原市青年路小学张可曈同学告诉记者:“我们的暑假作业有学做饭、学习垃圾分类,收获非常大。”
“双减”政策实施一年,最明显的改变就是作业形式与内容发生了变化。作业逐渐偏向于以社会实践及动手创造为主,摒弃传统“书山题海”的作业形式,学生逐渐从少量的作业及短暂的作业时间中,收获更加高效的成长。
B 家长说 “鸡飞狗跳”的场景少了
“双减”为孩子减少了一定负担,同时也为家长们减少了许多“负担”,“鸡飞狗跳”的场景成为了过去式。
下午6时许,山西省实验小学门口聚集着许多接孩子放学的家长。一位六年级的家长正跟同班家长热烈讨论着孩子的状况。山西晚报记者了解到,开学一周后学校便开始托管,放学时间延长到下午6点,大多数孩子的作业在托管时间基本都能完成,孩子晚上也可以早早入睡,保证了充足的睡眠。一位家长表示,自家孩子喜欢弹钢琴,“双减”后作业量减少,孩子有了充足时间练琴,可以进一步发展孩子的特长。而另一位家长则对作业形式表示了赞同:“语文老师建立了早读晚诵打卡群,孩子们自愿在群内打卡诵读经典,没有了强制要求,但似乎效果更好了。”
马女士的女儿在山西省实验中学上初二,她说:“‘双减’之后,孩子在学校的课外活动非常丰富,孩子报了篮球社团,日常的作业在课后托管时就可以完成,如果作业较多,上完课后托管回家一小时之内也能完成。”马女士表示课后辅导也是学生自主选择,她基本在3月份至6月份选择学校的课后托管,秋冬季天冷就选择在家自主完成作业。在她看来,这样安排,方便孩子进行针对性自主学习,学习的灵活度提升了,“学校作业少了,可以和孩子一起制定计划,针对性进行训练,作业之后的空闲时间会多做一些思维方面的题型,背一些需要记忆的内容,比如数学公式、文言文、英语单词、历史、生物等。”
C 老师说 高质量的作业让学习更高效
一直以来,老师和学生们习惯的作业流程是:布置作业—完成作业—批改对错—讲解答案、订正,能不能体现教学质量,能不能真正让学生学有所用,需要进一步思考。
高质量的作业,不仅设计质量要高,实施质量也要高。太原市第十八中学王雯老师告诉记者:“‘双减’政策以后,最明显的变化是作业多样化、作业要分层。”每个学生的学习状态不一样,有动作快、反应快的学生,也有稍微慢一些的学生,新的作业形式改变了之前全体学生需要完成的共同的作业量。
“学校每天下午6:20是正常放学时间,之后有两节课的托管时间,初一、初二托管到晚上8:20,对于80%左右的学生来说,能够充分利用在校托管时间完成作业,如果没完成,剩下作业回家半个小时肯定能完成。学有余力的学生回家后会给自己‘加餐’,做一些课外的辅导资料。”王雯老师建议,“每个学生有自己擅长的科目,也有不擅长的科目,可以利用课后的时间,巩固擅长科目,不擅长科目进行分门别类。”除此之外,太原市第十八中学给学生设计了丰富多彩的作业,有劳育美育德育方面的作业,比如手工泥塑,绘画、小报等;有社会实践活动类型的,还有调查报告等类型的作业。
太原市第十二中学张静老师也表示,“从老师这方面来说,‘双减’之前是一定要完成什么,自从‘双减’之后,无论是学校层面还是教师层面都做了改变。”现在,老师会更加注重孩子的自主学习能力,选择分层作业形式。
在备课的时候要对例题进行精选精讲,在作业当中也会特别注意,一定少而精,让学生利用最少的时间把知识点能够掌握得更好。学校托管期间,老师也会对学生进行分层辅导,会根据学生程度不同布置不同的作业任务。“学校从初一开始就特别注重培养学生的自主能力,托管时间内学生在干什么、怎么做,成为老师工作的重点。其实这就是培养孩子学习能力的过程,让学生清楚自己哪里会哪里不会,如果不会怎么去复习。例如,从数学方面讲,如何引导学生去回顾例题,怎么针对自己的错题、薄弱的知识点,进行反复的巩固。”一份好作业,会促进学生更高效地学习,也能让老师从中获得更多专业理论,实现师生共赢。
D 答疑 “减”出来的时间做什么?
“过去,平时赶作业,周末带着孩子奔波在语数英补习班,家长没有时间和孩子交流,孩子也没有时间去玩。现在,作业少了,辅导班停了,空闲时间多了,可以带孩子一起运动、一起游戏。”太原市沙河街小学六年级家长王女士说。
“双减”后作业量肯定是比原来少了。低年级无作业,高年级老师尽量督促孩子们在学校托管时间完成作业,减负之后,“减”出来的时间,该怎么安排?孩子们该做些什么?这是这一年来,很多家长开始思考的问题。
太原市迎泽区第二实验小学丁老师建议:“在减轻压力的同时,家长们也不要忽略了对孩子的陪伴与教育。”现实中,有不少家长在“双减”实施以来,并没有闲下来,而是在孩子放学或双休假期花大量时间陪孩子运动、阅读、做家务、逛博物馆等。
太原市后小河小学周老师建议:“学习的工夫在课外,提升语文素养的最好途径就是大量阅读、广泛阅读,家长可以充分利用课外充裕的时间,督促孩子多读经典好书。”
周老师说,低年级家长“陪写作业”的重点是要培养孩子养成好习惯,养成珍惜时间、不磨蹭的习惯;养成懂得整理、专注的习惯;养成书写认真、自主思考的习惯;养成做事有效率的习惯。家长需要接纳自己的孩子,顺应自己孩子的天性,在陪伴的同时,发现自己孩子的特点,用长远的眼光去看待孩子和培养孩子,帮助孩子一步步走向自立,这也是陪伴学习的最终意义所在。
张静老师则根据自己的数学教学经验给出了建议。她说:“减负后,多出来的时间让学生有了更多时间去学会学习。”比如,学生课余只有一本练习册,练习册并不需要全做,学生只做自己做错的类型题即可,“这就是所说的培养孩子们的自主能力,知道自己哪个地方不会,只需针对性地做练习就可以。”学生需要根据自己的水平选择适当的难度,基础稍微薄弱一些的学生可以选择一些稍简单的题目,拓展训练做一些中等难度的题目。
各行各业都在关注教育,期待让教育回归到教育的本质,反对各种形式的内卷。实际上,让孩子找到学习的动力和兴趣,从“我要学”转变为“我想学”,各种问题也就迎刃而解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