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版:子夜

秋日烂漫

  周六晚上拿起手机刷朋友圈时,不经意间浏览到龍得勝先生的书法作品“秋日烂漫”,赏析之余,也使我萌生了以此为题创作一篇散文的想法,于是一番“良工苦心”之后一篇拙作诞生,在此,先向先生表达诚挚的谢意。

——写在前面

  《春秋繁露》记载:“秋分者,阴阳相半也,故昼夜均而寒暑平。”昨日秋分至,秋光渐冷,夜凉初透,树叶伴着微风,以袭袭落黄的韵律,飘散坠落。抬头仰望,万里长空,风轻云淡。
  想起小时候,单纯地喜欢万物复苏、生机盎然的春天,总感觉那是一个“新生”的季节,可以在脑海里泛起无限遐想;而对于秋,除了知晓它是属于农民伯伯“穗实累累”的时节,沉淀在记忆里更多的是停留在诗词歌赋里的萧瑟与悲凉。慢慢长大了,在感叹“岁聿云暮,日月其除”的同时,却反而更加偏爱丢掉了稚嫩与青涩的秋天,我仰慕它那安闲明澈的淡然,欣赏它透着股“千磨万击还坚韧,任尔东西南北风”的执拗。这些年,经过岁月的磨砺,它在我心中悄悄地生根、发芽,已然“喧宾夺主”,成为四季里称得上“烂漫”的代表。而彼时,再去翻阅那些诗文典故,才丝丝体悟到了些许诗人刘禹锡的“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胜春朝”“山明水净夜来霜,数树深红出浅黄”那些诗里行间所深埋的孤傲、倔强和愈挫愈奋的壮志豪情。
  星霜荏苒,居诸不息。虽然在不知不觉中,印象里那个阳光明媚、草长莺飞、桃李争妍的“最美人间四月天”悄无声息地结束了,裹挟着时而骄阳似火、时而激情澎湃、时而又酷暑难耐的顽皮夏日也一去不复返,可能偶尔还会留恋前不久那几场“阑风长雨”的凉爽,但有时还未来得及回味,却又冷不防来个措手不及,常常会让人缠绵在“春风夏雨”的稍纵即逝里……好在,宁静而深沉、华丽而厚重的秋伊人,像一位身着古典旗袍、风姿绰约的美妇人,婀娜多姿地出现在了在水一方,虽历经岁月的洗礼,却仍散发着风华绝伦的魅力,弥漫着久经沉淀的芬芳……而此时的天空里,大雁已南归,西下的夕阳倾吐着火红的余晖,使悠然的云朵镶上了一道金灿灿的边儿,它看起来像彩绸,又像锦缎。那晚霞在蓝天的怀抱里缓缓地悠悠地聚散,仿佛是挂在天空中的一幅油彩画,忽明忽暗、美轮美奂,令人沉醉其中。
  “一年好景君须记,最是橙黄橘绿时。”东坡先生早已对“秋日烂漫”做了最好的描述。秋天的风,秋天的叶,秋天的雨,秋天的阳光,秋天的色调……构成了一幅绝妙的秋景图。秋高气爽,秋风赶走阴郁,将惬意与舒适释放。秋分时节,树上的枝叶开始蠢蠢欲动,不久,纷飞的叶片将奏起落叶归根的乐章,不忘初心,找寻生命起源的方向。不惧严寒的菊花也将在百花凋谢后的深秋怒放,温润如玉、饱满丰盈,它们是花中隐士,有着松树般的风格与梅花般的品行,挺拔直立,郁郁苍苍;它们是秋的精灵,柔中带刚、低调稳重。傍晚时分,秋林映着落日,天边酡红如醉,衬托着渐深的暮色,五彩斑斓、温情而浓烈的色彩恰到好处地演绎着何谓“秋日烂漫”。
  秋天的色彩是继春天的初绿、夏天的碧绿之后,从深绿渐渐转向微黄,在眼帘可及的范围之内,生命已呈饱满。秋风过处,五谷飘香,这是一个收获的季节。那一片片庄稼,翻滚着千层波浪,奏响丰收的乐章。雪白的棉花,沉甸甸的稻谷,颗粒饱满的高粱,丰收的景象是秋日华美的篇章。丰收的喜悦在麦浪中传递,在播种者心中荡漾。那是辛勤付出的收获,是劳作汗水的结晶,更是锲而不舍的回报。无需救世主的灵光,最美的风景可以靠自己勤劳的双手去耕耘去开拓去描绘,原来人生的哲理尽在这金秋时光。
  万山逶迤足下,秋水洪峰踏过,站在山冈高坡,看空中秋风落叶如千片万片迭落的时光,观天边云起云涌如人生天地匆匆过客。“不以物喜,不以己悲。”隔着时空,感受古人处事深远与豁达的胸襟,还有廓然空阔的心绪和淡然惬意的闲适。不禁感叹,当金秋逝去时,寒冬将临近,大自然会再一次来到四季的尽头。生命在轮回中运转,如同起起落落的人生,被分割成了许多个阶段和篇章,演绎着各自的精彩。晌午的阳光透过黄澄澄的叶子洒落到我肩上,一股暖流直达心间,这秋日温暖的阳光,舒适明媚,慈祥温和。当我望向它的时候,那金灿灿的光束却又刚强有力,直挺挺地冲我微笑,好似生命的源泉,又如不灭的希望,照亮着人生前行的方向。
  沐浴着温暖的阳光,感受生命的美好。我若无其事地望向窗外,看着道路中间川流不息的车流,突然意识到人生不是只有一次四季的轮回,而是有很多个春夏秋冬的交替更迭。原来,在人生这场漫漫征途里,看似每一次的失败又何尝不是一次新的机遇?要知道,每一个新的起点,都会被赋予新的希冀;每一次逆境,都在为成长积蓄着能量。而重要的是,除了在一次次跌倒后仍怀揣信心爬起来之外,还要真正能够领悟“博观而约取,厚积而薄发”的精髓。正如庄子老先生在《逍遥游》里所描绘:“且夫水之积也不厚,则其负大舟也无力。覆杯水于坳堂之上,则芥为之舟,置杯焉则胶,水浅而舟大也。风之积也不厚,则其负大翼也无力。”可见,“鲲鹏精神”亦在倡导“深蓄厚养”的重要性。
  我们每个人都曾渴望成功,向往早日看到属于自己的“山花烂漫”,可“不登高山,不知天之高也;不临深溪,不知地之厚也”,在通往顶峰的路上往往布满了荆棘与坎坷,这一路需要我们有乘风破浪的勇气、孜孜不倦的勤奋、持之以恒的坚韧,甚至是洞察世事的智慧……有人说,这是一个既功利又现实的世界,成王败寇,以结果论英雄。人们往往更习惯于坐在台上接受鲜花和掌声,而难以承受台下的奚落和嘲讽。我们从小便知“失败乃成功之母”,可当真面对失意与不顺时,身边又有几人能够从容以对泰然处之?因而提升逆境中的修行则尤为必要,亦如《晋书·宣帝纪论》里有云,“和光同尘,与时舒卷;戢鳞潜翼,思属风云。”
  追寻着金色的暖阳,我将目光投向远处风景更美的地方,整理行囊,收拾心境,再一次踏上新的征程,从容淡定,风霜为伴,不惧严寒。因为,当再一次越过寒冬时,等待我的将是希望的种子盛开的地方。而我也明白“生命不是虚空,它是如厚重的大地一般的真实而具体。因此,未来的你我应在执著的时候执著,沉迷的时候沉迷,清醒的时候清醒”。感念秋日烂漫里的斑斓与绚烂,也留恋那一份清醒、豁达、安闲和宁静!

□朱力

分享到:

过往期刊

  • 第2022-09-29期

  • 第2022-09-28期

  • 第2022-09-27期

  • 第2022-09-26期

  • 第2022-09-23期

  • 第2022-09-22期

  • 第2022-09-21期

  • 第2022-09-20期

  • 第2022-09-19期

  • 第2022-09-16期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